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梦回桑贝园

梦回桑贝园

时间:2023-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栽桑、养蚕、做丝、织绸,向来是樟村农民的主要产业。樟村农民种桑养蚕的历史要比种植贝母悠久得多,据说早在唐宋时期就开始了。樟村人历来有一种说法:贝母是金饭碗,蚕丝是银饭碗。后来才得知那村民为治贝母沙虫,在桑贝园里喷洒过敌百虫,而蚕宝宝是非常敏感的家伙,容不得半点农残。

梦回桑贝园

人步入老年,喜欢回忆往事。那些渐行渐远的大事小情,无论悲喜,无论苦乐,经过岁月的大浪淘沙,只留下几个简约的剪影,稍稍梳理一下,我发现自己的人生故事的背景大都是碧绿青翠的桑贝园。

栽桑、养蚕、做丝、织绸,向来是樟村农民的主要产业。我们栽种的桑树品种跟眼下天宫庄园里的桑树有点不同,我们以产叶为主,他们以产果为主。

用桑子繁殖的苗木根系发达,生命力旺盛,结子多,产叶少。为了养蚕,必须让桑树多产叶,于是,农民们往往会使用一种嫁接技术。这活难度较大,也较复杂。简单地说,就是在一株杯口粗的桑树上,用刀在齐胸高的树干上割个人字形,再用一把舌状的竹铲把树皮与树身分开,接着拿一段有三个芽的桑枝,一端削成舌状插进去,用稻草做成草兜将其捆绑住(草兜里装满泥土)。杯口粗的桑树叫砧木,有三个芽的桑枝叫接穗。

干农活虽然又苦又累,但我们还是会就地取材自娱自乐一番,比如唱一曲《挖花调·栽桑》。挖花调是一种古老的歌谣,通常是在玩牌时唱的,唱词紧扣牌局,一边出牌一边唱,抑扬顿挫,悦耳动听。栽桑农民将那个调子嫁接过来,填上词儿——

一把烂泥一把草,别人孩子要我抱。

抱不牢还好,抱得牢,自己性命就难保。

桑树嫁接成功的标志就是接穗成活,紧接着就得把嫁接口以上部分的砧木砍掉,这就是所谓的“抱得牢,自己性命就难保”,多么生动形象啊,不知道这是哪位高手的原创。

樟村农民种桑养蚕的历史要比种植贝母悠久得多,据说早在唐宋时期就开始了。而到了清朝,有一位姓周的象山木匠带着贝母种子到樟村定居。贝母是一种经济效益很好的药材,周木匠试着在桑树地里栽种,意外地发现贝母长势良好,这就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种植模式——桑贝园种植法,也就是立体种植。贝母生长需要阴凉环境,枝繁叶茂的桑树恰好充当它的遮阳伞,而蚕沙(即蚕的粪便)又是优质有机肥,桑树和贝母可真是黄金搭档啊。樟村人历来有一种说法:贝母是金饭碗,蚕丝是银饭碗。这话是有根据的,桑贝立体种植,大大提高了土地的集约利用率和产出率,使人多地少的樟村人过上了比较好的生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樟村农民的种植结构有了很大调整。当时,由于贝母经济效益好,而蚕桑生产技术复杂,农具繁多,蚕橱、晒箕、蚕山等等需要占用原本不很宽敞的房屋,于是,一部分农民就不再养蚕,桑树也被陆陆续续砍掉了。大概是1983年的春天,有村民挑来一担桑叶给我,说是他家今年不养蚕了,鲜嫩的桑叶浪费了很可惜,我欣然接受。谁知我家的蚕吃了他的桑叶后不停地摇头,不久就全部死光了,我母亲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喂大的蚕宝宝大批大批死掉,心疼得捶胸顿足。后来才得知那村民为治贝母沙虫,在桑贝园里喷洒过敌百虫,而蚕宝宝是非常敏感的家伙,容不得半点农残。

此后,我家不再养蚕。那些很占地方的农具,也被我劈柴烧掉了。

岁月匆匆。如今,所有的辛苦劳累都随风飘逝,留在记忆里的是摘桑子、捉喳哩(蝉)等美好的回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