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必闲话三题
电视强迫症解读
恐怕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家调查机构能发布这样的统计信息:普通市民每天晚上用于看电视的时间究竟有多少?其实,不用调查,我想每个人都能得出这样的结论:电视在影响、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世界。就大多数国民来讲,几乎每天都离不开电视,每天晚上看上个把甚至几个小时电视的人不在少数。
真难以设想,如果人们晚上没有了电视,将去干什么呢?
我将人们每天晚上打开电视的习惯,姑且称之为电视强迫症。不少人如果一天不开电视,似乎浑身就没有了着落,心里就不踏实,总觉得生活中漏掉点儿什么。不管多忙的人,回家再晚,都会习惯地打开电视,哪怕暂时不去看,却任凭其作为背景声音,然后再去干别的事情。许多人一旦吃完晚饭,即刻就会扑向电视,锁定自己喜欢的频道。
由于电视的异常火暴,广播、报刊、图书等诸多媒体都悄悄地给其让路。特别是书报刊这类传统的平面媒体,其境遇可就惨了。许多人,甚至是白领阶层,一年下来不看一本书,不读一本杂志,并不觉得有什么难为情的。要说业余时间也不是一点没有,可却让位给了电视、网络这些电子媒体。
近年来,国内出版权威研究机构不时地发布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的报告,但除了在出版界、文化界引起诸多感叹和涟漪外,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不读书的仍然不读,不买书的绝不迈进图书大厦一步。不读报刊的照样不读,而看电视、上网却依然是相当多的人的必读经。
我认识一位退休老人,家中电视机每天要开启十几个小时,直到深夜12点后才恋恋不舍地关闭。由于他通宵达旦、“前仆后继”地看,不幸得了视网膜脱落症。还有不少未成年人,总是因为看电视时间的长短,同家人大动干戈,矛盾迭起。
有消息说,医学专家将眼下流行的众多电视病归纳为9种,它们分别是:电视肥胖症、电视眼、电视颈、电视胃、电视心、电视腿、电视迷综合征、电视骨皮症、电视癫痫症。这些病,都是因为看电视时不注意距离、坐姿等,并且在电视机前流连时间过长而引起的。
许多人平时总爱说“忙啊”、“几乎没时间”,可是一旦“遭遇”电视节目,浑身就来了劲儿,闲暇时间可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似乎每天看电视不是浪费时间,而是生活中的精神正餐。而日常生活中诸如读书看报、与家人团聚、散步、体育锻炼、琴棋书画等都成了可有可无的“闲白儿”。
笔者在此不是主张取消电视。应当说,电视作为信息、娱乐的主要传媒,其价值是其他媒体所不可替代的。但是每天义无反顾地长时间看电视,又有那个必要吗?
在此,笔者针对日趋严重的电视强迫症献上一计:一周中拿出一个晚上不开电视,而用于书报刊的阅读或发展其他的文化爱好,不也很好吗?
文化奶妈不能代替原生态阅读
从去年迄今,由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倾力打造的几位电视名人,继在电视上火暴之后,均大举进军出版界,以在电视上的讲稿为蓝本,推出了文字本。由于早先在电视上的充分铺垫,这些书一经出版,即刻成为炙手可热的畅销书。有消息说,易中天的《品三国》、于丹的《于丹〈论语〉心得》均列2006年国内畅销书的前三甲。
笔者因公务繁忙,加上对一些人为制造的所谓畅销书心存疑虑,一般对这些畅销书敬而远之,由于笔者的不识相,也许错过了不少的“好书”,但笔者并不觉得后悔。因为人生有限而书如山海,皓首也难以穷尽,如果再被一些貌似名著的读物占用,岂不冤枉?
恕笔者口冷,在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的今天,试图以电视讲坛的方式来拉动国民的阅读热情,只能是一种奢望。因为阅读是很个性化的人文活动,具有一定的私密性,电视讲书,只能满足一部分读者以电视节目来代替阅读的懒惰心理。而易中天等诸位评书式的作家,充其量是文化奶妈、文化奶爸式的人物。他们把流传上千年的经典著作,结合个人的独特感受传授给读者,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经典,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如果以为靠他们的诠释就能对经典著作一览众山小了,那只能是痴人说梦。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在于它的内涵的巨大丰厚性,因此,就会造成读者的不同程度的阅读快乐和阅读感受。而文化奶妈们,将自己的研究心得传递给读者,充其量只能是一家之言,绝不能代替读者对经典著作的原汁原味的阅读。
文化奶妈们的突然走俏,也说明了当今社会的阅读风气早已江河日下,风光不再。许多人为了附庸风雅以示自己的博学,但又不想付出阅读的辛苦,于是选择了网上的电子阅读和看电视节目的视听阅读,而文化奶妈们正是钻了这个空子。
依笔者的愚见,文化奶妈不过是匆匆而过的文化闪客,只能是一种留给后人思考和研究的文化现象。
抱抱团解决不了冷漠
不久前从网络、报纸上见到了相当多的有关全国各地抱抱团风起云涌的消息和评论,真是铺天盖地、纷至沓来、图文并茂。据说,此项活动发源于美国人贾森·亨特,活动的灵感来自他去世的母亲。五年前亨特在母亲的葬礼上听到许多关于母亲的道德事迹,受其感染,写了“真情拥抱”的牌子走上家乡的大街拥抱陌生人。从此这个关于爱与分享的运动就逐渐向世界各地曼延。至于国内的此项活动据说是由长沙的一位高中生发起,后经该地的一位广告人精心策划,此爱心活动才从长沙一直传递到国内的几十个城市,并迅速建立了相应的网站。可以说,抱抱团登高一呼,各地的年轻人群起效尤。据媒体报道,只见一些20出头儿的大学生,手持抱抱团的牌子和标语,在公园里、广场上见到陌生人就试图拥抱,据称这样做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消除冷漠。但是此举也遭到了城管人员的干涉,社会上也有不少非议。不过,除了一些年轻人和学者、媒体热心外,社会各界基本上反应是冷淡的,许多人都不知道抱抱团是何物,有人觉得是一种游戏。
笔者以为,在人际关系趋于冷漠、紧张,矛盾多发的今天,用一些新闻事件来唤醒国人对自身冷漠的反思和关注,应当是件好事。因此,无论今天出个抱抱团,还是明天再来个牵手队,本无可厚非。年轻人初涉尘世,精力旺盛,试图以各类创新活动来亲近社会、体验人生都应是不错的尝试。但是如果将这些活动的作用无限放大、提升,以为一些大学生一走上街头,多对陌生人进行拥抱,就可天下太平、冷漠顿消,那实在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以及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种问题、各种矛盾、各种现象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纷至沓来。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维、灵活的手段,在实践中逐步加以解决。如今我们遇到的许多社会问题都是以往所不曾见到的,对此,既不应恐慌,也不应漠不关心。在各种人际关系的矛盾中,普遍的冷漠确实是一个突出的重大的社会问题。试想,人与人之间如果缺乏了最起码的信任,还奢谈什么合作与发展,进而达到一种和谐呢?
然而,在普遍冷漠的背后,又有着很复杂的社会成因。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做出切实的、艰巨的努力。应当先从完善自身做起,然后才能加强与他人的沟通、合作。
抱抱团充其量是一些年轻人的热心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想彻底地消除冷漠,还得进一步完善我们的社会制度,加快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进程。
载于《中学生语数外》(高中版)2007年第7~8期合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