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我市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纪实
红艳艳的优质番茄经过深加工出口创汇,黄灿灿的双低油菜满山遍野,绿油油的制种玉米秆壮棒粗,一座座暖棚饲舍里的牛羊膘肥体壮,一队队淘金的汉子成群结队走西口——我市上下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八方开财路,把全市促农增收的戏唱得红红火火。
特色产业成增收支柱。已建成优质牧草基地41万亩、种子基地83万亩、蔬菜基地31万亩、轻工原料基地76万亩,全市的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到25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5%。农民从草畜、制种、果蔬、轻工原料这四大支柱产业中获得的收入已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1.84%。产业化经营壮增收后劲。全市已建成投资1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96个,其中以成都大业、草原兴发为代表的7家上千万元草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了45万吨草和40万头畜的加工能力,年创畜牧业增加值6.73亿元;中种、奥瑞金等全国10强制种企业为代表的27家种子加工企业,30万吨的加工能力使张掖成为全国最著名的玉米制种基地,每年为基地农户创收7亿多元;脱水菜、番茄酱、葡萄酒为代表的40家果蔬加工企业,使我市的农产品俏销海外出口创汇;以金龙马铃薯、瑞源麦芽等31家轻工原料加工企业,带动全市的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了70.38%。劳务输出添增收活力。去年全市输出劳务19.2万人,劳务收入达4亿多元,人均达408元。今年,外出务工人员达到25万人次,预计收入可达5亿元。市场流通拓增收渠道。甘州区南关蔬菜批发市场年交易量达5亿公斤,日平均交易量达130万公斤,年交易额达3.2亿元,年交易量1.5亿公斤的高台巷道蔬菜批发市场每天的交易价格上了中央电视台农产品主产区价目公布表。全市已建成各类农产品交易市场144处,年交易各类农副产品25亿公斤。绿色产品成增收品牌。高台的“康翠”牌西葫芦西北驰名,临泽的“银光”牌蔬菜市场俏销,全市已注册的85种农产品质优价高,已初步建立起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已完成粮食、油料、瓜菜、中药材、啤酒大麦、食用菌等56种优势农产品的生产技术规范,建立起了一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率,促进了农业增收。改善设施搭增收平台。紧紧抓住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和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机遇,修渠、建库、打井齐上,城乡互动,工农联运,把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作为农民增收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去年全市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达10.73亿元,占固定投资42亿元的25.5%。生态移民、电网改建、农村能源、扶贫开发、人畜饮水工程的实施,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大减负保增收质量。截止2003年,全市农民直接负担总额比改革前减少3287万元,人均减负33.4元,亩均减负8.5元,平均减负27.9%,实现了村村减负,户户受益的目标。今年农业税收政策调整后,涉农税进一步大幅度减少,农民总体负担减少4858万元,人均减负49.1元,亩均减负14.2元,减负率达40.8%。
(《张掖日报》2004年8月11日一版头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