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山一道春盎然

青山一道春盎然

时间:2023-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说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刚开始群众不理解、干部有怨言的话,工作做到现在这个份上,他们对退耕还林还草的理解是现实而又深刻的。像他这样精明的农场主远不止1个,仅民乐县积极参与退耕还林草的个体、国营农林场站就达40个,全区达到上百个,退耕还林草的面积达10多万亩。如今,一个群众性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的氛围正在全区形成。

青山一道春盎然——全区退耕还林还草纪实(下)

从无意识、无节制地开荒、乱伐、用水到转变观念,把改善生态环境、减少黑河用水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计,然后采用灵活的政策和机制,发动群众退耕还林,这不能不说是一次思想上的深刻革命,这中间显示出全区各级干部的胆识和魄力。

如果说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刚开始群众不理解、干部有怨言的话,工作做到现在这个份上,他们对退耕还林还草的理解是现实而又深刻的。从近期效益上看,退耕还林草,国家有补助;还林,3年种树5年富,15年后变金库;还草,种草养畜,一举多得。从长远利益上看,退耕还林草,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了林牧业的比重,使单一的种植业向高效的林果业和畜牧业转变,并可拉动相关加工产业的发展。同时,还能腾出农业剩余劳力,从事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真正实现生态、节水和经济效益的协调一致。

这种变化和理解,从那些过去抢先机开荒种地的私营农场主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高台县私营业主赵登武,前几年依托建筑业在骆驼城开发区开发土地3400亩。由于农场地处绿洲边缘,种植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经济效益不佳,国家在我区实施退耕还林草的政策,对他不啻是一声福音。他抢抓机遇,积极主动争取,一次退耕还林1862亩,栽植各类苗木23.36万株。他的心里有本明白账:按国家的政策补助,1800多亩退耕林每亩地折资160元算,定补8年,他将获益238.33万元,这还不包括他间作种草、药的收入。像他这样精明的农场主远不止1个,仅民乐县积极参与退耕还林草的个体、国营农林场站就达40个,全区达到上百个,退耕还林草的面积达10多万亩。那些曾被他们开荒的地方,已开始成长大片的林木和草地。一些有眼光、脑子活的农民也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退耕还林草这项利国富家泽后的宏伟工程中来。各县退耕大户层出不穷,他们或植树造林,或种草养畜,或发展经济林,用勤劳的汗水播撒着一片片绿色的希望。山丹县马营乡双泉村退耕大户于有仁,全家6口齐上阵,20多天驻滩地,睡帐篷,啃馒头,挖沟整地,栽种沙棘85亩。在退耕还林的关键时期,退耕户亲帮友助,互帮互助,机关干部职工顶风冒雨齐上阵,驻地官兵忙攻坚,中小学生来造势,一处处退耕点,一个个项目区,无不搞得热火朝天。

政策转变了人们的认识,也增强了人们的责任。在采访中的耳闻目睹,真切感受到人们对生态、对环境态度的变化:毁林的少了,栽树的多了;毁坏植被的少了,保护植被的多了;乱开荒的止住了,退耕的多了。为了护林护草,很多村社以近乎苛刻的村规民约惩罚毁坏林草者,或是不惜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搞围栏。有几件退耕播绿的事,让人感动得久久难以释怀。民乐县洪水镇为保退一片、栽一片、活一片,栽植期间,每天组织多一半的劳力去几十公里外的地方拉水,再通过人背畜驮弄上山,给陡坡地上新植的沙棘、柠条灌水。按每桶浇3株计,两角钱的沙棘仅浇水的成本就高达近1元。该县丰乐乡,两次组织1.4万多人、7000多辆车,为1.3万亩的沙棘灌水。拉水时,各式车辆络绎不绝,长达3公里,几个涝池的水被拉干。

中央的大政策,牵动万人心。如今,一个群众性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的氛围正在全区形成。正如分管此项工作的行署副专员张正谦所说,退耕还林还草,不仅仅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问题,还是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大转变,是农业结构的大调整,是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

(《张掖日报》2002年6月21日二版)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双增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