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活里充满阳光的人

生活里充满阳光的人

时间:2023-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辛笛先生和夫人徐文绮女士双双驾鹤西去了。九十余年的生命,六十余年的婚姻,生命相伴,命运同搏,伉俪情深,令人唏嘘感叹不已。辛笛先生是我的长辈,我以王伯伯称之。聊天中说起出国期间,日程安排很紧,有时未能及时打电话告诉家人他的活动细节,王伯母担心了两天。王伯伯出身世家,早年商文两栖,均成绩显赫。王伯母也是极富童心的,豪爽豁达、快人快事。王伯伯身材高大,伟岸英俊、风度潇洒,又慈祥亲切。

生活里充满阳光的人——忆辛笛先生

宛 达

王辛笛先生和夫人徐文绮女士双双驾鹤西去了。相隔只三月余。九十余年的生命,六十余年的婚姻,生命相伴,命运同搏,伉俪情深,令人唏嘘感叹不已。

辛笛先生是我的长辈,我以王伯伯称之。三十余年来,他的家我去过的次数不算很多,可是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完全不是靠数量,而是靠质量来证明它的存在和显示它的价值的。他的家在我的心目中有任何其他家庭无可比拟的地位。

他家坐落在南京西路一栋公寓楼里的一套单元里。最初我去看他和他的家人时,能感到一字排开的多个书柜和其他沉重厚实、雅致富华的家具烘托出来一种浓厚的文化底蕴。可更多地让人感觉到的却是在这间并不带有朝外的窗户的客厅里洋溢着的另一种气氛。任何时候我想起和感受起这种气氛时,我的脑海里就会出现晴朗日子里的阳光,欢快,愉悦,生气蓬发,任何阴影都会在这灿烂的阳光里消失殆尽。后来的许多年里,这种感觉不断重复、加强、凝固,成了一个定型。每当我想起他和他家,我心底都会升起一种明快、温暖的感觉。

王伯伯一家也如所有其他的家庭一样,经受了“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和考验。但他从未让那磨难留下点滴伤痕。他总是在往前看,充满信心。我从未听他抱怨过什么,总是谈正面的东西。他的心大如海洋,深如峡谷,什么都能包容。能活到九十多岁高龄,大概不是小肚鸡肠的人能企盼的。

有一次我去时正好碰上王伯伯在写家信。写完后他传给所有当时在家的人看,还举起来直摇,边问,都看过了吧,都看过了吧。我当时被他的家庭温馨的亲情、清澈到底的透明度感动了。几十年来,看了多少家庭为了财产,利益,当面口角、背后密谋,亲情荡然无存。看到王伯伯一家,会让我想到世界上的“真、善、美”,世界的美丽的一面,人生的美丽的一面。正是这美丽,使得我们能够容忍和平衡那不美丽的东西,耐心地等待转变。

又有一次我去看他,大约是七八年前的事。他刚出国访问回来。聊天中说起出国期间,日程安排很紧,有时未能及时打电话告诉家人他的活动细节,王伯母担心了两天。总归是怕他身体不适,想着交通是否顺利等等。他说着忽然调皮地往王伯母方向看了一眼,说,你以为我会节外生枝吗?我是很保守的!大家先一愣,继而对老顽童的天真幽默忍俊不禁。我又一次看到他们家的亲情浓郁,开朗真诚。在他们家里,没有代沟,有时没大没小,大家一起尽情发议论,小辈可以对长辈评头评足。长辈乐意被小辈“管”着,吃什么、什么时间休息、不许工作时间太长等等。真是其乐融融,其乐陶陶。

因为人口不少,他家的几间房显得并不宽敞。他住在这套单元里几十年了。一间大点的屋子,既是客厅,又是书房,还是餐厅。桌子不得不搬来搬去地适应不同的需要。这让我想起很早以前听说的一件事。王伯伯出身世家,早年商文两栖,均成绩显赫。他本是家财万贯的,他可以住花园洋房。但解放初期他征得全家包括孩子们同意,捐献出十几万美元。后来他的孩子们都靠自己奋斗,有时还是挺艰难的,可我从未听他们家的任何人抱怨过当初不应捐献应该把钱留给自己。这金子般的思想和胸怀,在如今的物欲横流的世界中,显得更加可贵,可敬。

他居住上海多年,曾经富有,又是名人,可他经常大声说他是苏北人(上海人一般歧视苏北人,而他认为,这是因为苏北人比较穷苦所致)。一口浓重的苏北口音伴随他走南闯北,乡音不改。这让我想起另一个人,明明是临近上海的江苏某县城的人,却极忌讳告诉别人他的籍贯,一口一个阿拉上海人。真正是真金是不用伪饰的。

王伯伯那样的“三四十年代”(1)的知识分子,饱读经史子集,有着一种特有的认真、执着、儒雅的学者风范。加上他又特别地是诗人,这造就他一种独特的既踏实、重视细节,又天真、富于想象的气质。又有一次我去看他,他正在读他的一首儿童诗新作。那如临其境的童心,生动丰富的语言,让我明白了为什么他曾经是著名诗人。王伯母也是极富童心的,豪爽豁达、快人快事。呆在他们家里,任你有什么不愉快的事,也都会一扫阴霾,心情豁然开朗起来。王伯伯身材高大,伟岸英俊、风度潇洒,又慈祥亲切。都说世无完人,但我想起王伯伯来,我有时会自问,他的缺点是什么?

我和他家的四个孩子中的三个也都熟识,有的还相当密切。他们个个都有头脑、有专长,正直、热情、宽宏、豁达,互亲互爱。在阳光的沐浴里成长的孩子,自己也都头上顶着阳光。

王伯伯和他的家是独特的,是模范的,是辉煌的。

2005年2月

【注释】

(1)编者注:加引号的“三四十年代”均指二十世纪,下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