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可多得的好老师

不可多得的好老师

时间:2023-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她是北京残奥会上唯一参加过奥运会的乒乓球运动员,三轮团体赛中出场6次,收获2场胜利,赢得乒坛“维娜斯”美誉。统计数据出来了:过去20年主要项目成绩提升的速度,残奥会远远超过奥运会。悉尼残奥会产生了550枚金牌、300余次刷新世界和残奥会纪录,雅典残奥会产生了304个世界纪录、448个残奥会纪录,北京残奥会产生了473枚金牌、改写百余项世界纪录。表现的正是残奥运动员超常的精神状态。

不可多得的好老师

大学同学张明出过一本摄影集子,是拍上两届残奥会的。我得到了他的签名本,却只是快速翻了翻,一直不敢细看。我承认,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我有心理障碍。

9月16日,读到周国平在《人民日报》上撰文“忏悔”,“因为在很长的时间里,我竟然以为残疾人和我是完全不同的种类,在他们面前,我常常怀有一种愚蠢的优越感,一种居高临下的怜悯。”

这种优越感,这种怜悯,在我们众多所谓健全人的意识里,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吧?只是有的人藏在心里,有的人写在了脸上。

然而,见证了十多天的北京残奥会,大家的感觉应该彻底改变了。

在S5级男子50米仰泳决赛中,眼看巴西对手步步紧逼,中国选手何军权最后冲刺时以头撞壁。失去双臂的何,比赛时唯一的触壁方法就是施展“铁头功”,撞破头皮属于家常便饭,他已撞得2000年悉尼残奥会1金1银1铜、2004年雅典残奥会4金并打破3项世界纪录。

右臂天生发育不完全的波兰选手纳塔莉亚·帕蒂卡,在女单10级小组赛中完胜对手后说:“在我看来,奥运会和残奥会并没什么不同!”她是北京残奥会上唯一参加过奥运会的乒乓球运动员,三轮团体赛中出场6次,收获2场胜利,赢得乒坛“维娜斯”美誉。

男子LC2(残肢)级个人追逐赛颁完奖,金牌得主、捷克车手伊日·耶热克和银牌得主、西班牙车手罗伯托·阿尔凯德,铜牌得主、比利时车手让·布瓦延一起走到颁奖台前,三个人并排站着,举起奖牌,相视一笑,忽然同时抬起假肢,在摄像机、摄影机镜头前大“秀”特“秀”。

……

点燃北京残奥会圣火的残奥会金牌得主侯斌说:“当你不再介意自己是个残疾人时,别人也就不会了。”

可我要说,我开始介意,为什么折断翅膀的鸟儿反而飞得比大多数健全的鸟儿更高?

或问:如果菲尔普斯参加残奥会,他还能像在奥运会上那样笑傲江湖吗?统计数据出来了:过去20年主要项目成绩提升的速度,残奥会远远超过奥运会。悉尼残奥会产生了550枚金牌、300余次刷新世界和残奥会纪录,雅典残奥会产生了304个世界纪录、448个残奥会纪录,北京残奥会产生了473枚金牌、改写百余项世界纪录。

残疾人排球运动组织主席皮埃尔说:“在这个平台上,残疾人向公众展示:他们穿着得很体面,甚至很高贵,他们能掌控自己的身体,他们也有很强的团队精神。”当中国盲人足球队在最后时刻绝杀西班牙队,闯入北京残奥会五人制足球决赛,我感叹:谁说他们盲了?他们的心里亮着呢!反倒是那些貌似健全的国足队员,心却盲着,那才是真正的盲!

有新闻报道:一些家长带孩子去鸟巢、水立方观战,出来后对记者说,今后自己孩子的班里有残疾孩子,不会再有意见;要教育孩子同情、帮助残疾同学,不可以欺负他们……我认为,被采访的家长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残奥运动员,真的是和你我“完全不同的种类”——来自世界各地的残奥运动员,以刚毅的行动,诠释着什么叫超越自我、挑战极限,什么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融合,什么叫残疾人与健全人携手并进、共享一个世界。张明的影集,有一个动人的名字:如花般绽放。表现的正是残奥运动员超常的精神状态。

这些拥有美丽心灵的健儿,实在是我们人生不可多得的好老师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