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和亲情
曾经看过一个电视采访节目,主持人询问一对结婚已经五十载的金婚夫妻:“你们现在的爱情一定依然和过去一样甜美吧?”老先生有点腼腆地回答:“现在哪还有什么爱情,全都转化为亲情了。”
不知道这位老先生是否涉猎过心理学领域,但是他的回答的确揭示了爱情和亲情的区别。
虽然爱情似乎是一种说不明、道不清的感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爱情还是可以被量度的。量度爱情有四个指标,分别是欲求(wanting),需求(needing),关心(caring),和容忍(tolerating)。所谓欲求,指的是恋爱中人对爱恋对象生起的生理欲望,愿意两个人有肌肤之亲,合体之缘,能够得到欲望的满足。需求指的是恋爱中人想和爱恋对象时时刻刻待在一起,在两人世界中共度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的愿望。关心则指恋爱中人对爱恋对象的那份挥之不去、也驱之不散的牵肠挂肚。四个指标中最出人意料的当属关于容忍的指标。恋爱中人对爱恋对象总是百般容忍,不管爱恋对象如何地无理,如何地蛮横,如何地犯错,恋爱中人总能对他们宽厚地包容,搜肠刮肚地找出原谅对方的理由,一而再,再而三地宽恕对方。如果你对某一个人同时产生了上述的四种感觉,那么,你恋爱了。
亲情和爱情相似,它也包括需求、关心和容忍,但亲情又和爱情不同,因为它不包括欲求。如果爱情包含了生理的因素,那么亲情则完全是心理层面的情感。
亲情的需求较多地表现在父母想和子女相聚的愿望中。我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每逢我下班回来晚了,母亲总会下到厨房里为我把饭菜加热,端上餐桌,然后坐在桌边陪我吃饭。我那时太年轻,不能体会母亲想和我一起待一会儿的需求,总是在桌上摊开报纸,一边吃饭,一边看报,一边心不在焉地和母亲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话。今天,母亲已经过世多年,我自己也已经为人父,每当儿子回家探望,我坐在餐桌前陪儿子吃饭的时候,心里总会涌起一阵隐痛。
对亲人的关心是不言而喻的。儿子居住在离我们几小时车程的芝加哥,冬天芝加哥下雪的时候,妻子就会念叨儿子围巾是否围上,衣服是否够暖,雪地开车是否打滑,直到儿子下班到家打来电话才会放心。
至于出于亲情的容忍,相信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有一份深切的体会。孩子犯了错误,第一个在心底里原谅宽恕他的是父母;孩子受了责备,第一个为他心痛的是父母;要是孩子做了不争气的事,始终不离不弃的也是父母。
人的一生实际上是爱情和亲情的轮替。出生的时候,包裹襁褓中婴儿的是亲情;孩提的时候,温暖孩童衣衫的是亲情;青年的时候,摆脱亲情束缚的是爱情;中年以后,对自己子女倾注的也是亲情;进入老年以后,消退了热度的爱情转化而成的还是亲情。因此,虽然中间发生了爱情,人生的两头担着的其实是亲情。人的一生始于亲情,逝于亲情。
长期以来,我们对爱情给予了太多太多的重视,却对亲情给予了太少太少的关注。我们关注爱情的艳丽,却忽略了亲情的朴素;我们关注爱情的炽热,却忽略了亲情的柔和;我们关注爱情的猛烈,却忽略了亲情的隽永;我们关注爱情的愉悦,却忽略了亲情的无私。也许,只有当我们的生活阅历更加丰富的时候,我们才会渐渐明白亲情的价值。只是,当我们懂得这个道理时,我们可能已经是老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