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方架六字决
小方架六字真诀:松、正、通、透、粘、变
松:
有清净之心,要配合呼吸,才能放松。如庖丁解牛,骨肉分离。从初练太极拳就要求松,随着练习深入,对松的理解不断加深,直到炉火纯青,松的要求贯穿始终。对方的劲通过松,在皮肤上化解并最后落实到一个支点即脚底上。松要松在对方身上,保持自身外形中正不变、松而不让、让而不顶。
正:
无论拳架和推手,都要保持中正,自身不正,何以正人?自身不正,有令不行。正,必须在松的基础上才能完成。通过中正才能将对方的劲正确化解到脚底,并使自己的劲作用到对方身上。没有中正就没有八面的支撑。
通:
脚底为根节,命门为中节,顶端为梢节。劲由脚底而起,以命门为桥梁,通过命门脊椎到达肩肘手指,上下相随,节节贯穿。根节不可乱,中节不可丢,梢节不可抢。如野马分鬃,肩为梢节。再如搬拦锤,先以肘为梢节再以锤为梢节。梢节在具体动作中因动作而有所变化,不可拘泥。
透:
通过伸筋拔骨,由根到梢,意远劲长,自身完成的一切形成一种势能,透过对方脊椎作用到对方身上。这种能量的穿透是通过梢节,顺着梢节的方向达到无限远处,势不可挡。
粘:
通过透把劲作用到对方身上之后,要直接威胁对方根本,粘到对方脚跟。如此才能听到对方虚实,才能控制对方重心,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制动,做到四两牵动千斤。
变:
《西游记》中孙悟空擅长变化,在取经途中悟空画地为牢,嘱咐唐僧、悟能、悟净不要出圈,八戒就问:“为什么你能出圈?”悟空答道:“我有七十二变,可以不受圈的限制。你只有三十六变,还是待在圈里吧。”在把“正松通透粘”修炼到一定能量之后,才能不受限制地进行变化,在粘到对方根本的基础上,迂回渗透,穷则思变,因敌变而变,以患为利,从有极到无极。当一个方向上走不通时,必须通过脚底、命门的变化,透过对方脊椎,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变化;或在自身受到威胁,即将失去重心的时刻,通过变化,将形势扭转。手快不如身快,身快不如意先。万变不离其宗,变化必须在脚底。以脚带身,以身带手。必备清净之心,从容不迫。
五弓俱全所达到的凝而不发的势能,一定要做到松、正、通、透,通过脚底和地面反弹的力,节节贯穿通透至对方脊椎,才能达到以静制动。抓不到对方根的重心变化,掌握并粘连对方根本,就做不到以静制动。要一粘到根,动其根本,透其脊椎,才能真正做到粘连,听到对方全身重心变化。脚底乾坤大,清楚对方和自己重心变化,知己知彼,一触即发到对方根本,才能做到变。
初练推手,应先掌握自身的正和松,练到当对方外力加上来时,还可以做到正和松。松要往对方身上松。在初练基本功盘手时,粘连沾随不为人先,先走体内变化,注意身体内部气的走向,掌握气下沉使重心下移,树大根深,根深叶茂,有了气沉丹田,松腰、松胯到脚底的根就不怕没有树叶。练好身法再去研究学习手法,通过自己内部和位置变化,把对方外力承受到脚底,质量上要精益求精,才能表现你的能量。松了去练脚底的通,再练到对方身上的透,任何外力不要破坏它,所有方法不要有力,把力字除掉。要利用外力,利用缠丝劲粘连到脚底,不要移位,在最困难的位置上可以化解外力才是最好的方法,难者则难,易者则易也。通透就会把凝而不发的势能慢慢积累,精益求精。深者得之深,浅者得之浅,功夫的深浅还是在于修炼者自身的努力。
外力加身时能进退自如,以命门的进退为进退,用脚底的根去推动命门,左右逢源,不离开根和命门的变化。上、中、下的变化能随机应变,穷则思变。保持中正,感觉轻灵是对,如感觉笨拙还是手法、身法、脚三者不协调或者是气的变化和形不一致。进退、左右、上下、里外都能做到形不变,轻灵地化发,如果做不到要检查自己而不是检查对方。
这六字的要求,松、正、通是对自身的要求,透、粘、变是作用到对方身上,两者互为阴阳。通为阴,透为阳。化为阴,发为阳。必须同时完成,同时完成为合一,以合一对不合一,是以众击寡;以不合一对合一,是“左备则右寡,前备则后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都能合一则先到根者以逸待劳,后发先至。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掌握变化者胜券在握。善战者制人而不制于人,能掌握对方的命运而不被对方所掌握。立足于持之以恒,通过不懈努力去学习、模仿、领悟、苦练、传承,把太极拳理拳法反复体悟,功夫自然上身。
太极拳要随时体会,相互之间感觉对和错,通过老师指点,几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是最关健的。
练拳不练功,老来一场空,打拳不推手,终在门外头,功夫在脚下,有没有伸伸手。练习有一个反复、曲折、漫长的过程,通过良师益友互相体会,水到渠成。质量决定能量,细节决定成败,威胁来自自已,仔细体会从无到有,无中生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