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淡秋的《交响》
林淡秋的散文集《交响》,一九四一年六月上海海燕书店出版。这本书,连同他参加编辑的《上海一日》和翻译的美国进步作家斯诺及其夫人的《西行漫记》、《续西行漫记》等书,组成了一部交响,证明作者不愧是在孤岛坚持抗日救亡的一位杰出的战士。
《交响》共分三辑,是他在内地旅行生活的一组报告。作者奉组织之命来到了新四军的所在地皖南,这便是本书第二辑《光》里的一组散文。当他在江南沃野上旅行时,他看到的是祖国的苦难,这便是本书第一辑里的《雾》。第三辑《影》,反映的是作者在上海亭子间生活的种种,然而与抗战救亡亦不无关系。《雾》、《光》、《影》,恰如一组交响,为战斗的祖国谱出一支引人歌泣的乐曲。
《雾》里有一篇《饥饿的古城》,写了战时的绍兴。作者在街头徘徊不过几分钟的时间,竟先后看到七具僵卧路旁的死尸。是战争和饥饿夺去了他们的生命。起初作者还怪路人冷酷,连一眼都不屑去看。其实他们当中的不少人,不也正是路旁死尸的后备军吗?
《光》里的一组文章便不那么令人沉重了。这是作者进入皖南后,对新四军的写照。《回忆晚会》,是他参加教导队七队的一个晚会的纪实。战士们背着子弹带,面前横放着一支枪参加晚会。节目的内容是报告各自的斗争经验。一个北方青年讲在天津秘密编印报纸的情形,最后有的伙伴被捕后枪毙了,他逃回部队。接着讲的有上海绸厂的工人,还有小学教员、店员,以及从朝鲜来的一位同志。最后是一位参加过长征的红小鬼讲话。这位十几岁的少年给作者的印象极深。他不仅描述了这个一身军装和军帽都嫌过大的红小鬼的可爱之处,也描述了他——一个给地主当看牛娃的少年,怎样一心找寻红军的故事。当然,这篇散文更流露了作者回到了自己家里的那种温暖的革命感情。远在四十多年前,作者不仅通过翻译作品热烈地歌颂了红军,而且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民族解放的希望传达给敌占区的读者。
这本《交响》,连同《后记》共收作品二十篇。作者说,他的文学生涯主要是从事翻译工作,他写的散文也不多,然而这本《交响》放在四十年代的散文创作之林,是当之无愧的一部优秀之作。
一九八二年二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