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烟民的倡议
我是一个烟民,爱抽着烟听故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位朋友到一个偏僻的山村扶贫蹲点,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房东那位可爱的小女儿,只要有空就会蹲在门口的小溪边,盯着清澈的溪水发愣。他好奇地走了过去。
“叔叔,为什么溪水还不倒流呀?”
她的眼里充满着迷惘和失望。
“溪水倒流?”朋友的脸惊成个问号。
“爸爸说了,哪天溪水倒流了,就有钱让我读书了。”
听完这个故事,我久久沉默着,泪水在眼眶里凝聚,烟头烫着指头都忘了扔。我在苦苦思考着一个问题: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山村的孩子辍学?是社会的责任还是人为的问题?不能否认,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在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山区,人均年收入还只有1000多元,但国家对农民的政策是优惠的呀!从2005年起,已减免了农民兄弟田土收入的一切税费,这可是盘古开天地从来没有过的好事。要说政府不作为吧,你到农村的各个角落走走,到处都见得着用白石灰刷着“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标语,读来真让人热血沸腾。那问题出在哪儿呢?
想不出,就摸出烟来抽。这是烟民的习惯。
摸出烟,想法又来了。各级官员谈起教育,都知道其重要性,又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遗憾是财政穷,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这话也有道理,没钱怎么办教育。可你瞧瞧他们抽烟的水平,实在让人目瞪口呆,前些年芙蓉王、精金圣是大路货,现在软中华、大熊猫是不离嘴。要说各地卷烟厂的老总也真有经济头脑,深谙“买得起的不抽,抽得起的不买”的道理,自武汉出现3000元一条的高级“黄鹤楼”后,可能是市场前景远大,经济效益可观,各地卷烟厂便揭竿而起,数千元一条的精品烟横空而出。天生愚钝的我有些不懂了,这些烟官每月的工资就那么些,大多数不超过一条高级“黄鹤楼”的水平,可为什么他们天天都能抽呢?要知道一支烟要15元钱呀!一包烟就能解决一个失学儿童一年的费用。我不是纪检反贪部门的,自然没权力追究那些官员们烟的来路。但作为一位烟民,可发出这样的呼吁:每天节约一支烟,无数的孩子就能看到溪水倒流了。
当然,首先得从我做起。
否则,那些抽高级烟的烟官不要把我给卷起抽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