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性的善恶

人性的善恶

时间:2023-0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孪生子女的科学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可惜的是,我们对于处于人之初阶段的孩童的教育,无论是来自家庭的,还是来自学校的,强调的都不是道德品质、生活态度和文明修养,而只是孩子们的智力开发。如果有人回答这是一场道德品德的竞争,想必家长和老师们都会对他侧目而视的。其实,不管我们的老祖宗认为人性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他们都能认同扬善抑恶的必要。

人性的善恶

人的生性究竟是善还是恶,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性善论”的代表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丑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丑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见《孟子•告子上》)《三字经》一开始也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与此相对的,是荀子的“人之生也固小人”的观点。荀子认为:“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见《荀子•荣辱》)

其实,人之初,究竟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是一个很难通过争辩区分清楚的问题。在人的一生中,婴幼期的认知水平是最低下的时期,婴幼儿对善恶根本没有分辨的能力,即使做出在成人眼中视为善的事情,也不能说明他们是性本善。同样,即使他们做出了我们认为恶的事情,也不能把这些事情作为性本恶的证明。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性善与性恶的争论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婴幼儿成长的环境。善和恶的分野在于人们对善和恶的态度,而这个态度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决定的。对孪生子女的科学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在研究了很多对成长于不同社会环境中的孪生子女以后,科学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人的性格、习惯、智商这些方面,遗传起的是决定性的作用,而在人的生活态度、爱好、观点方面,环境起的是决定性作用。比如,在一对孪生子女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德国长大的哥哥是一个狂热的纳粹分子,对犹太人抱有很强的仇视态度,而在捷克斯洛伐克一个犹太人家里长大的弟弟则痛恨纳粹分子,对犹太民族有着很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这就说明,不管人性是“性本恶”,还是“性本善”,都有改变的余地,环境能决定人的思想观点和态度,而人的思想观点态度又会对人的行为有决定性的影响。具体而言,这个社会环境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撇开人性的善恶不谈,如果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能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就把人性中“善”的成分开发出来,那么,人性的最终结果,岂不都归于“善”了吗?

可惜的是,我们对于处于人之初阶段的孩童的教育,无论是来自家庭的,还是来自学校的,强调的都不是道德品质、生活态度和文明修养,而只是孩子们的智力开发。家长和老师们看到的只是孩子们的功课和成绩,学习成绩出众的就是好孩子,学习成绩落后的就是坏孩子。虽然每一个家长,每一个老师都知道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下一代,但是,在具体实施教育的时候,“德”是被远远地抛到脑后的。

社会中有一句口号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又是输和赢,又是起跑线,每个孩子都被卷入了社会的激烈竞争的喻意是一目了然的。但是,这场竞争比的是什么呢?答案是:竞争是本领的竞争,成绩的竞争,智力的竞争。如果有人回答这是一场道德品德的竞争,想必家长和老师们都会对他侧目而视的。

因此,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倒不是人之初究竟是性善还是性恶的问题,而是人们对人性善恶的培养不加注意的问题。其实,不管我们的老祖宗认为人性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他们都能认同扬善抑恶的必要。所以,营造一个“扬善抑恶”的环境是每个家庭的责任,也是每个学校的责任。如果我们真能成功地营造出这样一个环境,使每个孩子都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知道“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那么,我们对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就“善”莫大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