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谎的理解
撒谎,从字面上看,就是不讲真话,不吐真言。
国人把撒谎看得很重,认为撒谎是个人道德品质低下的表现。虽然法律没有具体规定对撒谎者的惩罚,但是一个人一旦被认定撒了谎,往往就可能背上不诚实的名称。而不诚实这个词实在是意味无穷,它可以指不讲信誉,没有良心,可以指奸诈和狡猾,也可以指道德沦丧。
近年来最有名的一次撒谎事件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有关。已婚之夫克林顿和白宫漂亮的女实习生莱温斯基发生了关系,这本是他个人的隐私,但是美国人民不但要他当一个有作为的好总统,也要求他当一个道德生活的楷模。于是,克林顿不得不接受司法询问。最初,克林顿对于这桩绯闻断然否认,可是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下,克林顿又不得不承认自己在这件事上撒了谎。为了以前不实的证词,克林顿差点遭到国会的弹劾。
对于这个撒谎事件,很多人都以为克林顿有点冤,别的不说,如果这件事情放在法治不健全的古代,或者放在一个法治不健全的国家,谁又会去追问领导的一次出轨?谁又有胆量把领导放在只能说“有”还是“没有”的位置上?但美国人不这么看,他们虽然能够理解克林顿的撒谎动机,但是不能原谅克林顿面对司法机构的谎言!!!因为法律是神圣的。
因此,当撒谎的行为和法律的尊严发生了冲突的时候,撒谎的性质就会变得严重,它的后果也可能变得严重。这就是为什么虚假广告的制作者可能被罚款,承诺高额回报的非法集资者可能被送进监狱,这些人说谎的对象是公众,说谎的动机是用不法的手段骗取高额利润,他们的行为触犯了法律,他们的身份是骗子。
大多数的人虽然撒过谎,却不是骗子,在相当多的情况下,他们不过是吹吹大牛、说说瞎话而已。比如,一个小公司的老板,明明只有几百万的财产,却在人前吹嘘自己资产数千万;一个日子过得很拮据的平民,却在人前显摆自己的生活过得如何滋润;一个和名人素不相识的普通市民,却在人前高谈和名人的交情。这种瞎话可能和个人的实际利益无关,讲瞎话的动机纯粹是为了虚荣和面子。社会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社会欲求偏差”(sociaI desirability bias),指的就是这种现象。在社会调查中,被访问对象往往会着意粉饰自己,夸大自己,使自己看起来比实际情况更为成功,由此构成了调查误差。你看,连在做社会调查时我们也必须警惕这种谎言了。
另一种许多人都撒过的谎言属于违心之言。“文化大革命”中,很多老干部被当作资本主义当权派押到台上批斗。在头被按下,手被反剪的情况下,面对震耳欲聋的口号和满场愤怒的群众,他们不得不承认自己是走了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对人民犯下了罪行。但是他们的内心是不认同自己亲口说出的这些话的。
事实上,从小到大没有讲过一句谎话的人几乎没有。小时候我曾经不慎打碎一个好看的花瓶,脑子中第一个涌上来的说法就是“花瓶是自己掉下来的,我没有碰到它”。青少年时代,正好遇上了“文化大革命”中的上山下乡高潮,心里明明对这种把整整一代人送到农村的做法极为反感,嘴上却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工作以后,曾经参加对一个助理教授晋升副教授的评审,心里明明觉得她根本不够资格,但是因为大多数人都赞同她的晋升,也不得不违心地说了一些她的好话。
我相信,我的上述经历几乎人人都曾有过。因为畏惧,由于需要,格于形势,出于面子,我们多多少少都说过一些谎言。因此,如果把撒谎定义为不讲真话,不吐真言,我们就把撒谎的标签贴到了每个人的头上。事实上,撒谎并不等于不诚实,只有骗子才够得上不诚实的标准。
当然,如果有人并不是因为畏惧、需要、形势或者面子而撒谎,而是习惯了说瞎话,吹大牛,撒谎成了癖,我对他还是要敬而远之的。我敬重那些敢于在任何情况任何形势下说出真话的人,同时我也能理解那些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不得不说一些瞎话的人。
我说的不是瞎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