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史料考证二篇
○严凤岐
刘家坪残存的碉楼
在文县刘家坪乡深沟行政村碉楼河合作社的后山上,至今还有残存碉楼。楼体已不完整,仅存下部石墙。当地无人能说清楚碉楼建于何时,是什么人所建。《文县志·番地》载:“番地,系土司王受印、马起远所辖,雍正八年,知县葛时政,奉文改番归流,土司裁革,所管番地,仍列于后,以备掌故。”王百户番地共22处,均在县西北。马百户番地共30处,均在县东南,其中有“深沟族,县东南六十里;班鸽山,县东南五十里;野人山,县东南五十五里……”的记载。从《文县志》记载的马百户番地地理位置推断,“深沟族”即在今天的刘家坪乡深沟河境内,残存的碉楼亦在其领地。与深沟河一山之隔便是四川省平武县的辖境,历史上,这一带一直是少数民族居住区域。《汉书》称其地有“六夷、七羌、九氐”,故《龙安府志》有“周秦氐地”的载录。明朝年间,平武是土司王玺家族的世袭领地,建有仿宫殿式王府,明天顺三年(1459)取名“报恩寺”,由文学家杨升庵手书山门巨匾,建筑群留存至今。
查阅史料,有关碉楼的最早记录出现在《后汉书·西南夷传》中:“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其建筑者就是历史上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的氐、羌少数民族。刘家坪乡深沟河境内残存的碉楼,疑是这个古老民族留下的印记。《文县志·番俗》载:“文番即氐羌遗种,昔年赦书乡居多,雍正八年,改土归流谓为新民,已于汉民无异。上丹堡、下丹堡、柏元、糜地(即今刘家坪乡辖境)、岷堡、黄土地、白马峪,七山头等处,仍与汉民杂处。富者衣服与汉同,余者衣服五色,不穿中衣,戴毡笠如庵,以鸡翎插之;性喜斗,刀箭不去身,遇急则结阵以待,喊声震山谷;不著鞋袜,赤足可行千里,夜则藉草以卧,不用被褥……”深沟河是让水河的源头,出自摩天岭北麓。溯沟而上,翻山即达平武地界。生存在这一带的“深沟族”应该是《汉书》所称“六夷、七羌、九氐”之中的一分支。据历史记载,汉朝前,今甘川陕三省边界地区属少数民族生存的“独立”区域,生活方式比较原始。为了防御自然灾害或其他部族的袭击,他们只能就地取材,垒石为屋,久之,便形成了后人命名的碉楼。
今天,在北京香山还残留有67座破败的碉楼遗迹,很令人费解。经清史学家解疑,才知是乾隆皇帝为平定川西北大小金川土司作乱,于乾隆十四年(1749)令工部仿大小金川碉楼修建的纪念性建筑,每旗营盘8座,以警示八旗官兵。大小金川的战争是乾隆登基11年以后遇到的第一件丢面子的事。从1746年4月至1748年7月,战争进行了两年多时间,清军损失过半,金川平定仍遥遥无期。“半月旬日攻一碉,攻一碉难于克一城”是总督张广泗向朝廷的奏报。乾隆在朝堂上征询攻碉良策,众臣大都一筹莫展。
大小金川位于四川省的西北部,大渡河上游,大金川流域,今属阿坝藏族自治州管辖。历史上,这一带是少数民族杂居的地域,唐朝虽置羁縻金川州,但并未真正落实管辖权。自元朝始,中原王朝开始授予当地部族首领“土司”官职,总揽当地一切政务,职位可以世袭。雍正皇帝曾在朝堂上提出用汉族的“流官制”替换土司的“世袭制”,遭到大臣们的善意劝谏,提议遂搁置。乾隆十一年(1746)三月,大金川的土司军队已经将战火烧到距离打箭炉(今康定)仅四日路程的鲁密、章谷等地,逼近内地南大门。乾隆闻报,急调云贵总督张广泗率贵州、四川军队,进剿大金川。张广泗曾在平定相邻地区的苗民叛乱中,给乾隆留下深刻印象。乾隆口谕张广泗:“大小金川地域仅数百里,蛮丁不足万人,以治苗之法治蛮,为朕分忧。”但战事的发展,很快证明乾隆的判断有误。1746年8月,张广泗奏报朝廷的奏折中称:“……大金川四处皆山,陡峻无比,且叛军在险要处皆建一种独特的防御性建筑碉楼,极难攻取。碉楼以片石砌成,状似佛塔,高者十五六丈,矮者八九丈。凡碉楼四周高下皆有小孔,叛军居高临下,远可射,近可砸,以守代攻,游刃有余。碉楼之门均距地面七八尺许,且狭小,即便军队攻近,亦难进入,反易被碉内叛军杀伤。以火攻时,叛军则用石板堵住进口;以火炮轰之,碉楼墙体厚固,难奏效……”
无奈之下,乾隆求教于皇太后。太后为其出了个“以碉治碉”的策略。1747年春,乾隆令工部在北京西山脚下的山地上修建了与大小金川相似的3座碉楼。同时,他下旨成立“香山健锐云梯营”,从八旗内选拔精锐军士2000人,每日进行攻打碉楼的模拟操练。次年9月,乾隆下旨处死了延误战事的张广泗,委任皇后弟傅恒为经略大臣,率领包括健锐云梯营在内的25000名清军进川平乱。1749年2月,金川土司军队溃败,土司向傅恒乞降,并头顶佛经立誓,决不再叛。大小金川的碉楼虽然给乾隆带来了不小麻烦,但却为其积累了战争经验,用至滇边以制“倮夷”,用至甘宁以制“回乱”。在往后的历史长河中,碉楼式建筑被广泛应用于战争防御体系,各国军队纷纷借鉴仿造,日本尤为突出。今天,在岷江河谷的松潘、茂县、汶川、理县,直到大渡河上游的丹巴、金川、马尔康以及邻近文县的平武、九寨沟等地区,随处可见高低不等的碉楼,但都是近些年为开发旅游业而建的仿古招牌,应为文县刘家坪乡深沟河碉楼的晚辈。
文县历史上的通川捷径“左担路”
《文县志·关梁》载:“宋孝宗时,文州开青云岭,即青塘岭栈道,以引商贩,冀收其利。”“按通鉴注云:自文州青塘岭至龙州一百五十里。自北而南者,右肩不得易所负,谓之左担路,即邓艾入蜀路也。蜀号天险,舍剑阁别无他路。”《方舆纪要》载:“青塘岭即摩天岭”。从以上史书记载中可以看出,是南宋孝宗皇帝时期开发的由文州翻越摩天岭达四川的栈道,目的是发展商贸,从中收税。但由于道路崎岖狭窄,由北向南行走的脚夫及行人,右侧为里,左侧在外,用左肩挑担易躲避路里边的阻碍物,故名左担路。
历史上,由今天文县南往四川的道路极其艰险,境内层峦叠嶂,沟壑万千,悬崖峭壁,奇峰插天。《龙安府志·山川》记载:“一夫御之,三军无所逞其雄。”唐朝大诗人李白为此感叹道:“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罗贯中也在《三国演义》中写下了“阴平峻岭与天齐,玄鹤徘徊尚怯飞”的诗句。就是在212国道修通的公元1960年前,碧口至四川的往来货运也是仅靠白龙江上的船只。自宋孝宗时期开通“左担路”后,由文县翻大岭梁或由碧口溯让水河而上,翻越摩天岭达四川古城青溪,一直是一条驮帮、脚夫、行人来往的交通要道。至今,这条线路上仍有一些以“店”为名的地名,如原店坝乡政府附近的店子坝自然村,交流行政村河脚的杨家店子自然村等等,说明这些地点曾是当时行人投宿的旅店。
今天,乡村公路已通往摩天岭下的范坝乡对树行政村和正沟行政村。无论从哪个行政村的地域出发,一天时间都可翻越摩天岭,到达青溪镇。岭南为四川青川县青溪镇的辖区,岭北则为甘肃文县范坝乡的辖区。
摩天岭,曾名青塘岭。泛指岷山山脉东余尾段,具体指《三国演义》中邓艾取川,偷度阴平所过之岭,又名摩天关。1935年4月,红军与国民党驻碧口的丁德隆独立旅以及胡宗南急调的12个团的增援部队,在岭上苦战了18天,战火几乎把岭上烧成焦土。相传,当时有士兵在摩天岭上见到了孔明碑,上书:“二火初兴,有人越此,二士争衡,不久自死。”战斗中,石碑被毁。清朝道光年间编撰的《龙安府志》记载:“摩天关,在县(平武县)东一百九十里,魏遣邓艾寇蜀由此。”指的就是甘川交界的摩天岭山垭口,也是岭南的清江河支流与岭北的让水河支流的分水岭,海拔2227米。岭南,伐木场的简易公路曾修至山下。岭北的山下,正沟行政村的尽头,残留有“大跃进”年代开掘的水晶石矿洞。大地构造属摩天岭台穹。地质为石英绢云母片岩、绿色片岩、千枚岩夹中酸性火山岩。土壤为黄棕壤和暗棕壤。经国务院批准,于1978年在岭南建立了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圈定面积为274平方公里。
摩天岭南麓的青溪镇是座古城,历史上曾是郡、州、县治地。四道城门的牌楼上曾镌刻着“阴平古道”“马盘古志”“西蜀咽喉”“紫气东来”等字。岭下有个黑瓮潭,危崖险峻,栈道高悬,潭水如墨,令人观之目眩,思之心悸。清朝、民国年间,许多过往客商,在这里被土匪搜刮干净后,又剥去衣裤,抛于潭中。曾有人在黑瓮潭边的崖壁上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自古摩天称险道,曾有灵魂水下飘……”“左担路”上的这种悲惨、恐怖历史,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宣告结束。
原载《陇南日报》
严凤岐,原文县二中校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