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雕之孔见
在所有美术作品品类中,有个文化现象值得人们关注,即雕塑作品数量在总体上占压倒优势,不仅在中国如此,在世界所有国家中也是这样。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文化现象?我始终追问、探究,得出常人得出的结论:乃是雕塑所使用的材料价值低、质地坚、基数大、消磨久。也许原因还有许多,但在材料使用上的经久耐磨,恐怕是其他美术品种所无法比拟的。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中国的雕塑,尤其是城市雕塑少有人提及?要谈当代雕塑,专业人士多举西洋流派,作为非专业人士的我对此不以为然。我认为,中国的雕塑丝毫不亚于西洋。从历史上看,雕塑经几万年的积累,数量浩繁,品类众多,而中国的历史是几个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唯一使文化传统完整地保留下来,所以中国的雕塑一直保持其最根本的特色或精神。从文化上看,中国的雕塑具有实用性和象征性,尽管实用性和象征性并非中国雕塑所独有,但却只有中国一直将这些精神贯穿在其有文字记载的几千年历史的雕塑作品里,因而成为它的显著特色。
实用性是指制作雕塑的目的,是将其功能、功效放在第一位。可以说,实用性是中国的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一方面体现为礼教与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则体现为人自身对求美欲望的一种满足。纵观中国的各历史时期,一件实用性强的雕塑作品,往往蕴含了各不同时期的文化意义,如青铜器、玉器、铜器等等,其雕镌的图像和文字,既是装饰和审美的意识表现,又是礼教和宗教的内容反映。但从象征性上,则是指艺术追求,即雕塑不重在追求肖形像物,而是以某件雕塑所代表的意义为主要目的。
说到象征性,中国的雕塑作品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地方:一是越是写实的,越没有欣赏的功能;倒是那些变形的、抽象的,如玉器、特殊形状的石头等,反倒成为赏析的对象。二是越是变形的、抽象的具象,越能从其内涵推演与体悟更深层次的内容。这种从具象到抽象,从抽象到具象的反复欣赏、审美的过程,表明中国传统艺术更喜欢将“情”、“韵”、“意”等作为衡量艺术作品能否成功的标准。
这方面也体现在中国文化先贤的思想、著作中,如孔子的礼乐不在“钟鼓玉帛”,老子的“大象无形”,庄子的“以天合天”、“凝神”,淮南子的“君形”,以及六朝时代的“传神”、“气韵”之说,等等。诸子百家,众说纷纭,不过我认为万变不离其宗,人们特别需要理解艺术象征性,也就是说,对中国雕塑作品的制作、欣赏、评判,可套用庄子的“以天合天”,这说得最精妙、最精确。
按我们当下的艺术语言来说明,雕塑的象征性实质是人的心态的物化形式,它与天地、环境、时代相融相合。中国雕塑界老前辈钱绍武说过,中国雕塑在同环境的结合上有着十分精彩的范例:比如,武则天墓“倚山为陵”,由平地而逐渐上山,经过一对对天马、翁仲,随着山陵的上升,一种庄严敬仰之感也随之而增,直到山顶,只见两对奇伟的石狮雄踞于上,昂首而吼,极目四望,一片川原茫茫,佳气葱茏。这对雄狮的气势非但控制了谒陵者的心情而且震慑了八百里秦川。
再比如,山西晋祠的“美人鱼”,走进晋祠,在一泓碧水的“难老泉”上,水母庙中间供的是民间传说中那位敢于和凡人结婚的泗水娘娘。她两旁的六个侍女塑得轻盈绰约,别具风姿,从侧后看去竟完全是小鱼体态。婀娜温柔,无一处不是少女,曲线流转,又无一处不是小鱼。钱绍武认为,这比“华沙美人鱼”那种从腰以下化为大鱼的处理方法实在高明得多。尤其庙临深溪,微波粼粼,倚栏俯视,游鱼可数,怎么能不让人产生美妙的遐想呢?作为雕塑同环境相结合,“以天合天”,找到了内在和外在的联系,就这点来说,这正是一处极其精彩的架构。
艺术的最高境界在于“天然偶成”。所谓“天然”,是指与心境、环境相配,就像读《红楼梦》,没有文史哲修养,没有对世事洞悉,是难以读懂这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所谓“偶成”,是指设计、欣赏有一个刻骨铭心的反复体察,就像禅宗里的“顿悟”。“天然”可能平常人、一般人随时可见可获,“偶成”那就是特别人,即用功、用心之人才有可能捕获,这就是高人,也是艺术大才。
如此雕塑之说,好像与现实不搭界。其实细心读者会明白我的为文之意,也就是当下我们社会,尤其是在我们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中,我们缘何缺乏一流的、震撼人心的现代雕塑作品的原因。上海作为世界著名城市,当今城市建筑可谓日新月异,说得宽容点,是经济与文化“跛腿”、“畸形”,说得刻薄点,是利益与分配的“争斗”,是官场与民间的“博弈”,是“长官意志”在“作孽”。
中国雕塑界不乏人才、高士,也不缺眼光、智慧,可为何总没有代表上海这座城市精神、特质的一流的形象的城雕作品,相反却让那些盲目仿照西欧古典式雕塑的“伪古典”、“伪欧陆”的恶俗之风大行于世。令人郁闷的是,在上海主要商业区,劣质雕塑堂而皇之地矗立在那里,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上海城市的整体形象。应该说,目前上海城市雕塑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缺乏总体规划、作品缺乏个性等等。其中规划没有章法,是不少专家的共同感受。
需要指出的是,当今我们雕塑界有许多正直、大义凛然的雕塑家、专业人士,他们具有艺术良知,为人真诚,渴望在自己的艺术天地里创造辉煌。然而,在经济大潮中,渐渐灰心而心寒,渐渐丧失了艺术感觉与立场,进而投降于世俗,屈膝于平庸,与抱有其他目的的别有用心者同流合污、沆瀣一气,真正将城市雕塑变成自己的“实用”,也真正远离自己钟爱的艺术“象征”,以致在总体设计与内在联系上找不出关联。也许是“孔方兄”起了作用,良心斗不过钱钞,这恐怕是上海缺乏高水平城雕作品的又一原因。对这类雕塑艺术家,我们只能称其“短寿者”,因为他们的艺术生命已经停止,只不过是戴着艺术家的面具来蒙骗人们而已。
听说上海于2010年前使全市的城雕总数从原来的1 500座左右增加到5 000座左右,且普遍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从而实现上海城雕事业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使城雕艺术成为集中展示上海城市精神、城市文化与城市品质的重要载体和标志,提升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水平,充分展现国际化大都市的精神风貌。我很愿意相信这能成为事实,但我怀疑这是否是“牛言”?对此,我似有极大的担忧。但愿在此牛年,这不是“牛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