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释“太极”

释“太极”

时间:2022-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产生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便受到了种种抵制或歪曲。其实,“太极”就是我们研究和认识事物的一个范围,相当于现代哲学之中的一元论。阴阳一太极,“男女一太极”。“太极”是抽象的,而不是任何物质。所以,太极在中国古代哲理论述之中,在一定的语义上,又等同于“道”。“太极图”所画是一个黑白相对的圆形图,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运动状态。

第二节 释“太极”

在中国古代的圆形八卦图中,其中心部位有一个阴阳两势、呈旋转之态的圆形图案画,名曰“太极图”。在中国古典哲学中,亦将“太极”作为一个极为重要的术语使用,如《周易·系辞》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也被称作“太一”。《孔子家语·礼运》曰:“夫礼,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吕氏春秋·大乐》言:“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谓之太一。”

那么,“太极”的确切含义,变成现在的通俗语言,指的是什么呢?或者说,它相当于现代哲学中的哪一个名词呢?对于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人们至今认识并不一致,也说不确切。这是由于中国思想史上,长期搞“神道设教”的愚民之治而造成的恶果。

中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大约在1万年以前,至少是在距今七八千年以前的历史上。至“五帝”时期,引为治国的指导思想,便是以其理论立法而治国;以其理论为指导进行天文观察研究;以其理论指导防病治病而建立中医学理论;以其道理建立伦理道德而行社会文明之教化;以及应用其道理研究和发展军事理论等,这正是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根源之所在。但是,自从夏禹建立父传子、家天下的独裁统治政体之后,搞“神道设教”以愚弄百姓,搞起了主观唯心论。产生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便受到了种种抵制或歪曲。到了商代,迷信神鬼、占卜成风,更是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商末周初,周文王及其子姬旦,又改中国古典哲学经典《易》经作卜筮用,这就使中国古典哲学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空前绝后的封杀。虽然,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统治渐衰,各诸侯国为了称霸并最终取代周天子的统治,而纷纷变革图强、争夺人才,引起了献计献策式的“百家争鸣”;学者们纷纷以中国古典哲学观点为指导,而探讨变法革新之策,申述自己的主张,且又有孔子研究《易》经、阐述哲理,使中国古典哲学相对又出现过一个时期的恢复。但是,由于中国古典哲学在历经劫难之后,在古典的佚亡和被篡改的情况下,毕竟未能达到其正本清源、还中国古典哲学以本来面目的程度,如此,春秋战国时代的人们,在谈到一些中国古典哲学的名词术语时,就已有含混不清、似是而非乃至曲解的现象出现。在言及“太极”或“太一”一词时,也同样地存在着相当混乱的说法。如列御寇说太极是“气”,并又造出了什么“太易”、“太初”、“太始”、“太素”等名词:“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17]宋代以来,其说法就更杂。张载于《正蒙·参两》中说:“(太极)一物两体,气也”;而邵雍在《心学》中又说:“心为太极”……由此,现在的《辞海》《辞源》就都没有作出确切的解释。那么,中国古典哲学——道学中的“太极”,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其实,“太极”就是我们研究和认识事物的一个范围,相当于现代哲学之中的一元论。对此,我们只要实事求是地作一点分析,就可以明白。

“太”,意如过于,过度;“极”,指事物达到顶点、尽头、极限。“太极”之所指,即言事物大到不能够再大,小到难以再小的一种程度。它是人们研究事物、探讨问题之际的一个思考范畴(如质、量、时间、地域、活动过程以及关系范围等)。比如,当我们在研究地球物理变化之际,“太极”就是包括地球内物质结构、物理性能,以及太阳系各个星球对它的影响等这样一个范围。若要研究太阳系,“太极”的范围就会是银河系。如果我们要研究物质结构之时,这个“太极”就会是分子、原子原子核,或者质子了。

中国古典哲学是一元论,它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分为阴和阳的,阴阳事物异性相引、同性相斥,是其最基本的道理。所以,《孔子家语·礼运》言:“夫礼,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吕氏春秋·大乐》曰:“太一出两仪,两仪出(应为“即”)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混混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天地车轮,终则复始,极则复反,莫不咸当。日月星辰,或疾或徐。日月不同,以尽其行。四时代兴,或暑或寒,或短或长,或柔或刚,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因此,“太极”在理论上是反映客观事物具有本质性联系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属于“形而上”的一个哲学理论范畴。

相比较而言,宋代的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对“太极”的解说就比较确切了一些。这就是:“太极本无极”,“无极而太极”,“即阴阳而指其本体,不杂乎阴阳而为言”。阴阳一太极,“男女一太极”。申而言之,万事万物之中,每一事物之中各有一太极……“太极”是抽象的,而不是任何物质。我们不论研究任何事物,都运用的是哲学思想。所以,太极在中国古代哲理论述之中,在一定的语义上,又等同于“道”。

现在我们来对“太极八卦图”作一个简单的分析。“太极图”所画是一个黑白相对的圆形图,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运动状态。白的一边,其中心有一个黑点;黑的一边,其中心又有一个白点。白的一边大到极限,而开始生黑;黑的生长壮大到极限,便又转而生白。这个“太极图”所画,其要表达的哲理就是,一元事物、一分为二、分阴分阳;阴阳异性互引、互动、互渗、互为消长,阴极生阳,阳极生阴;但阴阳互为己根,互为依存,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唯其相反,方能相成;只有相异,才能相同。阴阳合而为一,才构成一元事物;阴与阳,因为是相比较而存在,所以阴与阳不仅始终保持平衡,而且是阴无纯阴,阳无纯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这种图案画上的表示,也说明了世界上没有绝对纯而又纯的事情。

所以,我们既可以将“太极图”看作太阳系、银河系的模式图,也可以将它视作物质基本元素结构图。无论是太阳系、银河系或其他星云、星系团,都是由物质构成的,都存在着阴阳对立的统一规律,都存在着对称性和守恒性,都存在着旋转运动。就像原子,同样有阴阳物质的异性相引、相依、对称、守恒等规律在起作用,同样存在着物质运动,电子围绕着原子核而旋转……哲学道理,因为是将万事万物运动变化规律高度集中、归纳和概括,而提出的一种超离了具体事物的“道理”,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理论”,因此这种理论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抽象性。唯其如此,哲学家们往往用鸿篇巨著,也难以说清多少道理。但是,在中国的古代,人们用一幅分作黑白的圆形“太极图”,就巧妙、准确、明白地表达出这么多的哲学理论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中国古典哲学正是因为有了“太极”这一表示“一元”的哲学术语,才保证了其理论自始至终,都是“天道”、“地道”、“人道”、“时变”的一元论,而非西方哲学中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二元论。这就是东西方哲学所存在的区别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