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于细微处见智慧

于细微处见智慧

时间:2023-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对“多米诺效应”深信不疑,美国人养成了常常把小小的孤立事件看作是普遍现象的通病。同肯尼迪相比,美国的许多位总统似乎都不逊色。从罗斯福本人的行为方式来看,他所说的“不走极端”显然指的是不走理想、抽象、空洞的极端。于是,老百姓对关注细节的总统也就特别放心,相信这样的总统必然能够把他的伟大目光投注到每一个人的欢乐与痛苦的细微情感变化之中。总统关注细节,并不意味着一般美国人关注细节就是与此两相抵牾的。

于细微处见智慧

“多米诺效应”体现了千差万别的事物或因素普遍联系的原理。由于对“多米诺效应”深信不疑,美国人养成了常常把小小的孤立事件看作是普遍现象的通病。尽管如此,依据因果链式的关联来考察经验事实和观察问题,无疑能够增强人们实际的生存能力。在最为广泛的意义上,生存能力就是人们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多米诺效应”中普遍联系的多维视角促使美国人极其注重小事和琐事,并且特别喜好在细节上练功夫。在约翰·肯尼迪总统眼里,似乎任何细枝末节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其就职典礼的检阅仪式中,肯尼迪注意到海岸警卫队士官生中没有一个黑人,便当场派人进行调查;他在就任总统后的第一个春天发现白宫返青的草坪上长出了蟋蟀草,便亲自告诉园丁把它除掉;他发现美国陆军特种部队取消了绿色贝雷帽,便下达命令予以恢复;尤其使人感到意外的是,肯尼迪在就任总统后不久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竟然胸有成竹地回答了关于美国从古巴进口1200万美元糖的问题,而这件事只是在此四天前有关部门一份报告的末尾部分才第一次提到过。

身为总统,肯尼迪巨细都抓的风格非但没有为美国人指责,反倒更加丰满了自己的形象。

同肯尼迪相比,美国的许多位总统似乎都不逊色。其中,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是凭借惊人的记忆力来记住诸多细枝末节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一条船在苏格兰附近突然沉没,沉没的原因是鱼雷袭击还是触礁,一直没有结论。罗斯福则认为触礁的可能性更大,为了支持这种立论,他滔滔不绝地背诵出当地海岸涨潮的具体高度以及礁石在水下的确切深度和位置。这一招令许多人暗中折服。罗斯福更拿手的绝活是进行这样一种表演:他叫客人在一张只有符号标志而没有说明文字的美国草图上随意划一条线,他都能够按顺序说出这条线上有那几个县。

罗斯福这种不分巨细、面面俱到的癖好,曾经被人嘲笑为“想用一颗药丸来解救一场地震”;但他却如此告诫美国人:“要成大事,就得既有理想,又讲实际,不能走极端。”从罗斯福本人的行为方式来看,他所说的“不走极端”显然指的是不走理想、抽象、空洞的极端。

林顿·约翰逊总统也曾在细枝末节上作出过出色的表演。有一次,约翰逊刚刚在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上致完辞,一位参议员便跑上去向他表示祝贺。约翰逊说:“对,大家鼓了80次掌。”这位参议员立刻跑去检对会议记录,竟然查实总统丝毫没有说错,显然,约翰逊在讲演的同时,必定在仔细记数着会场上鼓掌的次数。

关注细枝末节的现象,为什么偏偏屡次在总统身上发生?这其中显然同总统对自身形象的精雕细琢有关:总统连全国每个县的县名和地理位置、不为人知的建议乃致白宫草坪上的蟋蟀草都注意到了,还会有什么东西落在总统的视野之外呢?于是,老百姓对关注细节的总统也就特别放心,相信这样的总统必然能够把他的伟大目光投注到每一个人的欢乐与痛苦的细微情感变化之中。

总统关注细节,并不意味着一般美国人关注细节就是与此两相抵牾的。事实上,总统关注细节的各种现象之所以能够为一般的美国人所捕捉并且经常性地出现在口头的传说与书写的文字之中,正是由于一般的美国人也是同样注重细节的,这是因为,总统关注细节的多种现象本身就是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捕捉到这些事情,同样需要宽广的视野和敏锐的观察力。

关注细枝末节所可能获致的奇特效果,从反面的案例中或许更能够被清楚地加以认识。仍然以总统为例。威廉·哈里森和马丁·范布伦都是美国巨富,在同时竞选美国总统的过程中,两人日常生活中的细微行为方式竟然成为决定选民投票意向的重要参数:在日常生活中,哈里森喜欢用大壶喝烈性苹果酒,而范布伦则喜欢用高脚金杯饮外国的葡萄酒,结果,哈里森在竞选中稳操胜券,当选为美国第九任总统。把此案当作反例来看,不就是范布伦马失前蹄、输在“不顾小节”之上么?

“多米诺效应”所包含的对细枝末节加以注重的涵义,转换成中文表述就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