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自己的模样
在北京圆明园一带,活着一些在常人看来很奇怪的人。有的常因无钱买画布而发愁,却在努力探索中国的前卫艺术;有的居无定所,却执著地用歌声呼唤一种梦想;一个每月养活不了自己10天的诗人,面对虚荣的诱惑,只倾听他内心的声音;一个人类学学士,为了与艺术家的爱情远离故土,在这里过着毫无保障的生活。有的原本是采访他们的记者,竟加入了这个行列;有的原本同样沉迷于艺术,后来自认为发现了比艺术更真实的东西,居然立志点起自己的心灯,照亮世人。
他们来历不同,主张不同,但是,他们都是来自远方的流浪者,都是精神世界的漫游者。
对于这个特殊的类群,习惯于抓典型、树榜样、讲规范的人肯定会有些看不惯。他们会说:好好的家不老老实实待着,好好的工作不踏踏实实去干,跑到这里瞎折腾什么?
这种看法中包含着一种主张:大家都该各就各位不要改变。但是,照着这种主张中包含的逻辑推到底,那结果必定是:种庄稼的老种庄稼,开机器的老开机器,东西南北老死不相往来,官民城乡千年也莫交流,毛泽东最好老待在韶山冲里,徐特立应该老当师范教员。那么,社会哪有活力,历史怎样发展?
当然,圆明园里的这些人的具体生活方式肯定不能成为大多数人的楷模,他们的观点也不会完全正确。但是,他们的活法中,包含着一种创造精神:就是要活得不平凡,就是要活出自己的追求来。这对于许多陈规旧俗来说,实在是一个挑战。我敢说,在天下熙熙攘攘皆为物质利益来往的今天,在这么大的国家中,出现这样一些超越传统观念的理想主义者,不仅不嫌多余,还有些可贵。
回顾历史,我们得承认,给历史带来活力的人往往要超出俗套。从俗套中去看他们,往往会觉得他们有些奇怪。但奇怪中往往包含着独立思考和选择,包含着理想和追求,包含着改革和创新,因此,他们也就在社会的发展中扮演了非同寻常的有价值的角色。
(原载《中国经济时报》1995年8月2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