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存高远 淳厚淡泊——记林琼同志
林琼,女,曾用名林书昭,江苏省南京市人,1921年5月出生。1932年入读南京市汇文女中,1937因全面抗战爆发,毅然辍学,投身抗日救亡。
林琼少怀壮志,敏而好学、疾恶如仇、爱憎分明、富有正义感,无限热爱祖国。进入高中后就开始阅读《大众哲学》等进步书刊。1935年冬,为声援北平“一二·九”抗日爱国学生运动,她不计个人安危,挺身而出,率汇文女中同学,参加南京市大中学生的示威游行,要求当局停止内战、实现抗日。其后即在校内积极带领同学组织读书会、开办工人夜校、推动学生自治会参加抗日活动。
1936年8月,她作为南京汇文女中的代表,参加了由12所大中院校代表组成的南京市学联(中共外围秘密组织),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1937年9月,在中共南京市委恢复后的第二个月,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旋即放弃学业,由党组织调派参加了“首都(南京)、平、津学生救亡宣传团”,在安徽淮南、鄂东北、豫南等地,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深入城镇、农村、学校和煤矿,辗转迁移、奔走呼号,发动群众、宣传抗日救亡。武汉大会战时,她不辞辛劳、夜以继日,竭尽全力发动妇女参加保卫武汉的战斗行列。
1938年5月,“宣传团”在武汉解散,她向往延安,但党组织决定她留在国统区做地下工作。是年六七月间,进湖北省委举办的党员训练班学习。结束后即启程西去,8月抵达重庆。
1938年12月,在重庆受中共川东特委派遣进入“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乡村服务队”工作,任该队地下党支部书记,到川东潼南县工作,宣传抗日救亡、发动群众、发展党员、恢复潼南县地下党组织。经过艰苦的工作,翌年5月,终于建立起中共潼南特支委(后为中共潼南县委),在当地撒下革命火种。
1939年8月,她进入陶行知先生在重庆北碚开办的育才学校,做音乐工友(助教),并担任学校地下党支部书记。
1940年初,受中共南方局指派,她打入宋美龄领导的“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妇女指导委员会”举办的高级妇女干部训练班,任务是宣传我党的方针政策,扩大影响,团结、争取尽可能多的参训妇女干部。6月该班结束后,她被留在“新运妇指委”下属的“乡村服务队”工作,任指导员,率队在川东、川中和川北各县农村做群众工作。她是队里唯一的中共党员,形单影只、孤军奋战,备遭压制和监视,环境十分艰险。但她忠贞不渝、一往无前、审慎机智、从容应对,坚持工作达五年半之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946年5月,她回到南京,任中国妇女联谊会南京分会理事,从事妇女的爱国民主运动,工作对象主要是中上层妇女爱国民主人士。1947年秋她还在母校汇文女中任历史教师两年,同时任该校地下党支部书记。南京解放前夕,她殚精竭虑、穿引奔波,在妇运、策反和保护南京市财产设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949年4月至1957年秋,她先后任中共南京市委妇委委员、南京市妇联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秘书长、副主席等职。其间在上海华东党校学习一年。
1957年10月,林琼同志调到浙江杭州,先后担任了浙江师范学院和杭州大学党委委员、历史系党总支书记、外语系革委会副主任、科研处副处长(正处级)等职务,她忠诚教育事业,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尊师爱生,特别在师生思想工作方面,循循善诱、细致扎实,成绩卓著,受到人们赞誉。
1983年离休,享受厅局级待遇及副省级医疗待遇,行政级别12级。
林琼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她1936年参加革命后,几十年如一日,服从组织分配,勤勤恳恳,爱岗敬业。她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竭诚尽心,默默奉献。长期来,她从事国统区的地下工作,在非常复杂艰险的环境中,经常单线联系,孑然一身,工作繁重,任务重大。但她忠心耿耿、任劳任怨、出生入死、义无反顾,充分表现出一位优秀的共产党人爱我中华无限忠诚党的事业的赤子之情。
她襟怀坦荡、谅厚豁达、淡泊恬淡、高洁自持,不鹜心于钱财、不沉钩于名位,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她笃学不倦、才德兼备,早在红军时期就投身革命,经风历雪、饱尝艰辛,为革命做出了卓著贡献.但她对自己的职位(解放初就是正处级)绝不萦怀。情操高尚、志存高远,可谓难能可贵。
(原载《开国将士风云录成》第二卷下,2004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