首页 理论教育 回忆半山庵的学习生涯

回忆半山庵的学习生涯

时间:2023-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时的平阳县长张韶舞,诬陷平中十个学生,置我于榜首,1941年暑假开始,被留校挨训近一月。我在平中的一年半,校舍都在九凰山南坡的广慧禅寺(半山庵)。当时的校长吴家桢先生,工作负责,作风正派,情操高尚,襟怀坦荡。现在回忆起当年半山庵的生活岁月,同窗切磋,休戚与共,犹历历在目,恍如昨日。

回忆半山庵的学习生涯

我是平中第一届学生,但我在平中读书,是同班同学中一个既不善始,又不善终,缺头少尾的学生,因为我只读了三个学期(第二学年和三上)。

1938年冬,我去温州投考联合中学和温州中学(初中部),都获录取。时投考温中的考生很多,达1256人,录取50名,平均25人录取一名,是温中历史上罕见的最难考的一次。平阳城关镇只考取了两个人,另一位是董希志。在温州读了两个月,学校为摆脱敌机骚扰,搬到青田水南。大概是水土不服缘故,我经常患病,家里很不放心。同时,我坡南县小和“宣文书院”的同学,很多在平中读书,可以做伴。于是二年级时,我转学到平中。

但我也没有在平中毕业,差最后一个学期。这是因为发生了平中“十学生事件”。当时的平阳县长张韶舞,诬陷平中十个学生,置我于榜首,1941年暑假开始,被留校挨训近一月。事后,我不读最后学期,愤然出走,瞒过亲友,改名瑞淡(原名秉朕),考进永康新群高中。

我在平中的一年半,校舍都在九凰山南坡的广慧禅寺(半山庵)。学校创办不久,一切从零开始,立足实际,因陋就简。时值抗战,经费匮乏,物力维艰,教学设备甚少,图书仪器奇缺,没有实验室,没有阅览室,也没有操场(只有一个篮球场)。至于大礼堂和各种厅馆,我们当时根本没有想过。我们的宿舍是禅房僧舍,教室是斋堂经楼,全校师生集中和开会的地方是进山门的灵霄殿和大雄宝殿之间的四周屋檐底下的走廊和沿阶,校领导和教师站在大雄宝殿那一边,同学们则分别站在其他三边。

当时的母校,高处半山,茕茕孑立。校内是晨钟暮鼓、青灯古佛,校外是清涧曲径、翠柏苍松,远离尘俗,不受干扰。虽然办学条件很差,生活非常艰苦,但古朴、清幽和宁静的环境,却是个可以专心致志、用功读书的好地方。我们在一天之中,除了晚餐前后,出去散散步,或者互相谈谈心,其他时间基本上坐在教室里,不是上课,便是自学做作业。大家随遇而安,安贫乐道,过着紧张、愉快和融洽的学习生活。勤奋学习在学校里,蔚然成风。如果简单概括我们当时的生活特点,我认为主要是八个字:勤学、俭朴、友爱、敬师。当时的校长吴家桢先生,工作负责,作风正派,情操高尚,襟怀坦荡。他受梓里乡亲父老的重托,义无反顾。为办好家乡的新生中学,他殚精竭虑,苦心经营,倾注自己的全部心血。在吴校长的努力下,学校聘请到好些水平较高的教师。

平中创建初期,在吴家桢校长的从严治校、悉心灌浇,和许多师长的谆谆以教、辛勤耕耘之下,一开始就把树立一个好校风放在第一位。由于方向正确,措施得力,学校蒸蒸日上,办得虎虎有生气,弦歌不辍,桃李葱茏,仅我第一届同学中,就有郑世彬、程作渭、黄颂、武杰等,以后都成为卓有成就的“正高”。我在平中,虽只读了一年半,但良师益友,惠我良多,归源溯流,我中学阶段的基础,很大程度上是在平中奠定的。

流光如逝,我离开平中母校,忽忽57年。现在回忆起当年半山庵的生活岁月,同窗切磋,休戚与共,犹历历在目,恍如昨日。往事如烟,半个多世纪弹指一挥间。当时许多敬爱的师长,已先后驾鹤西去离开人世,我也夕阳西沉,正迈向杖朝之年,垂垂老矣。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恩浩浩,教泽绵绵,在我的有生之年,不禁更加缅怀母校和当年辛勤诲育过我的师长。

经过六十年的沧桑风雨,母校已经巍巍屹立,光釆闪目,发展成为温州地区四个省一级重点中学之一。我诚挚地祝愿母校奋发进取,永葆青春,在“创全面发展之优,示素质教育之范”办学方向的指引下,取得更大成就。

最后,我用一首《恭贺母校六十周年华诞》的七律,作为本文的结束:

佳辰聚首在黉宫,岁次戊寅秋色浓。

沃土育苗沾教泽,传薪绛帐尽师功。

潘池水绿生春草,铁岭桃红沐雨风。

新馆琼楼今胜昔,弦歌奋进贯长虹。

(原载六十周年校庆《平一中校友回忆录》1998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