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与遗忘
2010级18班 周琪文
时光,犹如一张最紧密、最广阔的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被覆盖,即使看不见摸不着,却依然以那永不停止的“嘀嘀”声,以那一页又一页翻过的日历提醒着我们,无人可逃,无可抵抗。低头凝视自己的手掌,仿佛还真有无数隐形的丝线从指间流走,但怎么也留不住。人类唯一可与时间对抗的武器,就是记忆。
第一次向我解释记忆的是福克纳的《野棕榈》,心爱的女子因流产失败而亡,万念俱灰的他却在监狱里面对十年的刑期。有人给他带来毒药,但他却很快就打消了自杀的念头。因为只有活着才能将他所爱的女人更长久地保留在他的记忆里。福克纳写道:她不在了,一半的记忆也不在;如果我不在了,那全部的记忆都没有了。在悲伤与虚无之间,我选择悲伤。时间一秒秒流逝,我们走在无法回头的路上,失去的过往无法寻回,唯有记忆可以将他们保存住,使他们依旧鲜活。噢,原来遗忘才是死亡的最终范畴,被时间带走的人和物只有记忆才能留住。
然而,回忆真的可靠吗?遗忘和记忆不过就是双面神的两张面孔,相反相对,相生相伴,遗忘是时间派来压制记忆的对手,但记忆真能与时间对抗吗?不,记忆留住的终究只是幻想,人类最后的希望不过是建立在一片虚幻之上,时间永远是赢家。米兰·尼德拉在《笑忘录》里写下了塔米娜这个人物,她绝望地想要拼凑起回忆的碎片,却发现回忆也无法将死去的丈夫复活,只是再次确认了死去之人的离去,让其成为了一个越来越苍白的存在。在他笔下,回忆不过是遗忘的又一种形式。
我一直都觉得,没有人比那些只能活在记忆里的人更可悲,可是如果连记忆都被解构了呢?米兰·尼德拉所写的真正让我有一丝绝望的味道,即使明白了,也宁愿不去相信,否则岂不是连在幻影里寻求安慰都做不到了?记忆就是一个人的过去,连过去都失去了怎么可能拥有自我?怎么可能追逐未来?怎么可能寻找归宿?正如《泰坦尼克号》里,晚年的罗丝对她的孙女说:“有一个人救了我的命,彻底救了我,但我却连他的一张底片都没有。这么多年,他一直都活在我心里。”“活在我心里”是罗丝唯一的慰藉,生存的勇气,直面未来的希望。
16年的生命经历,有过许多美好,愿意留存记忆里;亦有过许多苦涩,希望交付遗忘中;但未必如愿。有一次,公交车上邂逅幼儿园老师,拼命拼命地想,却想不起她的姓名,张着嘴不知该说什么;脑海里却异常清晰地浮现她曾经给过我的那些缤纷的糖果。我羞愧得无地自容,老师摸摸我的头:“长大了。小时候多淘气,把我的眼泪都弄出来好几回呢。”可我的记忆包括日记里,全是“乖乖女”呀!也许我们就是这样,在一点一点地累积回忆、不断遗忘的过程中,成长了吧?
李商隐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我读来并不伤感。没有遗忘,人生就会如柳宗元笔下的蝜蝂,不堪重负;有遗忘,记忆才弥足珍贵。我记起一个故事中的两句话:
把朋友的好刻在山崖上,永不泯灭;
把朋友的坏划在沙滩上,水过无痕。
推而广之,不至于有人笑我阿Q吧?
点评:“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结构虽然简明,但思路经历了“肯定—否定—肯定”盘旋上升的过程。先是从福克纳的《野棕榈》中感悟到“被时间带走的人和物只有记忆才能留住”;再读米兰·尼德拉的《笑忘录》,发现“回忆不过是遗忘的又一种形式”,记忆并不可靠;然后从自己的生命经历中体会出“我们就是这样,在一点一点地累积回忆、不断遗忘的过程中,成长”;结尾引用李商隐的诗句而有新意,故事中的两句话让人温馨,其臭如兰。(指导老师:万紫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