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戏剧革新家
——布莱希特故居纪略
德国剧作家,诗人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1898–1956)出生于巴伐利亚州奥格斯堡一个商人家庭。他1917年入慕尼黑大学读哲学系,第二年改修医科。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时支持巴伐利亚共产主义共和国,被医院士兵推选为奥格斯堡士兵革命委员会成员。革命遭镇压后,将失望写入剧本《夜半鼓声》(1919)中。该剧于1922年公演,获克莱斯特(德国剧作家,小说家1777–1811)奖金。
1923年他被聘为慕尼黑剧院导演及艺术顾问,剧院上演他的《夜半鼓声》。翌年被著名导演赖因哈德聘为柏林德国话剧院艺术顾问。他的剧本《英皇爱德华二世的生平》,由他本人导演。
1926年开始研读《资本论》,接着写出描写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引起的社会弊病:《人就是人》(1926),《马哈哥尼城的盛衰》(1927),《三毛钱歌剧》(1928)等。
1933年国会纵火案次日,他去丹麦斯文堡附近一个农舍住了六年,期间参加反法西斯斗争。1938年完成《伽利略传》。
1939年被迫离开丹麦去瑞典,完成《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在芬兰居住一年后,1941年乘瑞典货轮去洛杉矶。1944年完成《高加索灰阑记》。在朋友家结识著名演员切尔斯·劳顿(Charles Laughton1889–1962曾在电影中扮演亨利第八,画家伦勃朗等),一起将《伽利略传》译成英文。
1947年10月30日美国国会“非美活动委员会”传讯他。他与另外十九人一起作为敌对的证人被传唤出庭。其他人达成协议,一致拒绝回答有关共产党员身份问题,因而被控蔑视审委会。轮到他被问及共产党员身份时,他断然否认。以后竟被作为特别合作的证人,得到公开的感谢。
旋即离开美国,回到欧洲。以后去瑞士的苏黎世和柯尔(Chur)。1948年10月受东德德国民主革新文化联盟的邀请,到东柏林访问。欢迎十分隆重,欢迎会上他的两旁分别为皮克总统及苏军政委杜巴诺夫上校。布莱希特认为东占区是要战后和平的。“发号施令的社会主义总比没有社会主义好。”他深信东德应是他戏剧活动的基地。
◎ 布莱希特像
1949年夏天,他弄到一张奥地利护照,一位西德出版商及一个瑞士银行的账户。东德政府将“船坞剧院”让给他作为“柏林人剧团”的永久驻地,他得以进行舞台实验和探索。同年10月皮克被选任第一任总统时,布莱希特寄去贺信并附诗《致我的老乡们》(皮克习惯于以“我的老乡们”开始在群众大会上的讲话)。
◎ 布莱希特纪念馆
1954年东德文化部长聘他为文化部艺术顾问。1955年他被授予国际斯大林和平奖。布莱希特在东德度过了他最后七,八年,其间他经历了东德政府1951年发动的“反形式主义运动”。他不断地和当时居于东德文坛统治地位的卢卡契的文艺理论交锋。东德官方的形式主义理论完全脱胎于日丹诺夫。1934年日丹诺夫在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上,将资产阶级文艺斥为颓废艺术。东德执政者将之作为指导思想,把不按传统现实主义规范的创作,一律斥之为形式主义,如五中全会决议批评德骚(Dessau歌剧作曲家)为布莱希特的歌剧脚本《审讯卢古卢斯》的谱曲是形式主义。该歌剧1951年演出时受到群众热烈欢迎,但统一社会党领导在观众欢呼时(长达半小时)退席。
1956年8月14日布莱希特去世。
他的主要功绩是对传统式戏剧进行革命。他认为戏剧必须有助于观众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并使他们转化为行动。他被公认为戏剧革新家。
布莱希特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提出叙体性戏剧,或称叙事剧,与传统的戏剧性戏剧不同。
戏剧性戏剧,即亚里士多德式戏剧—强调戏剧性,偏重于将观众的感情,吸引到剧情中去,使之关注事件(情节)的结局,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 墙上的轴画
叙体性戏剧,即非亚里士多德式戏剧—偏重于观众的理性。剧本突出舞台整体的叙事风格,使观众认识和关注事件的过程。通过思考判断剧情的是非曲直而得出结论。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译为史诗剧是不恰当的,布莱希特决定用“辩证戏剧”来取代“叙体性戏剧”。
他将叙事剧分为三类:
(1)教育剧。这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产物。主题为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的关系,《例外与常规》、《措施》、《母亲》(根据高尔基同名小说改编)都属此类。
(2)寓意剧。对现实中人与人的关系,进行哲学性概括。他的《高加索灰阑记》根据中国元代杂剧作家李潜夫的《包待制智勘灰阑记》改编,作者同情受欺压的低层贫苦人民,歌颂美好事物,将愤怒与嘲讽指向权贵。剧中法官面临的不是那个母亲有权要孩子,而是孩子有权选择一个更好的母亲。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应依“一切归属于善待他之人”解决。戏中戏是全剧的正文。
《四川好人》表现人的善良性格和行为,不能见容于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
(3)历史剧。《伽利略传》全剧反映了科学与愚昧的斗争。伽利略是伟大的科学家,他追求光明,动摇了神权统治,但又违背真理,维护教廷权威而背叛人民。他有意想给反法西斯战士树立榜样。1945年美国使用原子弹后,他改写了剧本,突出了伽利略科学研究的盲目性和对反动势力的奴颜婢膝,加重了对他的批判,强调科学家对社会应负的责任。我国著名科学家华罗庚看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出流泪,感叹为什么搞科学这么难。
《胆大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取材于十七世纪格里美豪森(1611-1676德国小说家)的作品。描写十七世纪宗教战争时小商贩的经历,最后她的二个儿子及一个哑女都死于战争。想在战争中得益的,终被战争所毁。哑女是全剧最善良的人物。她冒着危险爬上屋顶去击鼓,震醒沉睡中的居民,也唤醒精神沉睡的人们。
《公社的日子》表达了1871年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的现实意义。
除了戏剧,他写了2234首诗歌。多在民歌、民谣的基础上写,带有对劳动人民进行革命启蒙的特点。他的主要诗集为《家庭格言》(1926)、《歌曲集》(1934)及《斯文堡诗集》(1939)。
他还写过小说:《三毛钱歌剧》(1934),《负伤的苏格拉底》(1949),《尤利乌斯·恺撒的事业》(1949)等。
他与作曲家艾斯勒(Hanns Eisler)多次合作,他的剧本《伽利略传》、《母亲》、《圆头族和尖头族》等均系艾斯勒配乐,他1931年写的《团结之歌》也由艾斯勒谱曲。1932年维也纳体育场上,七千名歌手向六万名观众演唱。反弗朗哥的国际纵队,二战时的红军,及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中国校园中,此曲响彻云霄。
文坛对他有不同评语。英国作家保罗·约翰逊(1928-?《新政治家》编辑)在《知识分子》一书中称:“他具有一面宣称自己对公众的贡献,一面增进个人利益的卓越本领。”
据称他的戏剧在高额赞助和非常理想的条件下演出。他对阿诺特·布罗耐(1895–1959奥地利剧作家,小说家,写过回忆录《和布莱希特在一起的日子》)曾说:“人们饿死关你什么事?一个人应该有所成就,应该使自己出名,应该得到一个剧院上演自己的戏剧。”德国著名作家托马斯·曼称他为“一个走政党路线的人”,“一个魔鬼”。
他的主要功绩是对传统戏剧进行革命。他认为戏剧有助于人们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并使认识转化为行动。
布莱希特有着强烈的中国情结。他对道德经、庄子学说、墨家学说都有兴趣。他译过十二首中国古体诗。他将白居易与李白、杜甫的诗作了比较,认为李白的诗不及白居易的诗易懂。
1953年他在莫斯科看了梅兰芳的演出,以后写了《论中国人的戏剧》,认为中国戏剧值得借鉴。
他的不少作品与中国有关,如《四川好人》、《高加索灰阑记》、《图兰朵》及反映中国解放战争的诗篇《另一边》等。1959年他的作品《胆大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在上海上演,由佐临导演。以后《伽利略传》、《高加索灰阑记》、《三毛钱歌剧》等相继在北京上演。
布莱希特自1953年10月起,迁去柏林的公路街125号2楼,居住至他去世。1978年起辟为纪念馆。我国多位作家曾去造访,赞扬他的中国情结,说这里展出孔子画像、吴道子名画的仿制品、黄苗子画的《沁园春·雪》等。中国的旅游书《柏林》(中华书局1999)的介绍中称展出他的包括各国文化典籍的巨大书架,其中有不少中国书。
◎ 布莱希特和夫人的墓地
笔者2007年去时,只见到极少展品,上述作品及藏书均未见到,空旷的房间中只见稀疏的木制家私,写字桌上放着他的打字机和台灯,墙上挂着一位老叟坐在椅子上的画,画的右上方写着:“湛湛虚灵地,空空广大缘。万千妖孽类,统入静中看。”落款是“钱岭呈道人”。这是他终身崇尚的中国哲学家老子的画像。布莱希特为此专门写了首诗《怀疑者》。
因有几位来自丹麦的访客,缠住那唯一的工作人员(布莱希特曾在丹麦住过6年),无机会向她询问何以纪念馆变得如此简陋。
多罗顿国家公墓(Dorotheen stadtisher Friedhof)就在纪念馆旁。布莱希特的墓只是一块三角形的石头,他夫人的墓在旁边。安娜·西格斯、黑格尔和艾斯勒的墓都在附近。
旅游资料
布莱希特纪念馆(柏林)
·地 址:125 Chausse Strasse
·开放时间:星期二、三、五10:00–11:30
星期四10:00–11:3017:00–18:30
星期六9:30–13:30
·交 通:搭地铁至Friedrichstrasse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