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留下这些文化碎片

留下这些文化碎片

时间:2023-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他把这些写实类的作品,起了一个很虚的书名《走过那山 蹚过这河》,或许在他的心目中,他所采访过的人物,他所关注的话题,就是城市的山,城市的河,徜徉这样的山与河之间,他有自己的满足与快乐,有自己珍爱的文化情怀。

序 留下这些文化碎片

李 辉

十几年前,我与管志华先生结识时,他是业余诗人。社会日趋浮躁中,难得他仍如一位青年,写诗热情不减而陶醉。他曾在军工企业界工作过,二十五六年前入新闻界,后成了我的同仁。诗一直是他所爱,不管是否出色,他依然看重这一种热爱的投入。一个人,能把青春的文学梦延续到行将“耳顺之年”,本身就是为自己的人生所写的可以一直读到老的一首诗。

职业的转变,使管志华有了更大的写作领域。由写诗,他再走进通讯、人物特写的写作。他怀着一种诗情,把文化的触角伸进上海的世态万千,伸进各界人士的人生故事。多年所写的通讯、特写与随笔一旦汇集起来,一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便有了另一种的个人呈现。他把这些写实类的作品,起了一个很虚的书名《走过那山 蹚过这河》,或许在他的心目中,他所采访过的人物,他所关注的话题,就是城市的山,城市的河,徜徉这样的山与河之间,他有自己的满足与快乐,有自己珍爱的文化情怀。

或许因为是侧重于新闻的缘故,管志华所写的人物特写,在我看来,如果文字多一些变化,结构多一些层次,相信能够更有力度。尽管如此,我乐于在他的作品里,读那些感兴趣的人与事。

浙江的南浔古镇,我去过数次,每次都会走进绿荫环绕的著名藏书楼“嘉业堂”,对当年藏书楼主人刘承幹的爱书情怀,常怀着深深的敬意与羡慕。在管志华的作品里,我高兴地读到了一篇《九七老人的长寿人生》——采访对象是刘承幹的公子、上海文史馆馆员刘万。作者以纪实笔法,以生动的现场感,把一位朴实、真诚而可爱的高寿老人的形象呈现出来:

2010年大暑天,在闹中取静的巨鹿路寓所初见刘万先生,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位处世豁达、谈吐优雅的老人,他白眉慈目,脸色红润,双耳垂肩,身板硬朗,虽说耳朵有些重听,但精神矍铄,思维明晰,只须稍稍提高音调,抑或其间递上纸条“笔谈”,我们话题的交流无拘无束。第二次会面,老人家正聚精会神地用放大镜阅读一本刚出版的书籍,原来里面有刊登写他父亲刘承幹的文章和照片,我接过书朗声读起,他不时评点:“这是事实”、“这里不实”,特别里面提到他父亲在抗战胜利后将上海胶州路450号旧居作为藏书之地,他边指着照片边纠正道:“当时这是租的。”

我很喜欢这样的人物特写。遗憾的是,有一点管志华似乎没有意识到——汇聚刘万这些前辈的上海文史馆,本可以成为他的写作宝库,如果抓住机会,系统采访一些与刘万有着同样经历的民国老人,那么,他对上海及江南文化的历史钩沉和描述,一定可以蔚为大观,这本书也就必然厚重得多。

有些人,有些事,一旦错过,就真的永远错过了。

好在管志华毕竟用他的笔,捕捉住上海文化的吉光片羽。一些人,一些事,因留存此书而不被淡忘。

完稿于2010年11月9日,北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