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若的父亲与祖籍
刘云若父亲的情况,最是复杂。
刘云若在《不“情”之“史”》中说“髫龄即随先叔”客保定,而在《钱孔沧桑记》中又说“从小过继给伯父,所以有两重父母”。后来刘云若肄业于天津扶轮中学。综合这三方面的情况可以这样描述刘云若早年的情况:小时过继给伯父,后随叔父去保定生活,最后由保定回天津,入扶轮读书。至于“两重父母”,我现在的理解是:伯父是过继后的父亲,而叔父是生父,否则在读中学前一直随叔父在保定生活,就只能解释为那时作为父亲的伯父已去世,遂回到生父即名义上的叔父那里读书。至于《不“情”之“史”》中的“先叔”称谓,因那是公开文字不便写成“先父”。
《情海归帆》男主角巢在梧在其《忏往忆语》中写道:“余自十四岁随父客保定,历四年乃归。”《情海归帆》中的“随父客保定”只是背景说明,并无太多实际的用意,写成“随叔客保定”亦可。那为何在小说中没有写成“随叔客保定”呢?我想原因即是这段文字是自传,却是放在小说中,就没有必要顾及世情再用叔父这个称谓了。这也正可说明《不“情”之“史”》的“先叔”是随顺世情而用的称谓。这样我们便可按《忏往忆语》的说法来考证刘云若父亲去世的时间了。
刘云若出生于1901年,“十四岁随父客保定,历四年乃归”,那么他从保定回天津就是在1918年。《酒眼灯唇录》男主角胡靖南“本是个被生活和出路苦闷着的青年,家无遗产,父又早逝,只奉着寡母度日”。《粉墨筝琶》男主角程鹏号翥青,“十九岁时父亲亡故,留下母亲和妹妹,骨肉三人相依为命。”《故国啼鹃》男主角姚越石“在弱冠前父母俱丧”。弱冠前即20岁前,与19岁很接近。这三处近似的表述,显然不是偶合,而极有可能就是刘云若父亲去世的时间。由此可初步认定刘云若父亲去世于1919年。
那刘云若的父亲到底是谁呢?
刘云若在《不“情”之“史”》中提及其“先叔”是保定军校教官,教西文。按照这个线索,我在《保定军校将帅录》中找到了一位名叫“刘桐年”的教官的资料:刘桐年字浙湘,河北天津(后改直隶天津)人,先是“速成德文教员”,后任“保定军校德文教官”。此处的“速成”,当是指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可惜《保定军校将帅录》中没有刘桐年的小传,其生平还有待进一步查考。因此,刘桐年是否就是刘云若的父亲,还须从刘桐年生平中去寻找更直接的证据。
《故国啼鹃》男主角姚越石“原是北京旧籍,自幼随父母移居天津”。《粉墨筝琶》男主角程翥青“原是浙江金华人,从襁褓时便随父母到了北方,以后在天津落户”。这两处文字有两个共同点:一是都说男主角是外地人,后随父母到了天津;二是男主角的个人信息都与浙江有关:姚越石、浙江金华。刘桐年字浙湘,也有个浙字。这难道是巧合吗?《忏往忆语》中说“吾祖父为前清科名中人,以举人为县令者十余载,至民国始退隐客居。”如果《故国啼鹃》和《粉墨筝琶》所言属实,那刘云若的祖籍就在浙江。至于其家族,特别是其祖父与天津的关系,现在还不清楚。
近几年来,我一直在查找刘云若家族史的资料,目前还没有大的收获,因此本文只是初探。
2013年6月30日于琴剑山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