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直面俄罗斯

直面俄罗斯

时间:2023-0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出了中国口岸,立马上了俄罗斯方面提供的旅游大巴向俄方口岸驶去。再次登上俄方的大巴时,发现多了两个年轻女郎,据导游说,俄罗斯旅游客车出行,必须要有女青年陪伴,这不知是出于何种考虑。进入俄罗斯境内后,地虽然和中国一方的地一样平,但却大片荒芜,一眼望不到边的平展展的地,长期就这么荒着,使人立即意识到这就是另一个国度。当然,俄罗斯的车,尤其是大卡车看起来有些笨重,可它是不是结实、耐用呢!

直面俄罗斯

从绥芬河办的出境签证,走的却是东宁市的通关口岸,这中间有什么猫腻,游客们不太清楚。从绥芬河到东宁市还有50公里的路程,大多山路但还算好走。早饭就是在东宁吃的,吃饭用了二十分钟,而等着过关却用了两个多小时。

不知是巧合还是注定这次东北之行的出入境关口就难过,反正来来去去均不顺当。问题的症结在运作的机制上,偌大的验关大厅,只开一个通道,让你排上长队耐心等着去。中国人在中国海关等了两个半小时!

出了中国口岸,立马上了俄罗斯方面提供的旅游大巴向俄方口岸驶去。中俄两国口岸有一段距离,汽车要驶过一段树木茂密的林间公路,越过一条小河,才能进入对方属地。这条小河叫胡不图河,是用满族语起名的,中俄两国就是以河为界。胡不图河水量不多,充其量一个流量,但清澈透明,两岸柳树成荫,风景如画。一座小桥连接着两侧公路,桥的两边由各自军人把守,中间竖有一块小水泥碑,上面刻着白底红字“中国”二字。桥的另一头就是俄罗斯口岸,“俄罗斯联邦——波尔塔夫卡ΠOЛTABKA”口岸,俄方口岸几乎全是女工作人员,连桥头执行任务的也是身穿迷彩服的女军人。

俄方口岸位置与中方口岸呈“丁”字型,两国口岸相比,中国的口岸大楼显得气派多了,而俄罗斯的口岸,尤如一座中国的大仓库,靠山墙的位置开了两面通道,一面通卡车,一面通客车。俄方口岸设施简单,但出关检查程序挺烦人的。事事要填报关单,现金、相机、手机干脆就不让带出境。现金的报关量三千五百元以上人民币就得填写、美元200元以上的也要填写,还要开箱检查行李。不过俄方检查时间不到中国的三分之一,相对讲还算顺利。

再次登上俄方的大巴时,发现多了两个年轻女郎,据导游说,俄罗斯旅游客车出行,必须要有女青年陪伴,这不知是出于何种考虑。年轻女郎除了占据前面两个相对舒适的座位外,一路不说话,不作任何服务,而且对游客们不屑一顾。后来坐过的几次车都是这个样,不知这种体面的摆设是为了司机还是为了游客,或者还是一种礼仪装饰。反正女郎不去理客人,客人们也懒得去理她们。

离开“波尔塔夫卡”口岸向俄方纵深行进了不足两公里,便穿越了一段两国陆地边境线——平行延伸的两条铁丝网,两条铁丝网的间距大约十米左右,中间地带地面用拖拉机耕得很疏松,没长一根草。

进入俄罗斯境内后,地虽然和中国一方的地一样平,但却大片荒芜,一眼望不到边的平展展的地,长期就这么荒着,使人立即意识到这就是另一个国度。不多几公里后,俄方的第一个边境小村子出现在眼前。让人惊诧的是虽距中国边境不足10公里,但这里的居民住宅完全是欧洲风格,房子结构多样,摆布松散,外屋颜料各异,户与户之间多以篱笆墙相隔,房子的建筑材料多以板墙为主,少量圆木墙和砖墙、水泥墙。房子的形状有长方形的、正方形的、八角和六角形的,也有圆形的。屋顶多为石棉瓦,金属瓦,少量的为红色机瓦。公共单位的院墙以水泥墙多见,给人笨重不安全的感觉,很少有中国式的土坯院墙和砖院墙。进入俄方的村子,给人另外一个新鲜感觉,还有普通人家的私家车和拖拉机,几乎家家院子里都停放着一辆“拉达”或“伏尔加”轿车,尤其感觉不同的是,这里100%的人为欧洲俄罗斯人的面孔和语言,特别是面孔,使人感觉到这并非在中国国门边的远东俄罗斯,而是到了遥远的欧洲。这种直觉的差异,超过了赤道边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在那儿,至少居民的长相和中国差异不大,而俄罗斯远东则差之甚远,想必俄罗斯内地和靠近欧洲的那里就更不用说了。

俄罗斯境内的道路不如中国的好,不过两者的差异在中国的道路大多是近年新建的,标准高路况好,俄方的显然是前几年的老基础,有的地方显得窄了点、旧了点或破了点。道路两边没有行道树,除了丘陵地带外,荒原上直直一条路,显得更加荒凉。路上的车辆没有中国的多,车的种类不及中国道路上跑的那么丰富,但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骨气和爱国热情,因为他们境内跑的是本国生产的车,扶持自己的民族工业,有谁能说这是件坏事?当然,俄罗斯的车,尤其是大卡车看起来有些笨重,可它是不是结实、耐用呢!

毕竟是山水相连,俄方境内也多丘陵,植被比中国境内好得多,大多因为这里没有开发,丘陵、平川均长满树。而国内往往是山上长树,山下种粮,有的地方山上也被开荒种地。这就是中国国情,人多要吃饭啊!

广袤的地理资源,使俄罗斯用不着与山坡、与河滩争耕地,他们有的是土地,甚至连偏远一点的平原也看不上种,这就是俄罗斯!一条国境线把同一地域,甚至是多年前的同一块地,隔成两种不同的命运,一边如获似宝,细心耕种;另一边废弃长久荒芜。从这点看,明眼人谁都能感觉到这就是两个国度。

从东宁口岸到乌苏里斯克上百公里的交通线上,大多地势平坦,公路沿线村镇较多,很少看见村子周围有耕种的粮田、菜地,即使有,长势也不太好,比如见得较多的玉米地,玉米长势远赶不上国内的好。大片、大片的平地摞荒,也很少看到食草的牛羊。让人纳闷,这俄罗斯人不种粮、不养畜,一天究竟在干什么?吃什么?以前听人说俄罗斯人懒,这时我们都隐隐约约想起了这个话题。

在乌苏里斯克市,也就是原中国名子双城子,小憩十分钟,游客们就近观赏了鸟市的市容,转了近处的一家商店,商店其貌不扬,屋内摆设有序,商品高档,尤其是各种酒的摆放十分讲究,比国内商店好看多了。乌苏里斯克市是有着35万人口的俄远东有影响的城市,同符拉迪沃斯托克一样,1860年,成为老沙皇的战利品,由此改了中国姓名,沿途看不到一点中国化的影子,找不到一名华人后裔,地地道道的成了老俄国。

对乌苏里斯克来说,毒辣的沙皇帝国不仅掠走了国土,而且制造了一起永志难忘的血案。

“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后,双城子民众容不下这个耻辱,群体反抗,遭到沙皇帝国的残酷镇压,近40万华人被赶进河里淹死,这就是那个时期有名的“海南惨案”。

乌苏里斯克到目的地符拉迪沃斯托克,大约还有100公里的路。这里更接近国际日期变更线,天黑得更早一些,十月上旬,一般下午5点过一点,天就开始黑下来。俄远东夏令时比北京时间早三个小时。北京时间下午四点,这里的太阳已经掉到山头上了。夕阳下的俄罗斯远东,江河连天远,群山宛如画,五彩的树叶把山间点缀得让人心醉;近处洁净的俄罗斯建筑,白皙的俄罗斯居民,风格迥异的路标和广告牌,一切都让人觉得新鲜。

就在大伙乐此不疲的欣赏当中,群山环抱,大海为邻的俄远东最大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