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方架太极拳的由来
小方架太极拳由一代宗师杨露禅传纪德(纪子修)再传承到张达泉,张达泉先生真正继承和发展了纪德的太极拳功夫。传承张达泉先生的太极拳功夫,是我们这些门下弟子和再传弟子责无旁贷的责任。
古人云:练拳不练功,老来一场空。张达泉老师认为练拳就是为了使用,推手是对拳架的最好检验,怎么练就怎么用,怎么用就怎么练,用不好就是没练好。所以他从起势到收势,每一招都练到能用,千锤百炼,炉火纯青。他能做到一触即发,化即是发,这是当时许多名师名家望尘莫及的。他能做到无处不太极,不管对方的手放在哪个部位,他都可以轻松自如,手不定向,身无势,不管哪个方向,都能做到稳静如水,身形不变。
太极拳是可以实用的,后来许多人都把它看成是锻炼身体的柔软体操,里面传下来的实用的东西慢慢少了。目前太极拳虽名为太极拳,但那些可以打手的东西找不到了。有人就把推手和拳架分开,推手管实用,拳架管锻炼身体,各负其责。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拳架应该是可以管实用的,要不然怎么说“走架即是打手”呢?走架时如有千军万马,实用时旁若无人,关键是要能在拳架中找到打手的东西,这需要架子练得正确。一套架子要练得正确,往往需要一个很长的理解过程,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真正体会到拳里面的内容,绝不是今天学了,明天就会了。
1968~1970年我在青浦徐泾一带生活工作。我住在徐泾镇一处桃园中,大约有三百亩,春天桃花开时,满园花香,夕阳斜照中,小桥流水,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依旧笑春风。在旁边一片空旷的打谷场上,我带了一群年轻人练习太极拳,人与大自然仿佛融为一体。
1970~1972年,我到松江城西跨塘桥一带工作,跨塘桥很长,桥长六七十米,单孔桥高十米。跨塘桥横跨河面,木船从桥洞中缓缓穿过,两岸杨柳飘拂。每到夏天,孩子们都下河游泳、玩耍。当地民风尚武,很多土生土长的年轻人一起练习。每天清晨,在鸡啼鸟鸣声中,河边有人捕鱼,很多人在玩石锁,赤膊摔跤(他们叫“摸泥鳅”)。我和他们一起摔跤打拳,工作之余进行教拳活动,也在教拳中不断深化和理解太极拳。
我在老师的辛勤辅导下,深深体会到:要真正领悟太极拳真谛,单凭自己个人刻苦练习、认真钻研是不够的,必须有明师指点,运用正确的修炼方法,仔细体悟气息变化,不断修正自身,专心致志,心无杂念,才能达到无中生有、化发自如的境界。
记得有一次,在中山公园见两人推手试劲。两人相较多时不分胜负,其中一年长者说:“这时候你就该出去了。”另一青年人面露不服之色回答道:“我们功力彼此彼此,顶多算平手,为什么我就该出去。”两人都未真正理解太极之奥妙,首先嘴上功夫好不能算数,其次就算两人都是用起于脚的太极劲,但都粘不住对方的根,更未达到变通之道。让对手想顶顶不到,想逃逃不走的粘和变的道理后文会细论。
学习前人的经验十分重要,对练拳有很大的好处。经过自身身体力行不断解析自己,把别人的赞扬作为鼓励,把别人的批评作为鞭策。通过练习拳架,逐渐体会到外形的朴实无华,结构严谨;内在的绵绵不断,生生不息。在实际使用中以小胜大,以短克长,以慢打快,以静制动。通过不断修炼,逐渐体悟到筋骨皮一口气的变化,周身一体,一静而无有不静,一动而无有不动。体会太极不争之德,以致道的领悟。
小方架内容包括:
拳架,定步推手,小捋(进三退二)、八门五步、乱踩花。
拳架的步型有:
马步、弓步、虚步、丁字步、仆步和独立式。
弓步如:搂膝拗步;马步如:单鞭;虚步如:琵琶式;丁字步如:海底针;仆步如:下势;独立式如:左右金鸡独立。
步法有:
顺步、拗步、盖步、套步。
脚法有:
分脚、蹬脚、踢脚、摆脚、虚脚。
捶 有:
搬拦捶、撇身捶、肘底捶、栽捶、指裆捶。
掌 有:
立掌、卧掌、扬掌、侧掌。
掌法有:
插掌、撩掌、分掌、推掌、平磨掌、扑面掌、迎面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