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舒展的小山村——山乡今日风情速写之二
这个季节,大西沟村白天特别宁静。看不着人进人出,听不到一声半语——家家户户上山摘杏去了。
我、两名雕刻师,以及在公园里继续施工的工匠,一时倒仿佛成了这里的主人。
嘶嘶拉拉电动切割机的噪声,于此青山翠谷中,显得十分微弱。
这次我进山乡来,受孙乡长召唤:给村子公园起个名儿;撰写一篇题记。
以己所长,能为家乡做点事义不容辞。当地我已比较熟悉了,这二年连续为这里写了几篇碑文题记。思索公园名称时,南窖乡的风土人情立时浮出脑海。以前我为桃山起的“桃岭神驰”景名,叫响了桃山采摘园,这次我意欲题名“西沟晴岚”。名称镌刻出来观之动神,思之有味,且与山景吻合,摒弃了惯叫“公园”的俗意。事还是那个事,意已有所不同,倘日后还有续补,以四字格冠名六景、八景,岂不秀密了山乡的文化气息?灵感闪过,题记也很快完成。
孙建华乡长待人热诚,对我“一事不烦二主”,书法家让我找,雕刻师让我请,并把督造的任务也交给了我。这种相互信任的工作方式,真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这个人一生相信缘分。交人也罢,识地也罢,都是如此。农家出身的我,自胎里就怀着农民情愫。出门在外,见着倭瓜花、玉米叶都似乎感动得落泪,来这儿看到新农村建设的好景象,自然动情不已。
山村再不是三十年前的老印象了。青林拥簇的山村,铁艺券门拱立村口,水泥路修进村里。村容村貌整齐,各家各户庭院利落。主街两旁砌了红砖矮墙,下边粉刷青灰色,使山村气象既融合现代又保持古朴。只是这矮墙内侧的人工花卉我看不上眼,觉得还是墙那边的山荆花和野艾蒿更有山间情趣。
时下新农村建设的张力真是了不得,处处尽显现代文明的标记:街巷门垛上钉着标明卫生区负责人的红牌儿,家家青石板台阶打扫得又光又亮,男男女女衣着干净;村委会公开栏条目清晰,张榜公布各季度的理财情况;一得两用的图书室,书柜里摆放着理论读物、讲座光盘和农民种养知识方面的系列书籍。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扭转农村不良卫生习惯乃是文明纵深必达的境地。公园里上等级的厕所我不多说,三十年前的农民住房也不能和它相比。就说村中普通厕所,也安装了水冲踏板,再不是几捆荆条围一遭、几块缺棱断角石板遮掩带给人的那尴尬境遇。厕所里没有苍蝇,却见小蜜蜂嘤嘤地飞。这一点叫人惊奇。
听配合我们施工的村干部介绍,小村几年前还是走河滩道,吃水要靠到村外很远去运水,现在全解决了。“上级政府支持资金,乡亲们尽心尽力搞义务劳动,两方面结合,旧村改造就搞好了。”他所讲的,大概就是一般乡村引起变化的规律。
公园雕刻进行了三天。第三天下午进入描漆程序。一个大扇面型的天然石显露的“裙阳体”工艺技法,立体感突出。字体描了红漆以后,在黛色山石映衬和斜晖照耀下,“西沟晴岚”四个魏碑榜书大字分外耀眼。
薄暮时分,雕刻师放下手中的工具,上山摘杏的村民也一个个满载而归,撒了一道欢声笑语。路过公园,有两个背篓挎篮的中年妇女在我们身旁停下,十分专注地观望石面上的大字。就听一人说:“要是刨来几棵崖花,栽那上边多好!”我一听就觉得这位妇女主意好。这崖花我知道,它生长在陡高的山石上,开花最早,白色花瓣,枝梗绛红,花期过后绿苍苍的叶子经久耐看。取之天然,用之天然,这真是一个奇妙的创意。她的提示,在我心里产生波澜,使我情击万里。和风吹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予人民群众无穷无尽的想象力,人民群众为她绽放青春,为她进献智慧。
山川作证,已经勒刻在大西沟风景石上面的题记,是我对现今和谐社会的描摹,对家乡人民因富有创造性劳动而走进新生活的喝彩。那可是五千年农业文明梦寐以求的诗意啊!“宜人时节,乡亲徜徉林荫下,闻草香,听鸟语,身心舒松,此乐何极;学子惜时晨夕间,强己身,诵功课,志比鸿鹄,前程万里。美哉,晴岚;乐哉,斯民。”这真真是山乡悬起的感动人心的一幅清和画面!
2008年7月19日初伏第一天
于房山旅游大厦工作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