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野草青青漳河岸
古漳河位于河南省北部,河北省南部,为两省交界处的一条大河,属卫河支流。它发源于山西省东南部海拔1000米的山地,有清漳河与浊漳河两个河源。据《水经注》记载:“浊漳水出上党长子县西发鸠山,(清)漳水出鹿谷山,与发鸠山连麓而在南。”但是《淮南子》里面记载为发苞山,显然是同一地点不同名称的缘故。漳水在这里古称为“滥水”。清漳河大部流行于太行山区的石灰岩和石英岩区,泥沙较少,水流清澈。浊漳河流经山西黄土高原地区,含泥沙较多,水色浑浊。两水在河北省西南边境的合漳村汇合后称漳河,合漳村古称“交漳口”。出合漳村后继续向东流,至馆陶入卫河,全长466千米(至南陶),流域面积(至蔡小庄)1.82万平方公里。
漳河在观台以上河段,两岸地势陡峭,河谷狭窄,水流迂回曲折,中间有赤壁、候壁、天桥等险关。河道东出观台后进入丘陵地区,岳城以下为平原。
漳河是一条游荡型河流,素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三国时,漳水在讲武城南呈东西向,在讲武城东南折为东北向。魏文帝《述征赋》曰:“羡西门之佳迹,忽遥睇其灵宇。……漳水自西门豹祠北径赵阅马台西。……漳水又北径(邺城西的)紫陌西。”也就是说,漳河是在讲武城东南,西门豹祠门前折向东北的。今天的漳河在讲武城南呈东西流向,在临漳县的三台村处穿过古邺城遗址,向东流,注入卫河。
西门豹祠的位置,《水经注·浊漳水》上是这样记载的,“漳水又东径武城南。……漳水又东北径西门豹祠前。祠东侧有碑隐起,为字词堂,东头石柱勒铭曰:赵建武中所修也”。这是目前我们所知众多西门豹祠中较早的一个。它的建造年代是在赵建武年间,也就是在公元335~348年。
上文提到的阅马台为后赵石虎所建,据《水经注》记载:“(阅马台)基高五丈,列观其上,石虎每讲武于其下,升观以望之,虎自台上放鸣镝之矢,以为车骑出入之节矣。”
古代的漳河水非常大,其河床改道也尤其频繁,从明朝开元(1368)至1942年的575年中,有史可查的较大改道就有50多次,决口次数更是数不胜数,给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危害。
1949年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漳河的整治。从1958年开始,陆续在漳河上游建成大、中、小水库159座,总库容量达23亿多立方米。其中,以岳城水库规模最大。
岳城水库,位于河南省安阳县西北部与河北省磁县交界处,始建于1958年,1960年拦洪,1961年蓄水,1970年全部建成。库容量最高达13亿立方米,其设计防洪标准为千年一遇。1963年漳河爆发大洪水,岳城水库有效地发挥了调节功能,控制了山洪暴发给下游地区带来的压力,确保了下游河北、河南、山东、天津广大平原地区和京广铁路免遭洪水危害。
1960~1969年,林县人民在漳河上游修建了著名的红旗渠,引漳河水进入林县,解决了林县缺水问题。现在,林县红旗渠已经成了一种不怕困难、敢于战天斗地精神的象征,同时也是林县境内一个著名的风景区。
岳城水库以下,漳河长119公里。1949年以后,当地群众多次对两岸大堤进行加高培厚,除险固滩,使漳河南岸大堤超过历史最高水位2米,北岸大堤超过历史最高水位1米,堤顶宽达8米,并在河堤上广植树木。目前,两岸河堤上已柳树成行,绿树成荫,风景秀丽。
由于岳城水库对河水的有效调节,巨龙被锁,现在漳河水很少能够泛滥成灾了。昔日波涛汹涌、横冲直闯的漳河水现在变成了温驯的羔羊,再也不是过去的“害河”了。
漳河历史上多次南北摆动,使漳河河床变得非常宽。由于岳城水库的蓄水调节,平日里漳河内河水很浅,偌大的河床或被辟为林场,或变成农田,放眼望去,绿色遍野,沁人心脾。一缕清水静静流过,宛如一条银带在河床中部自西向东轻轻飘过。
绝大部分漳河水都很浅,深不及腰,浅刚过脚踝。河水清澈见底,鱼虾可见。河水潺潺流过,冲刷着河底的青草,就像一缕清风轻抚在绿鹅绒地毯上。站在水边,你能够看到小鱼在水草中穿梭,河蟹在水底爬行。一些村民挖沙留下的坑洼处,往往汇集成一摊摊河水,墨绿色的水面,在阳关下泛着白光,就像是一面面圆圆的镜子。
漳河,也把快乐带给了当地的人们。夏天的午后,你常常能够看到赤身裸体的孩童们在河面游水嬉戏。傍晚时分,夕阳西下,两岸的姑娘们往往结伴来到漳河边,她们轻挽裤管,赤脚径直踏入水内。顾不得河水打湿了裤管、裙角,尽情享受河水带来的清凉快意。她们或低头,或远望,她们是在顾盼清水中自己的倩影?还是在寻觅少女时代丢失的美梦?有时,她们低下自己的头,任由瀑布般的黑发垂入水中。突然,她们猛甩秀发,太阳的余晖中,突然飞溅起颗颗金黄色晶莹剔透的珍珠。她们沉醉,流连忘返,暮色中留下了一个个美丽的剪影……
不知何时,远处河面上漂来了一只只小船,难道是古老的码头又有了新的客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