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看死自己
“我这辈子就这样了”。
说话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我以前的学生。大学毕业后,他在一家二十几个人的小公司找到了第一份工作,一干就干了十几年,其间也曾多次想跳槽到大一些的公司去,但是每次面试都毫无例外地给刷了下来,眼看着年龄一年一年毫不留情地长了上去,他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感叹。
当我们走过了可以无忧无虑随心所欲地虚掷光阴的年华,当我们被年龄无情地勒令和家庭割断经济关系,当我们发现现实与梦想之间原来横亘着一条很难逾越的深沟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们很容易把自己就此看死。
我曾经这样把自己看死过。那时我二十多岁,正是应该意气风发、风华正茂、指点江山的年纪,但是,命运把我抛到了街道下属的里弄生产组,和一群年龄长我几十岁的老阿姨们一起,在一间低矮破败的房间里每天用剪刀剪电线,换取一天七角至九角不等的“报酬”。那时候,如果有一个算命先生告诉我,你这辈子不但能够跳出里弄生产组,还能出国到美国大学当教授,我一定会一脚踹塌他的算命摊子,一把撕破他的算命招牌。
当然,没有任何算命先生对我作过这样的预言。不可思议的是,这种无法想象的命运转折竟然实现了。并且,同样的命运转折发生在许多我的同代人身上。
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们都知道,这个命运转折的契机就是在1977年恢复的高考制度。在高考制度恢复了三十年以后的2007年,上海的《新民晚报》曾对当年通过高考踏入大学校门的考生作了一次调查,结果,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高考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这样,社会的变化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改变了一大群已经看死了自己前途的青年的人生轨迹,把他们从人生的慢车道推进了快车道,使他们重新看到了前途,看到了希望。
和那时的年代相比,今天我们所身处的社会性质已然不同。那时的社会处于拨乱反正的年代,因此,一个决定就可能影响整整一代人的命运,而在今天的社会中,变化不再以横扫一代人的气势出现,而更多的是以一种快速的、但是渐进的方式出现。在这种每日每时的变化中,许多人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城市化的进程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造就了王石、任志强这样的地产大亨,信息化的进程造就了张朝阳的“搜狐”,马云的“阿里巴巴”,对外改革开放的需要成就了余敏洪和他的新东方学校。但是,如果你有机会亲口问一下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当时是否曾经想象过有一天会达到今天的辉煌,答案多半是否定的。
今天的机遇已不一定以高考的形式出现,它可能是一次面试的机会,一份工作的邀请,一个重要人物的提携,也可能是一个自我创业的挑战。身处在这样一个充满巨大机遇的社会和时代,我们有什么理由看死自己呢?
当然,巨大的机遇和个人的成功不是一个等式的两边,不经过艰苦的奋斗,就不可能得到成功的喜悦。当年和我一样通过高考而改变自己命运的同代人都曾有过灯下苦读、挥汗如雨的回忆;今天社会中时代的弄潮儿也一定有过殚精竭虑、废寝忘食的经历。机遇之所以成为机遇,是因为一部分人对机遇的到来做好了精神的、知识的、物质的准备。机遇之所以不成为机遇,是因为另一部分人对于社会的巨大变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无动于衷。在这个意义上说,不要看死自己的第一步,就是为机遇的到来随时作好准备。
如果你看死自己是因为你一直没有碰到过机遇,那不是你的错;如果你看死自己是因为你总是把握不住机遇的降临,那是你的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