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中初创时期的校长吴家桢
吴家桢先生,生于1909年,浙江省平阳县万全区石塘乡河边村人。1930年,考取国立浙江大学化工系,于1935年毕业,获化学工程学士学位。毕业后,因品学兼优,被浙大选聘留校任助教。抗战军兴,回温州在浙江制革厂担任工程师。因寄希望于“教育救国”,毅然离职,回到家乡平阳从事教育事业。为满足青年学生求学需要,在硝烟弥漫的1938年冬季,吴先生就参加了平阳县立初级中学(即现平阳一中前身)的筹建工作。12月1日,成立建校委员会,由徐用(当时县长)、吴家桢、张真园、朱君爽等担任建校委员,确定县城坡南孔庙为校址。从此,吴先生就为平阳县中的创建,呕心沥血,贡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
1939年2月,平中开学,招收了第一届一百多名学生,分两个班,因陋就简,借用当时县立城区中心小学礼堂为临时过渡性校舍。五月迁移坡南广慧禅寺(半山庵),由吴先生主持校务。11月份,省教育厅正式委任吴家桢为平中校长。
时值抗战方殷,物力维艰,学校办在半山庵的禅房僧舍里,物质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困难可以想见。吴先生就任校长后,一边抓校务和教学,一边抓新校舍的建设。他热心负责,身体力行,任劳任怨,殚精竭虑,有时甚至抱病工作,置个人健康于度外。由半山庵到县城或新校舍建筑工地,都要徒步跋涉,翻山越岭。当时先生已患有心脏病,往返奔波,甚为劳顿,经常累得气喘吁吁,筋疲力尽。
吴先生在主持繁忙的校务工作的同时,还亲临第一线,承担教学工作。先生学识渊博,在师资困难或教师请假的情况下,无论是化学、物理或数学,都能躬亲承担。新校舍的建造十分艰难,当时学校虽有南麂岛的校产基金收益,但为数有限;政府拨给学校的基建资金,又是杯水车薪;加以物价飞涨、货币贬值,所以建造新校舍的经费,主要靠社会各界捐募筹助。由于基建资金短缺,只得采取承包建造,并尽量利用当时公路桥拆下来的旧木料。由于承包人偷工减料,工程质量差,又恰遇台风袭击,未完工的校舍不幸骤然倒塌。吴先生闻讯后即赶到建造工地,情不自禁,失声痛哭。事后,在全校师生集会上,先生讲述新校舍的遭遇时,再次潸然泪下,表露出一个对教育事业无限热爱的知识分子的赤子之心,在场的全体师生莫不深受感动,热泪盈眶。
岁月如流,我们年与时驰,已垂垂老矣,但回忆起五十多年前的这段往事,仍历历在目。它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脑海里。
吴先生非常强调“教书育人”和“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据平阳中学早期国文教师宋之镛先生回忆:“吴校长处处以身作则,时常告诫教师要重视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认为只知教书不会育人,是不称职的教师。”为此,他延聘教师要求德学兼优。当时由于战事的影响,从外地返回家乡的一些颇有学术造诣的学者,因对吴校长的信任和敬重,都受聘来校任教。
处于初建时期的平阳中学可谓“白手起家”。图书仪器甚少,斋堂当教室,经楼充宿舍,设备简陋,办学条件很差,但贤师谆谆以教、诲人不倦,学子勤奋学习、孜孜以求,使一座山庵冷寺,成为平阳县令人向往的最高学府。就我们所知,当时在吴校长亲手培育下,平中早期几届校友中,现在很多是卓有成就的人才。
吴先生赋性恬淡,不慕荣利,不擅长官场应酬。1940年7月,因身患疾病,力不从心,坚决辞去平阳中学校长职务。1944年7月,日寇侵占温州,平阳中学迁到桥墩,借用地方祠堂和民房为临时校舍。当地居民大多姓吴,吴先生这时虽不担任校长,但他依靠同姓同宗的关系,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平中师生得到当地老百姓的关心和协助,给办学带来很多方便,使平中在动乱迁徙的艰苦环境中仍能坚持教学,渡过难关。
1949年,在人民政府领导下,平阳县立中学得到新生,吴先生留任化学教员,并被推选担任学校校务委员会委员,令人痛心的是先生此时已身罹重病(深度哮喘、肺气肿、心脏病等),体质极差,已无法坚持正常的教学工作,只得在家养病。但每当校务委员会开会时,先生总是支撑着病体,从教工家属宿舍步履维艰地走到校本部“刘公祠”(当年校长室所在地)参加会议,就全校的重大决策以及教导诸方面的问题,提出建议性的意见,为解放初期稳定学校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作出有益的贡献,受到全校师生的赞扬。
1951年春季,平阳中学在校学生人数骤减,高中部奉命停办。由于吴先生在教育界夙负盛名,当时德高望重的金荣轩先生担任温州中学校长,再三敦聘吴先生到温州中学任化学教员。1952年冬吴家桢先生因病不治逝世,终年42岁。吴先生过早地离开了他成长的乡土,从此也永远离开了他的同事和学生。但他终身从教,辛勤耕耘,春风化雨,点滴入土,几十年如一日,为平中的初创和平阳县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高山仰止,饮水思源,受过吴先生教泽培育的门前桃李,将永远怀念着他!
(原载《平阳文史资料》1990年,第八辑,后转载平一中六十周年校庆《校友回忆录》与黄庆荣同志合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