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甘州区向东南沿海输出技能型劳务人员纪实
甘州区龙渠乡新胜村姑娘朱晓星是该乡组织的第一批赴深圳务工人员之一。2003年3月18日,她在父母的忧心和牵挂中,怀着一颗忐忑的心第一次走出家门,到一个陌生的世界去寻找自己的梦想。3年一晃而过,这个过去一点不起眼的乡妹子,却由一名普工一步步成长为班组长,直至一个有数千名员工企业的部门负责人。如今,她是父母的骄傲,是家乡姐妹们眼中的能人。在她的影响带动下,该乡一批批青年奔赴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创业寻梦。该乡龙首村在北京打工的李婷,出门仅仅一年多时间,却把务工的生活安排的有板有眼,她一边务工、一边自学,挣钱拿文凭两不误。今年春节回家,她动员自己的母亲一同去了北京,母女俩在京城都做起了家政服务,在当地传为佳话。
这只是该区向东南沿海地区输出劳务中的一束浪花。如今这一束浪花、一段佳话,已汇聚成劳务人员向东南走的滚滚洪流,回响成一曲“孔雀东南飞、凤凰栖高枝”的交响乐。至目前,该区在今年输转的5.6万人次的劳务中,向外地输转的占到输出总数的一半以上,而在东南沿海安置就业的又占到了向外地输转劳务的一半以上。仅在深圳,甘州区就和100多家企业建设了劳务协作关系,组织化输出的劳务人员达到了4000多人。
“走出甘州闯九州,跳出农业创大业。”这是甘州区层层级级、方方面面抓劳务这个最大富民项目的总思路。然而多年的劳务工作实践证明,沿袭多年的“走西口”式的劳务输出,虽然绝大部分的民工在西部务工也能挣上一点钱,但多半是苦力型,而且最终经过一年半载打工后,基本上都原回到家里、回到了土地上。而与之相反,到东南沿海务工创业的劳务人员,一般都是技能型的产业工人,且经过几年的奔波都能开拓出自己的一方事业天地,稳固率在90%以上,真正起到挣了票子、换了脑子、趟了路子的作用。甘州区各级党政组织在多年的劳务输出实践中清醒地认识到,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向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规模的、成建制的输出劳务。
思路决定出路。一方面,该区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大张旗鼓对在东南沿海务工创业成功典型的宣传报道。1997年外出打工的沙井镇沙井村农民贾俊,如今已在绍兴办起了外贸,拥有资产几百万元;安阳乡王阜沟村的焦志伟,经过几年的闯荡,现已是厦门台资企业和太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厂长,管理着1200多人,年薪高达6万元;原河印厂职工赵海涛,经过6年的摸爬滚打,在深圳创办了安达数控科技有限公司,住有豪宅、出有豪车,并把父母接去安享晚年。这些务工创业的典型,在铺天盖地的劳务输出引导宣传中家喻户晓,一批批有志青年以他们为榜样,踏上了南下的创业之旅。另一方面,甘州区在广泛收集劳务信息的基础上,放手让乡镇、村,甚至社里的负责人组成劳务考察团,赴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考察劳务用工情况,建立劳务合作关系。各乡镇争先恐后地在东南沿海建立起一批劳务基地。党寨镇在深圳的宝安区建立劳务基地,成建制输出劳务1200多人。靖安乡在浙江的绍兴、上虞建立劳务基地,仅在上虞凯得制衣等企业就成批输出劳务400多人。至目前,该区已在广东的深圳、釜山、惠州,北京的密云、顺义,福建的厦门、泉州,山东的威海等地拓展劳务基地29个,组织化输出劳务9700多人。
为保证“既输得出,又留得住。”该区先后几批选派干部到劳务基地挂职,充当劳务大使。上秦镇经联委副主任曾学任,去年在浙江绍兴挂职期间,全力为外出务工人员服务,深受用工单位和民工信任。今年3月,他又被派往北京鸿嘉服饰有限公司挂职,使本镇在该企业及北京务工的297人无一中途溜号。靖安乡在浙江上虞充当劳务大使的杨栋功,把妻子也带来在他挂职的企业打工,“携妻挂职”在甘州区传为美谈。特别是这些劳务大使和劳务基地的零距离接触,他们及时传回的信息,又使该区的劳务输出订单式培训更具针对性、发布的各类用工信息更具选择性、发放的“春风卡”更有实用性、开设的“务工绿色通道”更具安全性、劳务人员对有组织输出更具依赖性。一个自西向东的劳务输出热潮正在甘州区兴起。
(《张掖日报》2006年5月28日二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