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巴盐和盐巴

巴盐和盐巴

时间:2023-0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巴人活动在今湖北省西部和重庆市一带,群山环抱,远离海洋,在交通落后的古代,很难得到海盐。盐因产于巴地或被巴人垄断而被称为巴盐,以后又演化为盐巴。尽管巴人、楚人已被大多数人遗忘了,盐却是他们的后裔须臾不可或缺的。在这些盐泉中,地处巫溪县宁厂镇旁的一处或许是流量最大、产量最高的盐泉之一。巴盐的没落和消失是必然的。

巴盐和盐巴

西南不少地方把盐称为盐巴,盐为什么要与巴连在一起,我以前并没有在意,或许这只是当地方言的习惯,就像不少单字名词要加上一个并无实际意义的字一样。以后读《后汉书》,发现巴人的先民与盐还有一段不寻常的关系。

据说,巴人的祖先发祥于武落钟离山(在今湖北长阳境内),居住在山上赤洞和黑洞中。经过掷剑、乘土船等竞争,出生于赤洞中的巴氏子务相成为部族首领,称为廪君。廪君乘着土船,率领部族西迁,沿着夷水来到盐阳,当地的山中有含盐的泉水,泉水流入江中,江水也是咸的,被称为盐水。盐水有位神女,她说这一带土地广阔,也有鱼有盐,劝廪君留下与她一起生活。廪君不愿,神女晚上来住宿,白天就变成虫,引来大群虫遮天蔽日,像黑夜一样。十几天后,廪君乘神女不备,将她射死,虫群一下散尽,天日重见,廪君建夷城,巴人在此定居。

这个神秘的传说实际反映了巴人兴起、迁移和壮大过程中一个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盐。廪君正是在战胜了盐水女神,即掌握了盐的源泉后才获得成功。巴人活动在今湖北省西部和重庆市一带,群山环抱,远离海洋,在交通落后的古代,很难得到海盐。但四川盆地和三峡地区在地质年代曾经是汪洋大海,以后山脉隆起,将海底的含盐层抬升到山岩间,被渗入的水溶化后流出地表,形成盐泉。巴人控制盐泉后,不仅满足了自己的需要,还通过贸易获利,也成为制约别族、别国的有效手段。楚人与巴人的长期战争,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争夺盐源。盐因产于巴地或被巴人垄断而被称为巴盐,以后又演化为盐巴。尽管巴人、楚人已被大多数人遗忘了,盐却是他们的后裔须臾不可或缺的。

在这些盐泉中,地处巫溪县宁厂镇旁的一处或许是流量最大、产量最高的盐泉之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初,宁厂镇还是一个繁荣的盐业中心。宁厂镇产的盐一度行销四川(含今重庆市)、湖北、陕西、贵州,镇上餐饮服务业一应俱全,从事生产、销售、运输的人员超过10万。

在大宁河的支流后河对岸,我们在公路旁见到了那个至今还喷涌不息的大盐泉。在一间破旧的屋子中,含盐的泉水从山岩中喷出,落在一个中间是石雕龙头的池中,银河直泻,水花飞溅。池旁有几十个水嘴,将盐水分流,引至不同的地方。原来这些水嘴是原始的流量仪,由于水嘴的口径是统一的,就能通过水嘴的数量来计算用水。所以也曾发现有人偷偷地将水嘴用刀锉宽,以便加大水量。这里的盐泉冬天含盐量可达5度,夏天一般只有3度。如果低于3度,生产成本就会过高,不得不停产。当初,这条银河泻下的就是白花花的银子,甚至是金灿灿的黄金。在泉源附近就是一座座盐厂,尽管已经停产多年,从盐厂的遗迹还可以想象当年的规模。一座巨大的炉灶,上面是一大堆烧得滚烫的砖,盐水流过后得到预热。接着是两个十来人才能合抱的大木桶,四周箍着很粗的竹索,盐水在桶中与石灰水中和,除去酸性。最后一道工序是由紧贴地面的两排铁锅完成的,锅下用煤燃烧,沸腾的盐水越来越稠,由工人洒到地面的热砂上,盐粒生成结晶。

但如今已是人去屋空,残存的这些设备也已破损,炉灶的一半已经倾塌,木桶的裂缝可以透光,铁锅都已锈蚀,抬头望去,屋顶已可见到天空。出门遥望对岸的宁厂镇,这座当年名震川、鄂、陕三省的名镇寂静得令人窒息。虽然沿河的楼房还在诉说昔日的繁华,但大多已空无一人,青壮年早已离乡谋生,只有老人还舍不得抛弃当年的盐都。

巴盐的没落和消失是必然的。由于交通日益发达,运费越来越低,现代化设备生产的海盐逐渐取代泉盐,这里的盐厂已经无利可图。但导致盐厂最终废弃的还是盐泉的先天不足——含硫量过高,对健康不利,以致政府最终下令停产。

宁厂镇旁的盐泉还在昼夜不息地喷涌,我还是希望将它与当年的盐厂永久保存下来,毕竟它们曾经养育不止一个民族,滋润着这片历尽沧桑的土地,它们是巴人历史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开发史的一部分。

而且巫溪县山清水秀,奇峰林立,溶洞深幽,附近有著名的悬棺葬和其他巴文化遗迹,宁厂镇的建筑基本完好,如果将旧盐厂建成博物馆,并进一步开发有巴文化特色的旅游,或许能给这个贫困县带来生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