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碗之争”琐谈
历史上有“饭碗之争”的事件吗?
知识分子之间是有过的。中国古代史上,“今古文之争”就是一件不小的事。若想了解,找到相关史料不难,找现代学者研究这一事件的论著也容易。
西汉时期,读书人学的是用通行的隶书写成的“今文经”,而大儒们标榜门户、猎取功名利禄的也是“今文经”。可是汉武帝末年发现了战国时期用小篆写成的《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经书,即所谓“古文经”,后来又发现了《春秋左氏传》、《毛诗》、《逸礼》等。哀帝即位后,刘歆建议把“古文经”也立于官学,但遭到今文经博士们的反对,于是掀起经学的今古文之争。这场争论直到东汉末年才基本结束。你想想,抱着“今文经”捧读、注解,用来混饭的本钱忽然受到挑战,谁能接受?忽然“真品”问世,受打击的是所谓“正统文化界”的一大片。表面上看,只是“今文经”与“古文经”之争,是文化范围或学术范围的事儿,实质上没有那么简单。“今古文之争本质是利益之争、饭碗之争(雷海宗先生的看法)。”
知识分子之间较晚的一次“争”,是众所周知的“中西文化之争”(“中、西学之争”)。从最初的“体”“用”之争,到20世纪初期的中西文化大论战,涉及的问题之深远,很难用寥寥数语说得清楚。不过,我还是赞赏何兆武先生的看法:“学问作为知识来说,无所谓中、西之分,而只有正确与谬误之分,有高低之分,有精粗之分,先后之分。”“学就是学,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所以中学、西学之争,争的乃是背后现实的利益,而不是学术上的真理;学术上的真理不分中、西,无所谓中学、西学。”
除了上述名为文化之争实为利益之争(或饭碗之争)的大事件,还有没有规模较小的事件?似乎没办法考证。我们可以推断,某些朝代统治政策的转变,会有相应的“饭碗之争”。比如隋代创立科举,读书人通过考试进入官场,那些靠传统手段获得禄米的人,至少会面临饭碗危机。我们的历史书,在肯定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积极意义时,没有留下多少资料,来反映那些不能适应新政策、饭碗受到威胁的人的状况。清代末年废除科举制,那些为科举而读书的知识分子,忽然间遭受“灭顶之灾”,还发生过读书人联合抗议的事情。试想,奋斗了半辈子准备应考,但科举考试忽然取消了,所读的书不能换来禄米了,对这批读书人是多大的打击。不久,那些靠科举进入官场的人,在民国初年遭遇了新的情况,受过洋式教育的人要抢他们的饭碗,他们也是有苦无处诉。
即使是现代社会,也有“饭碗之争”。比如,恢复高考以后中国又一次通过考试录取学生,凭学历高低选用人才。刚毕业的大学生走上社会,在“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的硬指标下,取代了那些文化程度低、缺少专业技术的人。无论是生于旧社会长于红旗下的,还是生于新社会长于红旗下,“上山下乡”误了读书的各种类型的“工农兵学员”,几乎都面临着能不能保住岗位的问题。再过了不到20年,社会上兴起追求“高学历”的风潮,一批又一批怀揣硕士博士文凭的人要就业,要到各个行业“施展抱负”。许多单位都是以“硕士以上学历”为标准,仿佛又回到了“唯成分论”的年代(只不过不再问“是不是贫下中农? ”而问“是不是研究生? ”)。那些原来岗位上的大专生、中专生们呢?当然不能让他们通通下岗,但无疑被边缘化了。除非自己还有能力奋斗,加入考研究生的大军中,毕业后再进入新一轮的岗位之争。如果再算上因政策改变而被迫不断改行但始终赶不上趟的人,算上抱着旧黄历却赶上新泡沫的人,“饭碗危机”的情况太多了。
“饭碗之争”的表现形式多样,比如话语权之争,名头地位之争。例如学术之争的背后也是话语权之争,话语权之争的深处是饭碗和名利之争。倘若只为了饭碗,完全可以理解,也值得同情。本来,有些事情可以花费一辈子工夫慢慢去做,但中国人聪明到极致,争到普通的饭碗是不满足的,还要争“金饭碗”。
我们常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那是对法制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人类的一种良好愿望。其实人类社会真正的平等应是“饭碗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管居何位、谋何职,别的任何条件可以少,唯独饭碗不能少。作为自然的人和作为社会的人,在饭碗面前是天然平等的,因为缺了饭碗谁也不能存活,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平等。
一个社会,一旦出现大面积大范围的“饭碗之争”,就足以称得上是生存问题严峻的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