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参政,与什么有关

参政,与什么有关

时间:2023-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媒体把这一调整列为今年“两会”的一大亮点,更有论者从这种形式上的细节改变挖掘“政治深意”。凭多年采访“两会”的经验,我要说,参政与座位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既然参政与发言权、发言质量有关,那么“两会”新闻的着眼点就应该是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而不是眼下国家通讯社、电视台、电台、大报们仍都热衷的“名人明星委员再成媒体热点”之类的花边新闻。

参政,与什么有关

今年全国“两会”首度调整座位安排:按姓氏笔画的排序,每次有五分之一的代表或委员坐在离主席台较近的位置,依此类推,正好每五年所有人都能轮到前排就座。据说,这样做是为了“体现平等参政的原则”。

有媒体把这一调整列为今年“两会”的一大亮点,更有论者从这种形式上的细节改变挖掘“政治深意”。凭多年采访“两会”的经验,我要说,参政与座位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

代表、委员如何参政?众所周知是通过议案、提案,小组讨论、大会发言、投票表决等等。进人民大会堂,一般是参加开闭幕式、听报告,即使举手或按表决器吧,第一排的也不会比最后一排的多一票。所谓前后排不平等,其实大多是与参政不相干的小事。比如,爱好收集领导签名首日封的委员,希望坐得离主席台越近越好;而不习惯自始至终正襟危坐的委员,就想坐得偏远些;至于说在电视报道中的“出镜率”,似乎也并非第一排就多些,未能免俗的镜头总是有意无意地青睐文艺界“明星”代表、委员。

参政,与座位无关,与性别、年龄、资历甚至提交议案、提案多少也无关。那么,参政与什么有关呢?

我注意到,在本次政协会议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出增加政协发言权的问题。新闻发言人赵启正回答:“实际上,政协是很有发言权的,甚至可以说它在政治生活中以发言权特别强大为特色……政协委员的发言权是足够的。”他接着说:“既然我们有很强的发言权,问题是我们如何发言得更好,如何能够观察中国最重要的问题,观察社会发展中有什么需要改进的问题,并且能提出可以实施的建议,这样的发言才是最有成效的。”意思很明确:珍惜发言权、用好发言权,才能有效参政。

曹景行先生在上期本报的“论语·专栏”里说:“那些连国歌都唱不全,不是年岁太高,就是心有旁骛,都请辞去代表、委员为好。”有同行问我,对此怎么看。我说,每一个公民理应会唱国歌,代表、委员是公民中的精英吧,怎么反而能唱不全呢?如果唱全国歌是做公民的基本条件之一,那么有能力参政就是当代表、委员的首要条件。

前文为何说参政与提交议案、提案多少也无关呢?议案、提案写得再多,若达不到起码的水平,也属于参政能力不够,同时浪费相关工作人员的精力,不会上网提交的话还浪费纸张等资源。积极性是一回事,水平又是另一回事。因而有必要重申,议案、提案重质不重量。

说到年岁太高和心有旁骛,我倒是见识过高龄高水平的参政者,也惊异过一些人在会上发高质量的言,会后又运筹帷幄遥控企业正常运作。可见,凡事不可一概而论,关键还是看结果。

不能不再次批评“两会”的新闻报道。

媒体有大有小各各不同,低级错误却年年相似。记忆犹新的是,那年在人民大会堂广场遭记者“围追堵截”的某国际级大明星,后来被爆提案写得像“小学生作文”。

既然参政与发言权、发言质量有关,那么“两会”新闻的着眼点就应该是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而不是眼下国家通讯社、电视台、电台、大报们仍都热衷的“名人明星委员再成媒体热点”之类的花边新闻。当上代表、委员的明星可以作秀,有操守的媒体却不该照单实录,更不该鼓励明星“工夫在会外”。

“明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仅有“知名度”而不懂履职,无疑是国家参政资源的极大浪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