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扬帆向远航
本文介绍的是江苏省乡镇企业家、盐城一帆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尊元。
他今年45岁,党员、经济师,颇有企业家风度,凭借着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对企业的赤诚之情,乘风扬帆,驱动企业这一叶小舟冲破千层浪,胜利向远航……
十年弹指一挥间,创造佳绩誉四方。
当年只是乡间一片小棉织厂、帆布厂,如今成了盐城一帆集团公司,为江苏省轻工业产品进出口集团公司帆布定点生产厂家,拥有四个紧密层企业,即:阜宁县帆布厂、阜宁县纺织漂整厂、阜宁县帆布制品厂、一帆集团华星经贸公司。
当年企业的一切生产要素寥寥无几,如今员工人数达1200名,固定资产1548万元,流动资金1650元,公司占地66000平方米,形成了拼捻、织造、漂整、帆布制品一条龙生产线,年产鞋用、服饰用、橡胶工业用系列帆布1000万米,为华东地区最大生产帆布厂家。
1994年纺织形势极为严峻,尽管如此,公司仍然再造辉煌,实现产值1.1亿元,利税430万元,跨入了盐城市五十强企业的行列,保持了江苏省明星企业、盐城市先进企业的殊荣。
一笔笔实绩、一串串荣誉、一幕幕变化、一次次成功,蕴含在其中的不正是王尊元和企业干部、职工的一种“拼搏、奉献”的精神吗?
有人把经营决策看得深奥,其实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决策应该是家常便饭,但要把口味调得好一些。
——王尊元
公司的前身帆布厂原名为棉织厂,创办于1955年,10年前,这个惨淡经营了30年的弄堂小厂还是“四无”企业,即:无资金,账上净欠十多万元的外债;无房屋,靠租房过日子;无产品,一直没有定型产品;无市场,没有稳定的销售基地。要说有,仅有几十名工人和几台老掉牙的织机。
1984年王尊元上任后,他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果断地作出了“改产品、拓市场、严管理、上规模”的决策,产品由包装用布改产工业用帆布;市场通过“招兵买马”,聘请供销能人,为新产品找到了婆家;管理则通过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小厂一天天兴旺起来,然而,他并不满足,及时作出了“迁移厂址”的风险决策,此举能否成功,连领导班子中都有人摇头。有人说,刚过好日子,马上又要背债下水了,社会上也有人说他头脑发热、乱弹琴。然而,他“开弓没有回头箭”,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1987年6月份,将旧厂址乔迁到阜淮路两侧。如今,厂房林立,厂区沸腾,厂容气派,展现出现代企业的勃勃生机。
王尊元开拓总是无休止的,为使企业适应市场竞争,他高招迭起,唱出了不少连台好戏。
——在产品决策上,他深谋远虑,坚持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制一代,规划一代。任职十年来,年年开发新产品,月月推出新规格,始终抢占市场制高点。他刚上任时,产品单一,档次低,效益差,现在则拥有坯布、漂白布、染色布、印花布等四十多个规格的帆布,满足了各类用户的需要。尝到新品开发甜头的王尊元,近几年,他又使企业锦上添花,专门成立了新产品研制办公室,一旦用户需要,都是“三天出小样,七天上市场”。不久前,一家客户需要斜纹帆布,新产品办公室同志连夜攻关,他跟班试制,两天就拿出样品,还研制开发了提花、斜纹、重帆等系列产品,在1994年全国产业用布纺织行业评比中,凸凹、提花、麻丁系列新型帆布获优质新产品奖,并远销韩国、香港等国际市场。
——在技改决策上,他敢担风险,不怕挫折,只要是认准的项目,九牛二虎难以拉他回头,1990、1991两年,厂里投入350万元,新上了箭杆织机和拼纱、捻线两个车间;1992年投入640万元用于漂白生产线投产;1993年“填平补齐”又投入300万元;1994年,他抓住上海印染行业调整结构的机遇,投入800万元,搞起了纺织漂整深加工,取得了投入一个、产出十个的惊人成绩。为此,他和企业连续多年获得了市县政府的技术改造奖。
——在经营战略上,不少人主张广布点、多用户。他却反其道而行之,运用银行信誉评估的办法,将用户一一筛选,实行淘汰制,现在,他们在国内靠拢大城市、大企业、建立牢固的销售基地,先后同全国著名的“双星”、“跃进”、“兰陵”等二十多个集团攀上了亲,每年仅落实在大用户身上的销售额就达5000多万元。尽管这些年,企业也受到了三角债的困扰,但金融部门认为:“一帆集团应收款没有任何风险”,AAA级信用企业连续保持了六年,企业产销也从未发愁过,新年伊始,已有4000多万元业务合同入账。
管理作为一种软投入,它是无形的,但它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产生巨大的效益。这项基本功企业家必须具备。
——王尊元
办企业,就要办出一流的水平、一流的效益、一流的名声,否则,就不要徒有虚名地坐在那厂长位置上,干脆,回家卖红薯吧。王尊元办企业的信念总是这样铿锵。
他在企业管理上博采众长,自成一体,提出“管理以效益为中心,工作以实干为基础,考核以数据为依据,服务以用户为对象”的要求,如今,这已变成了独树一帜的企业精神。他亲手制定和完善的制度及资料,堆起来足有一米多厚,企业工作秩序、企业管理、劳动纪律完全可以和国营大企业媲美,其中“注重逆向考核,不搞马后炮式评比”经验,还在全省作了推广。
要说抓质量管理,王尊元可真拿出不少新招。早在他一上任时,就推行了全面质量管理,通过这些年的实践,工人们视质量为饭碗,谁要出了点质量事故,用工人的话说:“谁就砸了企业的牌子,谁就砸了自己的饭碗”。近年来,他们硬是凭过硬的质量保持了产品畅销不衰。为此,县领导对他们的经验很感兴趣,也想探个虚实。去年9月份,县长、农行行长、乡镇局长和镇长一起由副厂长作向导,组团下江南,考查了该厂“九家”用户,家家都对一帆集团厂的产品质量赞不绝口,不少用户还打开仓库门,让他们看,跑了一圈,“四长们”叹为观止,此后,阜帆质量名声更在县内外鹊起。该厂质量管理通过了国家农业部质量管理验收,其中主产品“2×3”帆布获省、市优良产品,优质产品率占96%以上。
几年来,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得到的荣誉,他都从不躺在上面睡觉,而是把荣誉当作新的起点,就是省长签署的“明星企业”嘉奖令,他也没有开“庆功会”,而是面对奖牌,破例地开了一次“揭短会”,要求大家找出企业薄弱环节,他说:“荣誉是大家的,功劳是大家的,如果没有大家的艰苦劳动,我老王就是全身是铁,也打不出几颗钉子来。”
事实正是这样,他在管理上一直把群众当作是自己智慧和力量的源泉。他坚持和工会一起,每年召开一次“诸葛亮会”、“寻计问策会”、“座谈会”,职工先后提各种合理化建议362条,采纳了268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两百多万元。与此同时,他还牵头在职工中常年开展“假如我是厂长”的大讨论、“全员销售”活动、“百日无次布”、“操作能手”、“红旗车台”、“质量创优”比赛活动,并把劳动竞赛的优胜者组织去苏南旅游观光,增强了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了企业管理年年上新台阶。不久前,阜宁总工会、计经委、体改委等四个部门联合考查了该厂的民主管理情况,由职工代表填写“厂长评议表”,他获得“100”分,这小小的满分,包含着职工们对他多少信任和支持啊!
在人生的天平上,惟有事业至高无上,个人、家庭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吃苦、忘我、奉献、企业家的三大坐标。
——王尊元
“梅花香自苦寒来”。一帆集团公司能有今天的累累硕果,可以说是王尊无领着大伙拼出来的。
他一家六口人,母亲年迈,三个孩子读书,妻子一度病休在家,可是他为了事业,为了企业,倾注了无限的情怀。
一次,他母亲病重住院,真是无巧不成书,南方某地用户发来电报,要求该厂立即来主要负责人商量产品降价事宜,否则今后中止业务,他接到电报,心中矛盾交织,去吧!母亲住院,不去吧!企业不仅要蒙受几万元的损失,还关系到以后的业务。于是,他悄悄地凑近妈妈耳边:“妈,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谁叫你儿子当厂长呢。”老人是明白人,紧拉着他的手松开了,老王流着泪,踏上了征途。
此次南方之行,可以说够苦的了,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屁股坐板了,腰坐酸了,身后还起了肿块。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作为进入不惑之年的他,第一次去桂林。多么想饱饱眼福,可是他深夜三点钟到桂林,七点钟又拖着疲惫的身体登上了去梧州的车,此行一共十几天,为企业不仅挽回了六万多元的损失,还同对方签订了三百多万元的业务合同。
要说吃苦是一种精神的话,那么忘我更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为了老厂搬迁不误生产,作为厂长兼书记的他,短裤背心、赤膊上阵,整整干了七天七夜。1993年春节刚过,他一头扎到车间,参加了三个月的机器安装工作,然后又踏上了新的市场,为企业拿回了一千多万元的销售业务。
企业的团结力、凝聚力、生命力来自哪里?我认为莫过于“当家人”的身体力行和对员工们的爱戴。
——王尊元
一个带领一千两百多人的厂长,不可谓没权,可是他在个人利益上从来不用权,一直恪守“要职工做到的,自己先做到”的信条。任职十年,他从来不到职工家吃一顿饭,就是领导班子之间,逢年过节,也从不搞吃请,十年来,每年大年初一都是他值班。几年来,该厂新收工人一千多人,从未收过任何一份礼物,职工们都说:“他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企业家是当之无愧的。”
他的一个堂弟在厂里工作,一次因家中有事,耽误了厂里工作,照样按制度罚款20元。事后有人说他“六亲不认”,他说:“我就是认制度不认人。”
在他的带动下,公司的领导班子都做到严格要求,廉洁奉公,几年来,厂里的职工宿舍砌了一幢幢,车间砌了一间间,可是干部办公室条件仍然依旧,食堂、职工宿舍里都装了电风扇,可是没有一个科室安装电风扇,一个产值亿元、利税四百多万元的企业如此简朴,精神实乃可贵。
王尊无对自己的要求几乎到了苛刻的程度,可是他对职工却关怀备至,厂里建立了家访制度,逢年过节,遇到灾害天气,他总要和工会干部一起,走访“重点户”,把企业的温暖送到职工的心坎上。
厂里有一名退休工人,年老多病,儿子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王尊元时刻把老人的困难放在心上,从经济上,生活上多方面关心照顾,一年腊月二十四,老人过意不去,趁老王出差不在家,特意给他家送上了一点农副产品。老王回来知道此事后,特地在除夕之夜的十二点钟,不仅原封不动地带上了原礼,还添了几斤肉,和爱人张芹一起去送给老人,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为了解决老工人的后顾之忧,企业在资金十分困难的状况下,仍然拿出二十多万元,为老职工、独生子女职工、退伍军人、退休职工办了养老金保险。
踏破千层浪,迎来新曙光。王尊元终于获得了成功。当我们问他1995年的打算时,他憨厚地笑了笑:“目标是年产值超双亿元,利税超千万元。”
载1995年4月《新华日报》、《中国乡镇企业报》、《沿海经济信息报》,获市好新闻二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