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关爱和温馨
波一中生活服务中心采访札记
日前,上饶市副市长胡汉平及省教育厅暗访组相继来到波一中,在实地开展一番明察或暗访后,对该校校风及学生生活、管理情况大加赞扬。而这里面很大程度是源于该校有个全县首届一指的生活服务中心。那么"中心"究竟魅力何在呢?
2001年4月1日,记者在该校女生公寓看到,这里实施的是全封闭管理。"中心"聘请的一名广州师范学院的毕业生在公寓担任管理部长。每个楼层都配备有一名昼夜值班的女服务员。她们每天晚上十点半查房,公寓每天的情况(包括是否有人生病、晚归,哪个班主任来访等等)都有记载。一楼入口处设有总服务台、家长接待室,学生住宿的每个小套间都装有一部磁卡电话,卫生间、壁橱、自来水甚至连搁碗盆、晾毛巾的组合台架都一应俱全。公寓24小时供应开水,公寓前面的空地是羽毛球场,四周环绕着精美的花坛……
谈起住在公寓的亲身感受,高一(9)班的姚如华同学如数家珍,她说在这里感觉就像在家一样,生病了有人照顾,有人会为你请来校医,有人会为你送来红糖、感冒药,有人会为你做病号饭。天气凉了,公寓的留言板会敦促你添衣,注意保暖。哪个同学晚上溜出来玩或在公寓打打闹闹,留言板上也会善意地提醒或批评。外人要想进入公寓,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和批准手续。住在公寓每学期只须缴纳140元,而且对于一些贫困生,服务中心还经常给予减免,不过这也有个大前提——被减免对象必须守纪律,成绩好。高一(2)班的朱险霞前不久打了个报告,服务中心的姚经理一下子就给她免了两个月的伙食费。
高一(2)班的吴立兰同学认为,抛开关爱和温馨的因素,生活在这样一个集体更有助于学习,有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培养同学之间的感情,有助于性格和心态调整。
家长:孩子在这我们放心
"不管住在男生还是女生公寓的学生,服务中心都保证他(她)的安全,丢了东西中心负责赔……"对生活服务中心这种响当当的承诺,许多学生家长十分放心和满意。就冲着这一点,不少人就让原来住在亲戚家或在外租房子的孩子搬到"中心"吃住。来自古南乡的钟姓夫妇在看望女儿后说,把孩子放在这里至少不用担心她的安全,不用担心她学坏,确实免除了一份牵挂。
还有一些家长则站在更高的层次看问题,他们认为,服务中心的服务和管理人员素质都比较高,易于同学生交流沟通,这无形中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素质教育。
对于"中心"的伙食,许多家长参观后也赞不绝口。这里,每天的中晚餐都有6个菜式供学生挑选,就餐方式既可以包餐包月,又可以包饭或随到随吃,给学生很大的选择空间。而且学生中还成立了膳食委员会,成员主要是团干和校学生会干部,专门负责监督饭菜的价格、数量和质量,每半个月开一次生活会,对收集到的学生意见和要求,食堂都尽量及时予以整改。
姚金生:这是个朝阳产业
作为波一中生活服务中心经理的姚金生,凭着自己的胆识和智慧,凭着一种对投资教育事业的热情和自信,出手就是一百多万元,在波阳一中建起了全县首个豪华型女生公寓,揽下了经营不景气的学校食堂,办起了一系列连锁服务店,招聘了20多名高素质的服务管理人员……
谈及投资经营的初衷和前景,姚金生说,学校的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在全国各地早已屡见不鲜,但在波阳却还是个新兴产业,既面临挑战和风险,又充满希望和阳光。为此他曾多次到各地去考察取经,带回了一套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理念,所以在2000年波阳一中公开竞标,他就志在必得。生活服务中心通过半年来的运行,目前略有亏损,但他认为这仅仅是个起步阶段,最重要的是要以一流的服务和信誉打动学生,让他们在"中心"有种家的亲切,家的温暖。今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中心",不愁没钱赚。
生活服务中心已入住500多名学生。姚经理计划今年内通过努力,让全校至少三分之二的学生自愿成为自己的服务对象。目前,他独资兴建的一座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多功能餐饮中心已破土动工,另一栋学生公寓也在筹建之中……
王水发:这是教育资源不足的一种有益补充
对生活服务中心创办后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波阳一中业务副校长王水发深有感触。他说,让学生集中校内吃住,统一管理,一直是学校多年来的努力方向。但昔日因住房、资金等种种因素的限制,校方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有社会力量投资承担部分后勤工作,这是教育资源不足的一种有益补充。他还说,学生在校内吃住较之校外租房,减少了沾染社会不良习气的机会,也便于班主任及科任老师的跟踪管理和辅导,学生的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精神得到了加强,同时,也营造了浓厚的集体学习氛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安全也得到了保障,所以校方对这块工作是满意的,因为学生满意、家长满意。
——刊于2001年4月6日《波阳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