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石的定位

美石的定位

时间:2023-0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石的定位,有困难的是室内观赏石的定位,其他几类美石的定位是显而易见的,如自然景观石就属风景名胜;园林石属石材类;饰品石和文房用品石属于手工艺品。迄今,一种公认的观点是把它们定位为一类收藏品。这样的定位模糊了美石的价值,不利于对它的开发研究和宣传。这里我想探讨这类主流美石的定位问题。这里,王先生承认观赏客体(美石)的美是由观赏者(主体)发现的。

2.美石的定位

美石的定位,有困难的是室内观赏石的定位,其他几类美石的定位是显而易见的,如自然景观石就属风景名胜;园林石属石材类;饰品石和文房用品石属于手工艺品。室内观赏石中的石雕和玉雕作品属工艺品。难定位的是一类以原石形式出现的室内观赏石。迄今,一种公认的观点是把它们定位为一类收藏品。这样的定位模糊了美石的价值,不利于对它的开发研究和宣传。这里我想探讨这类主流美石的定位问题。

坦率地说,我希望把室内观赏石类美石定位为一类艺术品,确切地说定位为一类造型艺术品。同样坦率地说,我作为一名自然科学工作者没有资格来探讨艺术、艺术性和艺术品等话题。我的关于艺术的有限知识告诉我绘画、雕塑、音乐、戏剧、电影、建筑等属于艺术范畴。绘画、雕塑、建筑等分支属于造型艺术。造型艺术的一个共性表现就是拥有造型美——一种以空间为基础、视觉为中心的形式美。造型艺术形式美的表现要素就是“形、色、纹、质”,即具有形奇、色艳、纹美、质异等令人喜爱的要素。凭着这种简单朴素的理解,我提出室内原石类观赏石可与雕塑艺术相比较的观点。两者在造型形式美的表现手法上完全类同;两者的不同在于雕塑作品是艺术家创作的,而室内观赏石则是大自然创造的。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时是主观的,也就是说他有明确的主观意图——思想和感情要表达。当然大自然创造室内观赏石时不可能有它的主观性。王朝闻先生在其枟石道因缘枠[1]一书引言中明确的写道:“说简单点,凡是未曾经过人类加工的观赏对象,包括具有审美作用的石头,不论它的形体、色彩、斑纹、硬度多么接近动人的艺术品,我只承认它们具有相对意义的艺术性”。“我们都同意不应把观赏石称为艺术品,但是如何看待观赏石的艺术性呢”,王先生写道“观赏石虽然可能富有所谓艺术性,但它的物质形态缺少艺术形象的主观性和独创性”。

似乎结论已经明确。那么我为什么还要重提这一话题,并明确表示希望把室内观赏石列入造型艺术品范畴。理由是大自然创造观赏石时确实没有主观创作意图——思想、感情和意境,但这丝毫不能抹杀观赏石所拥有的内在的精神属性和器质属性。人们欣赏、喜爱观赏石的美不仅仅被它们的物质形态美——外在的形式美所倾倒,更是被它们所拥有的内在美——美石的精神和器质所倾倒。王朝闻先生在书中写道:“我对自然美的发现与感悟主要是指在精神上的对象化”。“自然的人化”是马克思用语,运用于美学,指美客观存在于事物之中,只有当事物人化了,成了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对象对人才是美好的,才唤起人的审美感受,亦称“人化自然”。这里,王先生明确指出,观赏客体的美是观赏者(主体)发现的,这一发现是指“精神上的对象化”,也就是“自然的人化”。这里,王先生承认观赏客体(美石)的美是由观赏者(主体)发现的。同样,众所周知,艺术家创作的艺术品艺术形象的美(主观性)也是由观赏者发现的,而不是由艺术家直白地说出来的。美石和艺术品一样拥有外在的形式美和内在的意境美,两者美的发现过程是完全一样的,加上大自然创造的每一块美石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样,王先生前面说的“观赏石虽然可能富有所谓艺术性,但它的物质形态缺少艺术形象的主观性和独创性”的论点就显得无力了,因为主观性和独创性是主体(观赏者)发现的,而非客体(艺术品)宣称的。这样,问题是看客体是否拥有艺术的主观性和独创性,而与创作者无关。

王先生书名枟石道因缘枠告诉我们他论述的是“石道”。何谓“道”?在马一孚先生作词的浙江大学校歌歌词中有一句“形上谓道兮,形下谓器”,其释文为“超越形体的称为道,具有形体的称为器”。可见“道”就是抽象的道理,包括美、缘、精神、器质、意境……。我理解“石道”是指观赏石物质形态之上的美,也就是观赏石拥有的内在美、器质美和精神美。书名中“因缘”两字更进一步阐明人们喜爱美石是一种因缘,成为“精神上的对象化”,或者“自然的人化”的基础。缘字强调的是性格相投,而不是单纯被外在美所吸引。图10中米芾拜石图上有一行题词“石与君子性相近,东坡爱砚,米芾拜石,有由然也”道破了君子爱石的缘由是“性相近”,是一种因缘。现在我们可以讲观赏石不仅拥有外在美,而且拥有内在美,人们更多是被美石的内在美所吸引。王先生枟石道因缘枠一书通篇论述的就是观赏石的内在美,是我读到过的论美石美学最深刻的论著。我深深地被王先生发现的观赏石的美所倾倒所折服。观赏石是有思想的,有感情的,有意境的,从而也是有主观性和独创性的,但确实不是艺术家主观创作的,而是大自然客观创作的。两者区别仅此而已。

另一个问题,即艺术创作的主观性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前文中,我把艺术创作的主观性理解为艺术家有话要说,有感要发,有情要表达,从而通过他创作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他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我感到上述理解不一定全面。艺术创作的主观性还应包含纯技术、方法层面上的追求和创新,这种纯技术和方法上的主观性主要体现在表现手法上,而不是内容上或意境上。我曾看到一篇有关美国抽象派画家波洛克的报道(中国青年报2006年11月8日第11版上“波洛克的秘密”)。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12—1956年)是一位美国画家,抽象表现主义的先驱。该文报导他的一幅画作,名为“No.5,1948”售出了1.4亿美元天价。文章介绍了波洛克的创作方法:用一根2米长的绳子,一头拴在房梁上,另一头拴在一个颜料桶上,在桶底打个洞,让颜料顺.流出,滴到铺在地面的画布上,撞击颜料桶,使它前后左右晃动,流出的颜料在画布上挥洒作画,更换不同颜色的颜料桶,重复这一随机动作。这就是价值1.4亿美元画作的创作秘密。经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研究,波洛克画作之所以有神秘美感,是因为它们符合数学分形法则。科学家们分析了波洛克画作,发现看上去杂乱无章的取自不同部位的画面完全符合数学分形法则的自相似原理。这也说明艺术美中蕴含科学美。

我如此冗长地介绍波洛克的创作技法无非想说明波洛克的技法体现了他艺术创作的主观性,是他独创的,但这一艺术创作主观性不是体现在思想上、内容上,而体现在技法上。波洛克作品“No.5 1948”是一幅体现分形美——一种数学美的抽象画作,并售出了1.4亿美元天价!这样一幅没有任何思想、意境和感情,但充满美感的作品可以称为造型艺术品,那么大自然创作的充满造型美、形式美和丰富意境的美石为什么不能称为造型艺术品?难道仅仅是因为美石不是人创作的,就可以否定它的艺术性,就可以否定它作为艺术品的地位?我认为美石发现者,即美石的观赏者,应担当起美石作为造型艺术品的宣传和传播责任,应拥有署名权,可称为“美石鉴赏家”以此来繁荣美石的发现、研究和市场。这就是我为什么读了王先生大作还要重提美石定位话题,希望把美石列为造型艺术品范畴的理由。

当前,美石充其量是作为一种收藏品(商品)在市场上流通。虽然有一些美石的价格被操作高得出奇,但这丝毫无助于它的定位。总之,美石在今天还登不得各级艺术馆和博物馆大雅之堂。在一些自然博物馆中可能会有矿物晶体作为矿物标本展出,但一定没有传统美石,如灵璧石、大化石、太湖石等展品。这充分反映出美石地位是不高的!如果能把美石定位为一类造型艺术品,那么美石就有可能被各级艺术馆或博物馆收藏和展出,才能被更多人所接受,喜爱、从而在老百姓中普及,进而吸引更多专家进行研究,最终使美石鉴赏上升为一门完整的系统的理论,而不是一堆支离破碎的知识。这将促进美石鉴赏、收藏、交易事业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所以首要任务是正名,提高美石的地位。

如果这一观念能被接受,我深信一定有助于提升美石的地位,吸引人们更多地探讨美石的内在美,进一步丰富美石美学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