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漂泊中国古船模重露真颜
孙谦
题记:2011年12月,我陪同中国船史研究协会岭南组副组长何国卫、宁波古船坊总经理杨雪峰前往比利时安特卫普MAS博物馆“探望”沉寂许久的中国古船模。两位自费出国、风尘仆仆的专家让我感动,而这百余艘船模背后的故事更是让我感慨。谨以此文献给那些为中国文化传承而不计辛劳、默默付出的人们。
2011年12月13日,中国船史研究协会岭南组副组长何国卫、宁波古船坊总经理杨雪峰冒着大雨来到了比利时安特卫普市MAS博物馆。那里,安特卫普市港务局亚洲事务负责人与MAS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已经在翘首等候,同样静静等候的,还有沉默了一个多世纪的120多艘中国古船模……
时间拉回到2009年。比利时安特卫普市副市长、港务局局长马克 · 范 · 皮尔(Marc Van Peel)先生赴中国上海参加世博会,带来了一个让中国航海界兴奋不已的消息:在遥远的比利时安特卫普海运与贸易博物馆收藏了125艘中国清朝时期的精美船模。这些船模是当时清政府用于参加1905年比利时列日世博会的展品。这段历史未载于中国现存的任何一部文献,但却又真实地见诸于比利时的记录。这批船模对于研究中国古代航海与造船的价值不言而喻,许多研究人员都希望能够一睹这批船模的真颜。此时,中国船史研究协会岭南组副组长何国卫、宁波古船坊总经理杨雪峰想起若干年前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里见过的一本英文书籍上曾提及这批中国古船模,于是特意找回这本资料,再请专人翻译,终于对这125艘失落于历史记载的船模有了大致的了解。
1904年,清政府选送了125艘船模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参展。1905年,比利时列日世界博览会开始筹划组织,比利时政府邀请中国参加,但内忧外患、国力衰微的清王朝已经没有心思再去组织参展,更无法承担大量展品的运输费用。最终,清政府与比利时政府议定,由比利时政府负责把清政府留在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参展的这批船模转运到比利时列日参展,而这批船模也成为了比利时国家博物馆收藏品。于是,125艘中国古船模得以在列日世博会上再次亮相,但同时,它们也开始了海外漂泊之路。
在对这段历史进行梳理的同时,何国卫和杨雪峰还根据他们手中资料上的图片和文字,开始了对这批古船模的研究。但由于该书成书仓促、作者对中国古船认知有限、图片清晰度较低等原因,他们仍然无法窥得这批船模的全貌。本着对学术研究的严谨,带着对漂泊在外的文物的热爱,他们决定自费前往比利时,亲眼看看这批让他们魂牵梦萦的中国古船模。
何国卫和杨雪峰通过他们所在的中国船史研究会与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文化处取得了联系。在与使馆的接触中,他们陈述了此行的四项目的:一是能亲眼看到这些船模,了解它们自身的完整情况和目前的保存状况;二是将125艘船模进行详细的拍照留档,以便进一步的研究;三是与比利时当地博物馆就这批船模的历史、修护、类型认定等展开研究合作;四是寻找机会将这批船模带回中国展出。
然而,寻找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当年的“安特卫普海运与贸易博物馆”已经关闭,馆藏的藏品也已无迹可寻。经驻比利时大使馆与安特卫普市港务局多方面了解,才得知安特卫普海运与贸易博物馆已经并入了安特卫普新建的MAS博物馆,其馆藏文物也移进了新的仓库,而在MAS博物馆六楼的航海展厅里,现在就摆着数艘中国100多年前的船模,剩余船模则存放于博物馆的仓库之中!于是,有了本文最初描述的那一幕。而当展厅大门徐徐开启之时,何国卫和杨雪峰在众多展出的船模中一眼认出了属于中国的四艘,并果断推断了船型分属的历史朝代和航行水域。两位千里而来的中国专家展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让MAS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十分钦佩。MAS博物馆馆长、MAS博物馆遗产负责人、港务展厅负责人会见了何国卫和杨雪峰,他们表达了对中国专家的欢迎,并表示将尽一切力量配合中方对这批中国古船模开展研究,他们也非常乐意在未来与中方合作,通过这批古船模的展出加深两国在航海领域的交流。
MAS博物馆的航海展厅里,四艘中国古船模默默伫立于展台之上,仿佛在诉说着百年的漂泊。而今,它们终于有机会见到来自家乡的亲人。破冰之声隐隐,相信随着两国在这一领域交流合作的加深,终有一日它们能够有机会重新扬帆归国展出,让国人一睹中国古船模的风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