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太中银铁路的点滴回忆
汪一鸣
大学期间,我的老师、中国交通运输地理学权威杨吾扬教授,曾经很动情地讲到孙中山《建国方略》中交通开发的光辉思想和计划方案,由此我从图书馆借出《建国方略》研读了好几遍,孙中山建设大商港、大铁路网的思想从此深印心底。我的科研导师、中国科学院吴传钧院士为包兰铁路选线而在1952、1953两年对宁夏等地进行艰苦调查的经历和成果,也时时激励我为宁夏国土开发努力工作。
一、规划先行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下,我们于1984~1986年编制的《宁夏南部山区国土开发整治总体规划》,提出了宁南山区国土开发三大重点工程:以大柳树枢纽建设为中心的水土资源开发,以灵武煤矿区建设为中心的能源综合开发,以兴修宝中铁路为中心的交通网建设。1987~1990年编制《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开发整治总体规划》时,考虑到宝中铁路已决策上马(1989年国家批准建设,1990年年底正式开工),拟把太(原)中(卫)铁路列入21世纪和宁夏国土开发三大重点工程之一。当时国家铁路网远景规划中列有太中铁路,自治区领导在审查规划草案时,提出太中线适当改线、先建太原至银川线的方案,规划写明“21世纪初争取新建银(川)太(原)铁路”。本来,交通基建项目不属我的本职工作,但想到要使国土规划从方案变成现实,就时时关注太中(太银)铁路前期工作动向。
1991年,中科院黄土高原综合考察队和国家计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的研究报告认为,太中铁路将在21世纪中期建成。1994年,国家计委委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研究提出全国铁路网建设规划,把太中线安排在2020年之后建设。这些信息不禁使我忧心忡忡:国土规划提出的太银线建设何年能实现啊?能否通过宁夏人的努力,把太银(太中)线前期工作向前推进一步?1994年中至1995年编制“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时,把太中铁路建设列为2010年远景目标,同时我向有关领导提出抓紧前期工作的建议,但未得重视。领导认为:太超前了,规划里写写可以,行动嘛,现在不是时候。
二、奔走呼告
我并不死心,想从软科学研究入手推动前期工作。1995年7月初,我写出《论孙中山的运输大通道系统思想》一文。该文一方面论述了孙中山关于交通建设必须先行,交通线形成综合网络,以外向型大通道为运网骨干,重视交通建设的综合效益,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加速交通建设等一系列对当前具有现实意义的思想,而且着重指出,太中线就是孙中山所说的欧亚铁路系统主干之一段,提出应抓紧进行太中线等东西向大通道可行性研究的建议。该文提交8月初在兰州举行的“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我的大会发言引起出乎意料的热烈反响,包括兰州铁路局、兰州军区交通战备办等各方与会同志,纷纷找我谈太中铁路,要我把文章交由他们刊物或内参发表。
之后,我与自治区科委政策法规处刘恒处长(后任科技厅厅长、劳动保障厅厅长)谈及此事,我俩关于推动太中线前期工作的想法一拍即合,立马行动,议定分头收集资料信息,多方宣传呼吁,筹备设立有关软科学课题。10月初,由我写出开展太中铁路可行性研究的建议,送呈有关领导部门。11月间,我趁赴京开会之便,去国家计委国土规划地区经济司、国土开发研究所、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等处,就太中线前期工作征询领导、专家意见,他们都非常支持,认为我们抓准了项目和时机,表示可承担宁夏委托课题或参与合作研究。12月13日,自治区科委苏焕兰主任召集全体科委领导和有关处长开会,听取刘恒和我的汇报,决议区内课题组研究先行起步。1996年4月,国家科委同意立项资助,由我写出申报项目建议书,并通过与区计委交通处刘樵处长(后任区计委助理巡视员)等商议,邀请李可彬(时任银川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后任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兵(时任区计委交通处主任科员,现在区投资公司任职)担任课题组组长。
三、迎来机遇
一个难得的机会终于降临了:国务院通知,1996年5月在京举行“新亚欧大陆桥国际讨论会”,李鹏总理主持,俄罗斯和中亚各沿桥国家总理(副总理)、我国沿桥各省区省长(副省长)参加并发言。4月16日,自治区政府给区计委、科委下达任务:为刘仲副主席参会起草大会发言稿。当即成立三人写作班子,讨论拟订提纲,由王兵起草初稿,刘恒和我修改把关,确定题目为《建设新亚欧大陆桥国内段北通道——太中铁路的建议》,由区计委国土整治办公室孙志文绘制附图,4月29日定稿复印。该文提出了顺应经济发展趋势建设“多端束状桥”的新理念。多端指太平洋沿岸桥头堡包括天津新港、青岛港、日照港、连云港、上海港等多个大港。束状桥指包括铁路(以陇海、兰新线为中通道,以太中线至天津、青岛为北通道,以西安至南京、上海线为南通道)、高速公路、油气管道等多条通道,突出太中铁路北通道是太平洋港口群至大西洋港口群距离最短的大通道,可为我国西部省区、中亚各国开辟一条最便捷的出海线路。会后听说,刘仲副主席发言引发重大反响,太中铁路建设成为铁路界的热门话题。
乘会议东风,7月中,区计委布置我起草呈报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加强太中铁路前期工作的建议。11月底,应宁夏广播电台之邀,我和刘恒、凌伟达(区经贸厅处长)联袂现场广播新亚欧桥和建设太中铁路有关问题。此后,加快太中线前期工作的好消息络绎不绝,其中最重要的,是天津的铁道部第三勘察设计院、兰州的铁道部第一勘察设计院听到消息,主动上门,表示愿无偿帮助宁夏搞太中铁路预科研。他们在下面跟我说,太中线是个好项目、大项目,机不可失,要舍得下本钱抢占阵地。我对他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意识极表赞赏。在铁路设计专业单位竞相参与的情况下,我及时向区科委提议:我们的软科学课题已经完成了使命,不用继续搞了,以免重复劳动、浪费人力财力。区计委也明确由赵春起副主任、刘樵处长分工抓太中线前期工作,从而把该项目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四、重要转折
1997年年初,铁三院率先拿出太中线铁路预科研报告框架稿,3月31日与区计委同志座谈修改问题。9月完成预可研报告。1998年年初,区计委以此向铁道部汇报后,又委托铁三院作科研。1998、1999年间,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适时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以及“建设大通道,联合走西口”等具体指示,为加速太中线铁路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1999年7月,铁三院、铁一院双双向宁夏提交了科研报告。自治区党委、政府抓住这一大好形势和有利时机,当机立断,委托中国科协筹备举办“加快太原—中卫铁路建设专家研讨会”。区计委和区科协打破常规,指定我提前起草会议纪要。7月24、25日是周末,我苦战两天拿出了纪要初稿与区科协主席越经臣、副主席张鹏程、咨询中心主任张阳等提前赴京,和中国科协同志一起做会议筹备工作,编印研讨会论文集。
8月20日,区计委赵春起、刘樵、我等一行住进中国科技会堂,当晚铁三院郑大为副院长、沈建文副总工等老朋友宴请宁夏同志,共叙战斗情谊,商议开会策略。分给我的任务,一是作大会发言,二是修改、充实会议纪要。由于准备充分,中国科协徐善衍书记和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铁道部原副部长国林教授亲自主持,邀请的30多位院士、专家和国家计委、铁道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有关司局领导都始终参加21、22日两天会议。记得铁道部计划司参会领导专门找到我这个起草会议纪要的,说太中线建设时机尚不成熟,主要是担心运量小、效益差,让我写纪要时掌握好分寸,笔下留情。但专家发言十分热烈,纷纷指出太中线是条通道路(国内大通道和对外大通道)、开发路(运煤路)、扶贫路(富民路),认为市场经济下铁路新线建设的诱发运量和长远经济效益具有很大潜力,特别是中央军委国防交通协会吕宏江研究员、兰州军区交通战备办梁建文副军级高工(1995年8月兰州会议相识的老朋友)的发言,指出太中线将对华北战区与西北战区相互支援、实施部队和军事物资快速机动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战备路。他俩的发言大大加重了太中线作用的分量。可以说,专家们的发言初步破解了效益疑虑者的担心。最后通过的研讨会纪要明确提出:鉴于修建太中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有关勘测设计单位已经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与会专家建议,将修建太中铁路作为加速开发大西北的跨省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列入国家铁路建设“十五”计划和加快西部开发“十五”专项规划。
研讨会闭幕次日,按区计委领导安排,我又代为起草了晋陕宁三省区政府上报国务院的建议加快太中铁路前期工作的报告稿。
中国科协随即将研讨会纪要于9月2日以科协发办字〔1999〕253号文报送国家计委、铁道部。10月,朱镕基总理来宁视察,对自治区党委、政府汇报的大柳树水利工程、太中铁路、宁化第三套大化肥等项目表示支持,并指示铁道部抓紧做前期工作。不久铁道部以计长函〔1999〕225号文下达了《关于开展铁路建设项目方案竞选的通知》,确定铁三院、铁一院参加新建西北至华北铁路通道(太中线)方案竞选,正式启动了太中线前期工作。
太中线前期工作还得到甘、新、鲁等省区的协力支持。2000年1月11日,以天津市政协和市交通委员会周主任为首的代表团专程来银川,与宁夏同志座谈太中线在加强天津港与西北腹地联系方面的重大作用,表示要为加快太中铁路建设向中央专门提呈报告。
2000年4月,自治区政府决定成立太中铁路前期工作办公室。
五、形成气候
为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国科协于2000年7月7~8日在重庆召开“21世纪中国西部交通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参会的好几百人,涉及铁道、公路、水运、民航、邮电、城市交通等各部门和西部各省区市,宁夏代表团有科协、计委、交通厅、铁路局、邮电局、党校等9位同志,堪称盛会。园林副部长是会议主持人之一,老朋友见面十分亲热。大会发言有中央各部局领导,以及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等知名专家。会议秘书处指定我作为西北6省区代表作大会发言。我把提交的两篇论文《孙中山交通建设思想与西部大开发》《兴建太中铁路,促进西北大开放大发展》之核心内容进行重组,说了两个为什么:为什么说交通建设思想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西部交通大开发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为什么说太中铁路建设将会大大促进西北开放、发展?我的发言获得异常热烈的掌声。之所以效果不凡,除言简意赅、言近旨远等因素外,最主要的恐怕还是表达了西部人的心愿,抒发了西部人的情怀。午餐时,好多不认识的与会代表都来跟我寒暄,说,小省区爆出大冷门,老汪发言有水平、有感情,太精彩了。我自己也为太中铁路建设达到舆论共识的新高度而感到兴奋不已。会上还有铁三院、铁一院和其他专家提交的多篇有关太中线论文,它们(或其摘要)后来都收进了四川科技出版社的《21世纪中国西部交通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至此,太中线前期工作已初步形成气候,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基础。通过以后几年各方同志的艰苦努力,终于在2006年迎来太中银铁路全线开工建设。我们1995年以来的点滴努力没有白费工夫,既可告慰自己也可告慰于宁夏人民了。
(作者单位系宁夏发改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