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桥上话状元
状元,一个绚丽的名词。
南昌民德路上,东湖和南湖之间,有一座桥,大理石的桥栏,桥中间的青石上,嵌着三个镏金大字“状元桥”。
古时的南昌,襟江带湖,河渠纵横,一派江南风韵。在东湖和南湖之间,最早有一座简易石板桥,桥平,无栏,叫“广济桥”。站在桥上,可见两湖之水,碧波荡漾,岸边垂柳依依。东湖的百花洲上绿树婆娑,亭台耸立;南湖半岛上粉墙黛瓦的杏花楼,倒映湖中。“东湖萧鼓忆当年,柳色潭光倍黯然。两岸楼台成宿草,三桥歌舞散寒烟。”是南昌老城区内一处极佳景致。
广济桥,本是一座便桥。它后来被改名为声名显赫的状元桥,与清代状元戴衢亨的一段佚事紧密相关。
戴衢亨乃江西大余人,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家,与其父戴第元,叔父戴均元,其兄戴心亨,同为进士,先后在翰林院供职。“天下翕然称‘西洒四戴’,已无与比隆胜者。”
但是,传说戴衢亨的取士之路,并不像广济桥那样平坦。他虽然勤奋好学,才华出众,却因为县官有眼无珠,在科举场上屡试屡败,年已三十仍过不了“秀才”关。有年考试,他又名落孙山,众童生为他惋惜,为他捐了个“秀才”才取得了乡试资格。此后,他一发不可收,凭着满腹经纶,从乡试到殿试,连中三元,被钦点为状元。返乡之际,在南昌广济桥边徘徊,想起自己的科考之路,不胜感慨,挥毫写下了一副对联:
三十年县考无名府考无名道考也无名人眼不开天眼见,
八十日乡试第一京试第一殿试又第一蓝袍脱下紫袍归。
此联,道出了戴衢亨三十年的无奈和状元及第之后的欣然。
后来,南昌知县钱志遥主持重修广济桥,感怀状元戴衢亨,遂将桥命名为“状元桥”,沿用至今。1996年,南昌市整治市内四湖,重修状元桥,并刻上了“状元桥”字样。
如今,状元桥上车水马龙,往日的静谧已被城市的喧闹所替代。但莘莘学子慕名而来,过一下状元桥,沾一点灵气,向着自己的目标而奋进,亦成了一件趣事。
古时,人们就把“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霖”称为四喜。而其中,要博得状元,那真是凤毛麟角,区区可数了。自从隋朝开科,至清末废科,一千多年的历史,多少人皓首穷经,从第一个状元唐武德五年壬午科状元孙伏枷起,至清末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科状元甲辰科状元刘春霖止,蟾宫折桂者也只有638人。唐诗人王维,书法家柳公权,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明文学家杨慎,清代实业家张骞都是状元,为人敬仰。同时,还有兄弟状元唐代的张式,张正甫;北宋的父子状元张去华,张师德。一朝中揽得状元最多的是清苏州府,共出状元24人,而唯一的女状元是太平天国时期的傅善祥。无疑,这些状元都是金字塔上耀眼的明珠,在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领域内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作为奠基石的是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学子。他们在推动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方面,作出了默默无闻的贡献。
状元,作为早已废除的科举制产物,本该销声匿迹。但在今天的应试教育中,状元一词,却频繁地在人们的耳边鼓起,从县,从设区市到省,许多学校都喜欢大张旗鼓地宣传自己的“状元”。这种做派,无非是企图赢得人们的青睐,借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其实,它忽略了大多数考生,是不值得随波逐流的。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每个行当,都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且,高等教育亦早不是象牙塔了,已从精英教育变为大众教育,一味地以状元来吸引眼球的做法,只能让人付之一笑了。
江山代有人材出。
发挥了自己的才干,对于自己来说,那就是“状元”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