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牌,已经太沉重

金牌,已经太沉重

时间:2023-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参加的前六届奥运会上,上海共有七人得了六块金牌”、“奥运会的冠军,是最高级别的世界冠军啊”、“这次北京奥运会,上海要力争夺取历史最好成绩”……拿了个铜牌回来后,这位优秀运动员没了音讯。奥运会变成了金牌的近义词,甚至同义词?据此间人士透露,已有官员放出话来:刘翔要是拿不到奥运金牌,以前的世界纪录都没有意义了。呜呼,奥运还在路上,赛事还没展开,金牌就已经太沉重!

金牌,已经太沉重

“在中国参加的前六届奥运会上,上海共有七人得了六块金牌”、“奥运会的冠军,是最高级别的世界冠军啊”、“这次北京奥运会,上海要力争夺取历史最好成绩”……

我不是体育记者,从来没有机会走在上海体育场的赛道上,这么近距离地听本城的体育官员讲话。可能是少见多怪吧,听着听着,我就莫名地紧张起来,而且越听越紧张。

爱岗敬业的官员还在说呢:“千银不如一金”、“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的眼前,一连串的历史镜头在闪回——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一年内三破跳高世界纪录的朱建华向新的高度冲刺。可他的步伐不复轻盈,他的神色难掩疲惫,终于横杆在他起跳之后应声落地。拿了个铜牌回来后,这位优秀运动员没了音讯。过了很久才听说,因为没能拿到全国人民早就看中的这块奥运跳高金牌,竟有人去砸了他家的玻璃窗。他被砸蒙了吧,选择了提前退役;

1988年汉城奥运会,无数金牌加身的“体操王子”李宁不堪重负,始终进不了状态,他的动作走了样,先是被吊环缠住了腿,随后又摔下跳马;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老将王义夫卫冕心切,在前59发领先对手3.8环的情势下,急火攻心,最后一枪胡乱打出6.5环,旋晕倒在赛场上;

2004年雅典奥运会,已退役的卫冕奥运冠军占旭刚重返赛场,却连续三次抓举不起157.5公斤……

不一样的败北,根源是一样的——他们,开赛之前就已被金牌压垮了!

“现代奥运之父”皮埃尔·德·顾拜旦说,奥运会重要的是参与不是取胜。他说,奥林匹克精神为逐渐变得镇静和自信的青年所崇尚。他希望,“镇静和自信”成为“我们的天然伙伴”。《奥林匹克宪章》里的奥林匹克精神,是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赛,是“更高、更快、更强”,而不仅仅是金牌。

艺术作品中,古希腊运动员在竞技场上展示健美的身材和自信的笑容,每每让我想起一个词:飨宴。运动会的英文“game”,有一个解释是“游戏”。运动会,本来也可以是给人带来快乐和享受的游戏嘛。

中国古人讲究的“每临大事有静气”,与“镇静和自信”气息相通。可是为什么,到了21世纪的今天,我们表现得如此迫不及待?奥运会变成了金牌的近义词,甚至同义词?金牌几时又等同于国力了?

据此间人士透露,已有官员放出话来:刘翔要是拿不到奥运金牌,以前的世界纪录都没有意义了。呜呼,奥运还在路上,赛事还没展开,金牌就已经太沉重!

想赢怕输,赢得起却输不起,这样的国家,幅员再辽阔、人口再众多,也只配当小国。小国心态,怎么担得起大国梦想?大国梦想落空,何以跻身世界强国之林?

奥运主场在中国,百年一遇的机会!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的最后这一个月里,我们可不可以尽量放松些,修炼好各式各样的内功?即将拥抱世界的,即将争取世界认同的,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自信的、大气的中国,应该是一大群开朗的、热情的、好客的、大度的中国人。

让快乐重返赛场,让观众为无论哪一国运动员创造的佳绩喝彩,让运动员——卸下国家和民族的重托,在“镇静和自信”中尽享体育本身的美,挑战自我、挑战对手。

当金牌重新成为一块“纯金至少6克”的150克金属,奥林匹克精神的本意也就回归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