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苦等待一条消息
已经过去一个月了,我仍然不死心,还在苦苦等待一条消息——
9月14日,2008年西班牙萨拉戈萨世界博览会圆满落幕,有24个参展国家获了奖;24国名单中,没有中国。
10月5日,从专程赴西班牙出席萨拉戈萨世博会闭幕式的某领导口中,我获悉了这一新闻,失望之余,就一直盼着我们的媒体能够及时报道。可是至今,从中国媒体上,我只得到过中国馆是面积最大的外国馆之一、参观过中国馆的中外VIP、中国馆圆满闭馆等消息,至于中国展品名落孙山这样的重要新闻、获奖国家的点点滴滴这样最值得借鉴的资讯,却始终阙如,哪怕是片言只语。
正在轰轰烈烈迎下一届世博的中国,为什么就不能正视这一届的铩羽而归?为什么面对别人的成功竟作鸵鸟状?
中国的传统中,有“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多少年来,说到世界博览会,我们总是津津乐道于1851年的第一届世博会上,中国“荣记湖丝”荣获金奖、银奖;1906年的米兰世博会上,中国的“颐生酒”荣获金奖;1915年的巴拿马世博会上,中国的刺绣《耶稣像》荣获一等奖、“常州梳篦”荣获银奖、“茅台”酒荣获金奖、“可雅白兰地”酒荣获金奖;1926年的费城世博会上,“常州梳篦”又获金奖、古画织锦《宫妃夜游图》荣获金奖等等。
殊不知,相对于每一届世博会颁出奖牌的总数而言,这些奖实在微不足道呢。第一届世博会获奖展品超过了5 000个,费城世博会共产生一等奖925个、金牌1 000枚、银牌500枚、铜牌225枚……20世纪初以来,中国展品在国外世博会评委眼里,就成了陈旧、没有创新的代名词。那些参展却空手而返的世博会,早已被我们的先人忽略不计了吧。
史载,我国第一位由官方派出参加世博会的,是工商业界的代表人物李圭。在考察了1876年的费城世博会后,他写下一本《环游地球新录》。李鸿章为之所作序中,有“璀琳国家者,甚远且大,又岂仅一名一物为足,互资考镜也”。“互资考镜”,我觉得应该成为报道世博会的准则之一。
中国落后了多少年啊,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目的何在?不正是与别国“互资考镜”嘛!只有在不断参与中,不断学习别国经验,中国才有可能越来越具备摘金夺银的实力。
然而,欲“互资考镜”,必先知情。倘若连中国没获奖、哪些国家获了奖都不甚了了,又何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有人说,如实报道坏消息,会令国人沮丧,影响筹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信心。这种担忧,未免太小看了国人。君不见,5·12汶川大地震中,中国媒体抢在第一时间,冲破戒律,奔赴第一线,向全世界报道真相。得知残酷真相的国人退缩了吗?没有。国人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一致,很快投入到抗震救灾中去了。信息公开,又赢得国际舆论前所未有的尊重,反过来鼓舞了我们的士气。大灾之后的北京奥运会上,新闻报道又进一步,更提升了我们的自信。
苦苦等待一条消息,实在是期望中国真正拥有泱泱大国的心态——不惮承认人家比我强,敢于参与国际竞争,服从游戏规则,败不馁、从失败中汲取教训,胜不骄、从胜利中总结经验,以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迎世博600天,现在只剩561天了。我们,特别是政府官员和媒体,准备好了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