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林海明珠邱家坝

林海明珠邱家坝

时间:2023-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午时分,我们终于到了邱家坝动物驯化繁育场。在这群山环绕、森林茂密、溪水湍急的邱家坝动物驯化繁育场中,有一大批为祖国保护大自然而默默奉献的人们,为了白水江地区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他们坚守着、奋斗着、贡献着,有的人献出了毕生的精力。正是在邱家坝有这样一批像老杨一样的守护者,才有白水江保护区今天的繁荣。

林海明珠邱家坝

○张剑君

知道文县栖息着国宝大熊猫的年代,那是20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小学生;知道大熊猫在文县繁育驯养的年代,那是80年代中期,我参加武都地区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作为一名队员,首次来到我省最南端的文县。踏上那片热土的时间是隆冬。转眼之间,二十多年过去了。

2010年10月30日,这一天秋寒气凉,天空瓦蓝,难得的雨过天晴,阳光灿烂。我们一行二十多人出文县城,驱车溯白水江而上,从西园口进入令人神往的白马河流域。白马河是白马人的母亲河,白马人在历史长河中,用白马河的乳汁养育着她们的儿女。白马人是一个神秘而又古老的民族,她那不同的言语,华丽的服饰,居住的木楼,高亢的歌声和不同的生活及婚丧习俗,与居住在文县其他地区的汉藏民族具有鲜明的不同特点。铁楼沟是白马人集居的地方,木楼沿着白马河依山而建,精美的建筑,细雕的木构,朴素的木色,华美的装饰,无不传承着祖先工匠们留下的建房手艺。我们停车走到一家白马人家,热情好客的中年妇女在门口唱出了如天籁一般的迎宾曲,那歌声纯清嘹亮,飘荡在白马河两岸,向远处的林海中传去。白马人唱的歌词单一,多用高腔和虚词,但我们谁也听不明白歌词内容,经向随行的白马姑娘小班请教,方知是欢迎贵宾和喜庆时的祝酒歌,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听白马山歌的原生态歌声。白马山歌世世代代相传,在不同的时期,赋予不同的内容,这富有白马人特色的高亢的歌声飞扬在文县、平武县、九寨沟县的山山岭岭,村村寨寨。白马人是一个喜欢唱歌的民族,白马人,用她们特有的歌声诉说着今天的吉祥和对美好生活的感受。

邱家坝是一个响亮而又陌生的地方。邱家坝在白马河的上游,是一个地处摩天岭下两省三县交界的林海中的小村子,是深山中的一块凹下的小坝场,三水交汇,群峰环绕,树木参天,竹林茂密。村子虽小,名气却不小,由于20世纪80年代这里曾繁育大熊猫而声名远播,是中国岷山山脉野外大熊猫繁育基地。

中午时分,我们终于到了邱家坝动物驯化繁育场。在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黄华梨的带领下,我们沿着前年刚修成又经历了今年洪水冲毁的沟边小道,艰难地从阴坡向峰顶攀援。夹岸崖陡壁滑,沟壑水深汹涌。沟垴的青绿色常青树与落叶树木色泽分成两大阵营,青黄互错,分外明显。阳光洒在黄叶树梢间,映衬出一幅深秋山野图。无云的碧空下,一条航线有对开的飞机从天际中飞过,站在海拔近三千米的山沟中,仰头观望飞机好像雄鹰在天空翱翔,隆隆的机声、山禽的鸣叫和我们的笑语欢声,在这旷野密林中构成了和谐的旋律。

阳光在树林中留下明暗的光影,红桦林下飘落的枝叶,纷呈在酥软的泥土上,我们沿着溪水而上,坡越来越陡,水越来越瘦,跳越长满青苔的顽石过河,有几位同伴滑落水中,湿透了衣鞋。穿行在原始森林中,呼吸着充盈的氧气,枝条上长满了一层层青丝,缠绕的苔藓,毛茸茸、软绵绵、湿漉漉,用手触摸青苔,软软的是手在享受。山风吹来,绿叶摇曳,倾听林中风声,好像倾听着大自然和谐的声音。踩着碎石,越过横在小溪两岸的枯树,融雪在湿阴处覆过鞋面,吱呀作响。从阴坡盘纡爬上山梁,在利用六棵松树天然搭成的草亭前歇气,感受这天然氧吧的快乐、欣赏远处山坡的美景,同伴们亮开嗓子,唱起了山歌。我们放飞心情,感受登顶的愉悦。

从阳坡下山,满目青绿,一丛丛箭竹横斜在崎岖的小径旁,我们用手抓住竹梢,低头弯腰,向下缓进,脚踩在枯叶铺陈的泥土上,好像软底胶鞋在新铺的地毯上穿行,好像把人要弹起来的感觉,真软!这条下山的小径,就是经常发现大熊猫出没的地方。竹笋、幼竹是大熊猫喜爱的主食。阳坡山地的竹子为它提供了充足的食源。吃竹、好玩的大熊猫会沿着竹林、杂树跑到沟底饮水。有时在山上会看到大熊猫的粪便,幸运的人有时会在饮水时看到它憨厚的样子。同行的文友怕后边的人离他太远,大喊一声,看,前面竹林里熊猫在跑,后边的美女们便加快步伐,向坡下涌来,问在什么地方。

西边的高峰遮挡了阳光的影子,我们一行二十多人终于用了四个多小时“爬行”二十多里,来到了邱家坝动物驯化繁育场。傍晚,黑熊在笼子里疯跑,苏门羚站在圈舍旁与来人一一合影留念。好动的女孩抓住羚角不放,持重的男士抚摸着羚鬃,人和动物在这会儿都成了明星。

在这群山环绕、森林茂密、溪水湍急的邱家坝动物驯化繁育场中,有一大批为祖国保护大自然而默默奉献的人们,为了白水江地区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他们坚守着、奋斗着、贡献着,有的人献出了毕生的精力。杨清安,毕业于东北林大动物饲养专业,三十年前离开校门踏进铁楼保护站和邱家坝熊猫繁育中心,就没有离开过这片热土和他钟爱的事业。老杨在三十年的动植物保护工作中,特别是在繁育大熊猫的那段岁月里,他要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冬天要在齐膝深的冰雪中给动物喂养饲料,常常担心动物有什么闪失,还要长年忍受寂寞和孤独,只能年年岁岁与动物相伴。那时,条件十分困难,不通电,路难行,与外界联系只能用电台呼叫。正是在邱家坝有这样一批像老杨一样的守护者,才有白水江保护区今天的繁荣。当我们和老杨在冰雪消融的场院中谈到年底可以接通光缆与外界通讯时,老杨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说,我等着这一天。

穿行在邱家坝森林中,让我们感受到原始森林的神秘,动植物的多样性,更加真切地了解到自然保护工作者的艰辛。

邱家坝,一个很小很小的地方,随着道路的硬化和通讯光缆的接通,它将成为熊猫故乡的生态旅游村。

邱家坝,深藏在岷山山脉中的一颗林海明珠。

原载《开拓文学》2010年第4期

张剑君,供职于成县县委宣传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