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精神的重要性
市委宣传部组织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经济界的座谈会,来自高校、企业和政府的代表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和西安市的改革进行了座谈。回来时坐夏部长的车,在车上与夏部长讨论了两个问题:西安市民营经济为什么不发达?民营经济、文化企业中本地的企业家为什么很少?我们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商业精神的缺乏是西安市缺少企业家,同时民营经济不发达的原因。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1904年到美国考察,随后写出《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他在这本书中提出:美国之所以产生了充满活力、发展迅速的资本主义社会,和从欧洲逃到美国来的新教徒带来的伦理道德、职业精神有直接的关系。马克斯·韦伯认为,美国现代商业的高度发达,得益于一种商人的气质,也就是一种独特的商业精神:商人以增加自己的资本为职业责任,而且注重依靠勤俭和诚信的职业伦理。也就是说商业被看成是“把获利仅仅作为一种职业,而每个个人都感到自己对这种职业有伦理义务的这一类活动”。理性经商成为一种公认的商业精神,促使了美国现代商业的高度发达,同时产生了大量的企业家,大量的企业家又反过来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在国内,浙江的温州模式被人们称道,浙江经济的发展是企业家和浙商精神的产物,浙商的商业精神源远流长,可以一直追溯到古越文化。越人范蠡“三掷千金”的经历使他被很多人尊奉为浙江经商鼻祖。18世纪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与上海口岸的开放更是为浙江商人提供了历史舞台。浙商的商业精神以其强烈的创业精神与杰出的经营能力书写了中国商业史上的百年辉煌。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商人对中国商业文化的创新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并且对浙江的人文精神有了新的提升,因此也造就了一大批企业家,这些企业家能力的发挥又促进了浙江经济的发展。
西安市的文化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一种黄土文化。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并因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内容和特征,又是中国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过渡带,这种文化的特征以农耕文化为主导,以农人为主体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创造的文化使西安文化具有农民思维的保守性。自唐以降,特别是明清以后,经济的落后,封建文化意识积淀太厚,儒家观念影响太深,使西安文化具备了封闭保守、盲目自信和蔑视别人的特点。文化中充满了不重商贸的意识,不敢创新的保守意识,不求开放的封闭意识,不讲文明的乡土气息和不尚竞争的中庸思想。这种文化中商业精神缺失,注定了不会产生出企业家,只会产生好干部。没有企业家推动的经济不可能形成现代市场经济。这种文化背景只会造就落后,因此西安市改革的关键不在经济领域,而在社会领域,需要进一步使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解放思想,促进商业精神的形成,加快企业家的成长是关键。
2013年12月12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