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英字典映出中国三十年

汉英字典映出中国三十年

时间:2023-0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过,我们的中国同学们仍然是要去劳动的。现在,我们学校每年都有学生去中国进行一年的海外学习。有时候,我需要为英国的学术期刊翻译中国的哲学和社会学论文。当然,中文与中国文化一样,从来就不是静止不前的,甚至连书写方式都在不断变化。又或者,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实力越来越强,最终中文将以某种形式替代英语,成为国际交往的新语言?

汉英字典映出中国三十年

1979年的字典里,“猜想”一词的例句是:“我猜想她一定又去练习扔手榴弹了。”

不久前,我在上海休假的时候又买了一本汉英字典。

从我开始学中文至今,已有三十多年了,我的书架上也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汉语和汉英双语字典。难道还需要再买一本吗?嗯,也许我不会老翻它,但需要的时候就是需要,没办法。

(一)

我想,我永远都不会把那本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老师们编写的绿皮字典扔掉,甚至都不忍心把它束之高阁。在那本字典的扉页上,我特意写下:1979年购于北京。现在,在大学上班一天后需要放松心情的时候,我就把它拿出来翻翻当年的例句。

比如,“猜想”一词,释义为“猜测、怀疑”,绿皮字典里的例句就是:“我猜想她一定又去练习扔手榴弹了。”这位偏执的手榴弹练习者在今天看来是多么遥远啊!

其实,即使是我1979年在北京学中文的时候,练习扔手榴弹对于当时的学生们也只是个过去的事了;那时的中国,已经“开门”欢迎外国学生了。现在想来还相当遗憾——如果在无趣的课堂之外能去工厂或农村劳动两周该是多有意思的事啊!

不过,我们的中国同学们仍然是要去劳动的。每年初冬,他们都要完成两周的“大白菜任务”:就是把大白菜在学校操场上码成一堆堆的矮垛,再把草席盖在上面;这样一来,学校食堂在接下来的一整个北京严冬里就有菜下锅了。而到了春回大地的时候,我们几乎看到白菜就要吐了。

现在,我们学校每年都有学生去中国进行一年的海外学习。每当我试图向他们描述我们当年在北京的那段学生生活时,他们都表现出难以置信、无法想象的样子,就像我每次听我叔叔说他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的经历时一样。

那么,如果不是为了替换旧字典,我为什么还要再买一本新的汉英字典呢?原因很简单: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的变化太大了,大到几乎认不出原来的样子。而且,不止是物质生活改变了,是整个思维体系发生了变化。

有时候,我需要为英国的学术期刊翻译中国的哲学和社会学论文。这期间,就会碰到一些极其复杂的概念,其用以表述的语言也自然是20世纪70年代的字典编撰者们难以想象到的。最终,我也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一本跟得上时代变化的字典,实在很难工作下去。

举个例子,“现代性”一词在我的绿皮字典里就根本找不到——与之相近的,只有“现代修正主义”和“四个现代化”。

更有意思的是,“现代化”(modernization)一词是使用的美国拼法[1],而字典里其他的词基本上都是使用了英国拼法——这是否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现代化”取向?

现在,在我的新字典里,既怀旧地保留了上述两个名词,又同时提供了“现代信息媒体”、“现代管理”等多个现代词组,甚至还收入了韩国的“现代集团”。

(二)

两本字典里是两个非常不同的世界。

随便举个例子。“磨嘴”或“磨嘴皮子”的意思是“说很多通常是不必要的话”。在30年前的那本绿皮旧字典里的例子是:“如果你只是磨嘴皮子、不干一点活,怎么建设社会主义?”而在我后来买的新字典里,例句变成了:“我跟经理磨了半天嘴皮子也不管用。”

可以想见,30年前,那位喋喋不休、逃避劳动的人因为身边一腔热血建设新社会的同事而感到羞愧,但历史大潮卷过后,现在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位年轻、干劲十足的工作人员因为更加谨慎的上级经理的意见不得不暂时放慢了工作速度。

另有一个,我在学术期刊上初次碰到就觉得费解的,是“认同”一词。我的旧字典里甚至都没有收入这个词。最后,我终于在新字典里找到了答案:它对应于英文词“身份”。

但即便是新字典也没能帮我弄懂另外一个我近来一直觉得困惑的词:“实证性”。字典里最相近的词是“实证”——释义为“具体的证据”——和“实证主义”,两个词都相近,但又不同,让我至今未能彻底明了。

与学术词语相对的另一端,还有一些口语和俚语在我的新字典里也未能收入,比如现在中国人常说的“酷”。我只能感叹,今天的汉语变化之快,已经是字典的改版所望尘莫及的了;而所有这些的背后,是一个飞速变化着的社会。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现代性”、“认同”、“实证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抽象词的涌入,反映出中国人在不断地吸收新概念,就如同一个世纪前“五四”运动带来了“科学”和“民主”一样。一本新的字典既反映了新思维模式的引入,又在另一个方面鼓励了这种变化。

当然,中文与中国文化一样,从来就不是静止不前的,甚至连书写方式都在不断变化。我常常发现,在我翻译的学术期刊里,很多作者的行文方式明显受到了英语句式结构的影响。这大概是因为,他们读了大量英文的著作,很多人还在国外学习过,因此他们在用中文写作的时候,一半的思维是用英文进行的。

我于是想,在全球化的影响之下,中文的语法会不会也像词汇表一样,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又或者,变化可能是朝着另一个方向的——当中国成为21世纪的经济大国后,会不会有越来越多的中文词汇渗透进其他语言?

在英文里已经有了“茶”(tea)和“功夫”(Ku-Fu)。即便是无意学习中文的人也可能在练习“太极”(Tai-Chi),而万一练习不当受了伤,他们会去找中国大夫看看,自己的“气”(ch’i)是否还顺。所以,谁知道未来还会发生什么?

1979年我带着我的旧字典去北京的时候,从未想到中国会发展到今天的样子,拥有这么多高度全球化、欣欣向荣又深谋远虑的城市。又一个30年后,中文是否会被“全球英语”深刻改变?又或者,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实力越来越强,最终中文将以某种形式替代英语,成为国际交往的新语言?

【注释】

[1]英国拼法为modernisation。——编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