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星堆博物馆的奇特

三星堆博物馆的奇特

时间:2023-0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日下午前往广汉参观三星堆博物馆。从中我感受到三星堆博物馆的其他奇特。三星堆文物充分体现出久远时代的神秘性,引发出无数的千古之谜。具有历史性的挖掘是在1986年后,三星堆博物馆于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开放,引起巨大的轰动效应。三星堆的文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开馆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纷纷前来参观,每年接待几十万游客,加上环境优美优闲舒适的园林陪衬,三星堆博物馆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文化旅游胜地。

三星堆博物馆的奇特

2003年9月5日上午到绵阳,6日要为市委讲课。5日下午前往广汉参观三星堆博物馆。奇特是这个博物馆的特色。

“三星堆博物馆”馆名由著名书法家启功题写。

造型奇特的博物馆的建筑引起我的注意。整体建筑群呈土黄色,大门中间有一座透明的古蜀人图腾的浮雕。博物馆本身为螺旋形建筑,自下而上盘绕,渐次爬高腾空,似乎寓意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波浪起伏、曲折迂回的发展过程;从地面突出成“堆”拱起的建筑群体,有意表明这是土生土长的地方文化,是蜀文化的生长点和发源地;大小不等的三个圆弧状建筑直观形象地表达出三星“堆”的含义;博物馆顶部有直插苍穹的三角构架,如通天之梯将天地连接。近看,高空三角构架上有三个硕大的青铜纵目面具,似在远视四方,成为三星堆的特色标志。

来到展厅,我们带上耳机,顺次参观了四个展厅。第一展厅为三星伴月,灿烂的古蜀文明。第二展厅为众神之国,神秘的原始宗教。第三展厅为千载蜀魂,奇绝的文物精华。第四展厅为三星永耀,三星堆的发掘与研究。从中我感受到三星堆博物馆的其他奇特。

博物馆展出的出土文物品位极高,价值极大。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众多文物中,尤以1986年两个祭祀坑出土的上千件大宗文物最为壮观、最为精美、最富神秘感及艺术观赏性。它们之中,有高达2.62米、仪表威严的青铜立人像,堪称世界古铜像之冠;有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大、最早、造型奇特、两耳间宽1.38米、座高0.645米的青铜纵目人面像;有属全国最高级别的“纯金权杖”;有目前世界上年代最古、树株最高、最大、形象神奇多彩、高约4米的青铜神树;还有大小各异的青铜人头、青铜面具、黄金面罩、玉石边璋、象牙和海贝等。

这批奇异文物,具有浓郁的古蜀地方文化特色,折射出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成为极高品位的旷世奇珍。面具神像显得那么神秘、怪诞和诡谲!粗看面具神像,似兽非兽,似人非人,面目狰狞,表情严肃;细看面具神像,紧缩的面部,突出的双眼,平静安详,温和善良。

三星堆古蜀国充满了神秘色彩。三星堆文物充分体现出久远时代的神秘性,引发出无数的千古之谜。馆藏青铜器的工艺相当高超。单是铸造方法,就有浑铸、铜焊、热补、铆接等技术,这种技术直到1 000多年之后,在秦国出现。这样的先进工艺技术形成于何时,至今还未发现可考的根据。这些文物被挖掘出土时,已被人砸碎,还带火烧过的痕迹,古蜀人精心制造了它们,又为何捣毁它们?青铜大立人像,他的身份是什么,是群巫之长,还是蜀王?专家考证说,由史前到战国两千多年的时间里,这里是古蜀国中心。它们来自哪里?怎么又突然消失?三星堆文明成为一部沉重的史书,要后人去拓荒,去探求。

博物馆展厅的文物陈列具有别开生面的特色。文物陈列的设计者们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一改陈旧的单一陈列方式。他们充分运用各种表现手法,通过精心的空间组合,结合舞台布景,辅以声光电动,采用了全景式立体陈列的现代手法,使内容设计与艺术形成达完美有机的统一;在不违背科学原则的前提下,增添了陈列的知识性、观赏性、趣味性和参与性。上千件精美绝伦的文物,在近4 000平方米的展出面积和600多米的展线上,由低到高,由静趋动,波澜起伏,引人入胜。通过连续递进的场景组合,将三星堆文物的丰富内容和古蜀历史的大体脉络,勾勒在我的面前。我犹如步入古蜀王国的秘宫大殿,一睹远古尘封的光彩。

20世纪20年代,三星堆博物馆附近的农民在挖地时,一下子挖出了四百多件玉器,在困难的条件下,挖掘延续,但收获不大。具有历史性的挖掘是在1986年后,三星堆博物馆于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开放,引起巨大的轰动效应。三星堆的文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

开馆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纷纷前来参观,每年接待几十万游客,加上环境优美优闲舒适的园林陪衬,三星堆博物馆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文化旅游胜地。

三星堆的文物已名扬四海。1993年以来,三星堆部分文物不断出国展出。在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在德国埃森克鲁勃山庄,在慕尼黑,在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在丹麦,在美国,在日本,在我国香港和台湾等,三星堆文物引起巨大的轰动和反响,为世界提供了有待深入发掘和研究的文物宝库。

(2003年9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