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张掖市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建设成功

张掖市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建设成功

时间:2023-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市的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建设起始于1994年。1994年底,农业部批准该园区升格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园区”。蓬勃发展的民乐生态工业园区是在作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兴业的平台——我市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建设回眸(上)

从祁连山深处,到黑河两岸;从平畴沃野的小城镇,到间隔绿洲的戈壁滩,一个个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完备、要素集中、规模宏大、服务一流的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强劲东风,在张掖的城乡崛起。在这里,企业扎堆发展、项目接踵落户、建设发展欣欣向荣,已成为全市推进项目建设最重要的平台,吸引投资最优越的洼地,培育财源最攒劲的温棚、对外开放最靓丽的窗口。

十年磨一剑。我市的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建设起始于1994年。那时,邓小平南行谈话刚刚发表,张掖和全国一样,又迎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抢抓国家实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工程的历史机遇,市委、市政府以超前的胆识和魄力,踏准时代的脉搏,决定在张掖城区东北郊建设全市的第一个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经济技术开发示范区,构建加快改革开放发展步伐的大舞台。此时,规划总面积达23.5平方公里的开发区,盐碛遍地,污水横流,没有一条硬化的路,没有一排像样的树,除了一点沙枣林,基础设施一穷二白。为了赢得发展先机,当时的张掖市采取出售小城镇户口等诸多办法,把筹集到的资金有效用于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好钢用在了刀刃上,在极短的时间里,偌大的工业园区就初步配套了水、电、路、桥,达到了通水、通路、通邮、通讯的“四通一平”。良好的基础条件,吸引了一大批东西合作项目落户开发区,过去那种在乡镇企业发展中“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开发从此成为历史。1994年底,农业部批准该园区升格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园区”。从此,这个示范区作为全市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的领头雁,引领着全市各类园区的建设与发展。至目前,全市已建成部级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5个、省级示范区5个,在各园区累计建成东西合作示范项目104个、引进资金12.96亿元,建成各类企业2917户、从业人员达5.6万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9.63亿元、示范区资产达35.1亿元。

新的世纪,加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为开发区建设注入了强大的活力。蓬勃发展的民乐生态工业园区是在作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昔日荒凉的六坝滩,现已成为资金、技术、人才、项目、管理、信息的富集区。一大批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品加工等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创汇项目在此落地生根、发展壮大。形成了滨河酿酒、银河冻干食品、国翔麦芽、永正中药材、林河浓缩果汁、中兴粮油、陇金油脂等特色产业支柱群;1万吨无钙焙烧红矾钠、1万吨氧化铝、2.5万吨硫化碱、10万吨碳酸钡、10万吨有机无机肥等化工产业支柱群;以及以53个农林场为主的农业高新技术示范产业群。先后投资7000多万元的园区基础建设,已使全区由过去的“五通一平”,实现了“七通一平”。宽阔平坦、三纵五横的园区道路,把开发区分隔为功能定位清晰的化工加工区、食品加工区、农林产业区、商务行政办公区。一流的环境、完善的服务,形成了聚集产业、招商引资的强大吸引力。去今两年,民乐生态工业园区先后引进西安东湖旅游开发公司投资2.5亿元开发三岔煤矿、与荷兰艾口公司合作投资1.2亿元开发马铃薯全粉项目、河南商都种业新建种子加工项目、兰州金泰生物制品公司新建1万吨大蒜加工项目。该园区完成的产值、实现的增加值、税收,分别都占到了全县的80%以上。该园区成为该县实施项目战略最重要的平台,创出了一条“环境兴区、产业兴区、项目兴区”的加快发展的路子,在世纪之交谱写了一曲撼人的时代乐章,成为全市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建设的生动写照。

(《张掖日报》2007年1月7日二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