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康路上领头人

小康路上领头人

时间:2023-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临泽县鸭暖乡暖泉村,兴水稳农,兴牧扩畜,修路建房,村民生活、村容村貌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这位领头人就是被地委授予全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村党支部书记柳德成。1998年接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柳德成,决心修好这条连心路。为保证修路顺利进行,柳德成把最艰难的路段分配给村干部完成。暖泉渠是暖泉村的生命线。带领群众发家致富是柳德成的心愿。贫困户刘德万无力修建暖棚,柳德成带头捐款50元,同时动员其他村社干部捐资584元。

小康路上领头人——记临泽鸭暖乡暖泉村党支部书记柳德成

临泽县鸭暖乡暖泉村,兴水稳农,兴牧扩畜,修路建房,村民生活、村容村貌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是什么使这几年前还落后的村子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暖泉村群众说,群雁高飞头雁领,我们致富路上有个好领头人。这位领头人就是被地委授予全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村党支部书记柳德成。

暖泉村主干道是鸭暖乡唯一一条没有硬化的“难缠路”,天晴尘土飞,下雨路难行,群众意见很大。1998年接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柳德成,决心修好这条连心路。他想方设法多方筹措资金7.8万元,动员群众投工投劳,拉沙铺路。为保证修路顺利进行,柳德成把最艰难的路段分配给村干部完成。他从早到晚泡在工地上放线施工,帮助部分困难户干活。就这样,顶烈日,冒酷暑,奋战一个多月,一条3公里长的水泥路贯穿了全村9个社。

暖泉渠是暖泉村的生命线。但由于渠坝年久失修,渠道水毁严重,形成了天旱渠里进不了水,河水上涨又使渠系来水无法节制,发生冲毁渠坝、淹没农田的事情。为了彻底冶掉这块心病,柳德成和村党支部一班人多方勘察,认真论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决定在暖泉渠渠首兴建溢流堰工程。主意一定,柳德成跑上跑下,积极争取工程立项,同时组织群众拉石备料。去年一个冬天,群众就拉石备料2000多立方米。工程立项后,今年一开春,他和支部一班人就带领群众开赴渠道,大干一个多月,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了溢流堰工程任务和70多座渠系配套工程,彻底解决了悬在群众心头的这块心病。

带领群众发家致富是柳德成的心愿。他对近年土地收益下降,群众增收趋缓状况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和村党支部一班人一致认为,发展规模养殖切合本村结构调整的实际,是促进群众增收的一条出路。但大部分群众对此没有信心。面对这种情况,柳德成没有退却,多次组织召开支委会、村社干部会,广泛发动宣传,并和村干部一班人挨门逐户地做思想工作,并出台优惠政策,每户供给红砖3000块、水泥1吨、划给饲草地半亩。为了做群众的榜样,他和村社干部率先建暖棚。遇到困难户,他总是帮助拉运石料,找技术员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贫困户刘德万无力修建暖棚,柳德成带头捐款50元,同时动员其他村社干部捐资584元。在柳德成和村党支部一班人的努力下,八社40户农民整体建造了120间高标准的暖棚猪舍。经过一年的养殖,群众收到了效益,发展暖棚养殖的积极性空前高涨。2000年,村上采取每户投入800元的措施,激励七社30户农户建起了120间高标准暖棚牛舍,二社27户农户建起了81间高标准的猪舍。规模养殖业的发展使暖泉村群众年出售生猪30头以上的农户达到26户,牛的饲养由原来的500头增加到1200头,仅此一项,暖泉村人均增收100元。今年,该村又新建了3个规模养牛示范社,计划在今后两年内,把暖泉村发展成为规模养殖的专业村。

(《张掖日报》2001年8月2日三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