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暮宿壶口边

暮宿壶口边

时间:2023-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吃饱上车,目标黄河壶口。壶口不但以奇观驰名天下,它还是中国水利史用文字记载下来的第一章。《水经注》也有“禹治水,壶口始”之说。大禹治水发生在距今4200多年以前,他率领人民疏通三江五湖,把治水的起始点选在壶口是再恰当不过的,只有选择“奔溃迅疾”的壶口,而且“必先杀其势”,才能体现大禹治水的魄力和决心。传说在壶口瀑布的水帘后面,他为治水有功的“应龙”修建了金碧辉煌的龙宫和龙门。

暮宿壶口边

面包车在黄土高原上劳累了半天,中午到达了吉县。这次旅行,我懂得了什么叫真正的颠簸。车子刚停下,赶紧钻出来活动快散架的身体,脑子里嗡嗡嘤嘤,听不清卖山货小贩的吆喝,也听不清几个本地人过来和我们的搭讪,只看到他们的大嘴一张一合,像缺氧的鱼。原来是耳膜被颠得闭住了,暂时失去了听力。走南闯北,这样的事还是第一次遇到。按着同伴的指导,连做几个打哈欠的动作,闭住的耳膜轰隆一声,如石门骤开,风声市声,错杂而来,都是有山西特色的音响,新鲜又美妙。

我们找饭馆。袖珍小城,只有半条街,吸支烟可周游一圈。心里便很受用,从大都市跑来,看的就是这小,这陈旧简陋。八百年前的原装货更好,能从破破烂烂中看出文化,看出诗情和慰藉。疯疯颠颠的文人还兴许涕泪交流自以为寻到了精神家园,甩下几把鼻涕眼泪,回城照过现代人日子。穷乡僻壤的人知道了这些,会不会骂都市人是吃多了没事干呢?

吉县不预备山珍海味,也没有装璜豪华的宾馆饭店。小饭铺不少,卖刀削面,卖不大让人放心的饺子。男老板女伙计,模样朴实,语言朴实,笑得朴实。一下子掉进朴实堆里,远来的人受了传染,觉得自己也变得厚道了。每人来了碗刀削面,碗很大,粗瓷蓝花,扣脑袋上不小于礼帽。吃饱上车,目标黄河壶口。

一路风尘,黄河在望。从七郎窝过黄河大桥,进入陕西。溯河北上,不息的轰响渐渐加大。人人伸长脖子,看到河道上聚着一片迷蒙的水雾,中国第二大瀑布,黄河上的奇观,就在眼前了。

我们站在河岸上俯看壶口全景。岸很高,像站在云端里,就人物似的觉得胸怀开阔了。叉着腰驰骋目光,视野内苍黄混莽,磅礴而又荒凉。黄河从远处奔来,本来流得好好的,不知河床为什么,陡然长高了身子。黄河前进受阻,大发雷霆,逞神威在石头河床上犁出一道深槽,浩荡的河水一下子收束进去,形成一落差四五十米的瀑布,轰隆隆如擂天鼓。石槽深邃,站在远处看不见河水的形迹,只见黄水入槽处水气腾空,浓烟滚滚不绝,不知水下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

那道石槽有四五十米宽,十里长,被称为十里龙漕。如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黄河还有这么细的一段身子。在龙漕边选一地势较低的地方仰望瀑布,黄水仿佛从天上直落下来,如千山飞崩,四海倒倾,已不是壮观二字所能描述的了。龙漕两岸危石若坠,巉岩飞突,深不可测的槽中黄水翻腾,左冲右撞,破釜沉舟的军队一样寻找着突围的通路。当地人说,假如有一口黑毛猪从壶口落下,从龙漕中翻上来再看,那猪就变成白的了,比用刀刮过还干净。身临其境,我觉得找不出比这个说法更贴切的比喻、来形容壶口的险恶了。

壶口不但以奇观驰名天下,它还是中国水利史用文字记载下来的第一章。《尚书·禹贡》中说:“壶口当河水南流之冲,奔溃迅疾,必先杀其势,而后河可治。”后来的史书也相继记载过:“唐尧七十六年(公元前2286年)舜使禹治水,既载(始也)壶口。”《水经注》也有“禹治水,壶口始”之说。

我对这些记载很信任,不把它们看成是远古的传说。大禹治水发生在距今4200多年以前,他率领人民疏通三江五湖,把治水的起始点选在壶口是再恰当不过的,只有选择“奔溃迅疾”的壶口,而且“必先杀其势”,才能体现大禹治水的魄力和决心。在洪水为患民不聊生的年月里,在一场向大自然争生存权的战争中,选一条小河沟小打小闹,沽名钓誉,抽冷子再贪污点治水救灾资金,那就不是大禹了。

大禹在壶口治水一定经历了艰苦而又漫长的时间,如果时间短暂他就不会在这里娶妻成家了。他的妻室在离壶口不远的锦衣村,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就发生在那里。大禹不会是个没有感情的人,无情无义的人绝不会把众多的人团结在自己身边,去创建前无古人的伟业。每一次的过家门而不入,大禹的心情都不会平静,强烈的冲动,强烈的抑制,四千余年后的我们,也是不难想见的。据说锦衣村至今有“禹王庙”,村人称为“姑夫庙”。时间所限,不能去寻访拜谒,深为遗憾,只能冥想遥思,把无限景仰之情献给那个褐衣斗笠的伟大身影。

大禹是位极富领导才能的人,很懂得奖罚分明的领导艺术。传说在壶口瀑布的水帘后面,他为治水有功的“应龙”修建了金碧辉煌的龙宫和龙门。他没有想到,这一鼓励先进的措施却给一些无知的生灵造成了延绵不绝的悲剧。黄河下游的鲤鱼,每年都要逆流而上,聚集在壶口龙门下向上跳跃,以为跳上去就变成了龙,住在龙宫里,成为水族中的特权阶层。跳不上去的则被碰得头破鳃裂,一命呜呼。史书《三秦记》对此记述道:“大鱼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者化为龙,不上者点额暴鳃。”

自从大禹修好龙门之后,不知有没有大鱼真的跃了上去。毫无疑问,头破血流甚至搭上性命的更多,这实在是愚蠢至极的举动。九曲黄河,奔流万里,还不够鱼们畅游的么?即使走运,撞过那道鬼门关似的水帘,也已遍体鳞伤心力交瘁,能不能活下去都成了未知数。再说住进与世隔绝的宫殿里也未必有乐趣可言,换一个角度看,那跟监狱没什么本质的区别,行动和精神都失去了自由,一副无形的镣铐,将戴到生命的终结。鱼们如果了解了这些,大概就不会用宝贵的生命和自由,去换取那种囚徒式的生活了。

不知不觉间天已黄昏,沉没前的夕阳把所有的光彩释放出来,壶口上游宽阔的河面上霞光万点,展开了一幅梦幻般的图画。十里龙漕提前进入了黑暗,模模糊糊的漩涡里似乎随时会翻出什么凶险。四周的大山高明低暗,静默出远古洪荒的意态,这原始的风貌,也许和大禹时代没什么不同。

我们乘车返回,在龙漕的尾部过桥,又回到了山西境内。桥头北侧有一座石头砌的小宾馆,这便是我们住宿的地方。

晚饭过后,大家出来看黄河夜色。天已黑尽,风很凉。山比白天显得高大森然,像巨大的墨块,把河道的颜色比得有些浅。大桥则像一道弧形影子。

桥那头有一点火光,吸引着我们的好奇心。过桥一看,原来是两间卖茶饭的泥皮小屋。店主是一对青年男女,正在灯下剥毛豆。问明我们不吃饭,便沏上茶来。搜罗了半天,找不够每人一只茶杯,也凑不齐每人一个座位。

深山小店,缺少起码的安全保障,出点事,那才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他们听了我们的担心,憨厚地笑着,不明白我们怎么会这样想问题。我们恍然,错把这里当成了人欲横流的都市。问起生意,最好的时候每天可赚十来块钱。说到这个数目,两个人都显得很满足。这很让我们感动,找真潇洒真超脱,还得到壶口这样的地方来。别听都市人扯着嗓子吼:“潇洒走一回”,真的不被利欲搞得焦头烂额的又有几人!

喝完茶,同伴们沿着河朝下游走,去寻找一块有说道的石头。我独自返回桥上,在正中间的地方坐下,左手是山西,右手是陕西,秦晋的分界线把我切成两半,我完整的身体成了“秦晋之好”的注解。这个位置真不错,秦昭王在右边侍立,晋文公在左边奉陪,春秋诸子战国风云在脑中复活,纵横捭阖,铁马金戈,每一幕都让人兴奋莫名,觉得小小的身子容纳不下澎湃的激动,真担心自己控制不住,跃入桥下去追踪那个中国最有活力的时代。

月亮出来了,很小,古代的夜明珠一样悬在天上。夜色澄净,给山增添了很强的层次感。被月光过滤过的空间减少了传播的阻力,壶口的涛声更清晰了。在月光下细听,便听出了白天没听出的一些内容:那里边有抗争的呐喊,有壮烈的悲鸣,有对阻路顽石的嘲弄,有百折不挠东流入海的渴望……

我面前的河中央,有两块影影绰绰的巨石卧在急流之中。从小店老板的言谈中得知,那是大名鼎鼎的孟门。传说它们是女娲补天时炼就的神石,称作“息壤”,能随水涨落不被淹没。后来落到天帝的手中,沦为玩物。鲧治水时,从天帝那里盗取了这块“息壤”,本来可以发挥神石的作用造福天下,鲧却用它来堵塞黄河。其后大禹采用疏导之法治水,劈开起副作用的“息壤”,使河水畅通。从此它就像两个小岛似的留在河道里,不生树木,不长庄稼,对人类无所贡献。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就是它救过落入黄河中的孟家兄弟的后代,从而得名“孟门”,“息壤”这一名字,倒被湮没了。

这是两块不幸的石头,本是补天的材料,先做玩物,后被滥用,终被弃于狂流之中,年复一年地看着时光随水流去。明月目睹了它的苍老,也该格外多投去几缕悲悯的安慰吧。

回到宿处,一夜几乎未眠。总有种漂浮感,好像泛舟于黄河之上。玻璃窗隔不断壶口的涛声,一声一声扣着我不平静的心。脑子里奇怪的联想一个接一个,谁跟谁都不挨着,像一堆无法串起来的碎片,每一片都湿漉漉地沉重,犹如从壶口中打捞出的一般……

1994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