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回顾与展望
杨天林
一
长期以来,囿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约束,我区农村科技成果推广体系处于局面难以打开、运作难以维持的涣散状况。2002年9月,国家科技部指定宁夏在西北地区率先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协调领导小组审时度势,大胆创新,确立了“立足科技项目,突出科技创业;实施体制创新,注重金融推动;坚持市场导向,实行三线推进”的运行模式,即通过市场机制搭建创业平台,鼓励科技特派员以科技承包、租赁经营、资金入股、技术参股等方式开展有偿服务,与农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实现生产、技术和市场的有效链接及农民和科技人员的双赢。通过重心下移的方式把科技人才资源直接导入农村,宁夏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为新农村建设增添了更多活力。
宁夏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的总体思路是:在观念更新、资源引进、市场机制等方面寻找突破,用市场机制把人才、技术、资金、信息、旅游等各种资源组织起来,把人流、物流、信息流向城镇农村聚集,推动全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为确保创业行动的有效实施,自治区各级科技、组织、财政、人事、编制等部门共同参与,先后成立了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协调领导小组、科技创业协会和创业基金会,组建了科技创业投资公司,建立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专项资金。
科技特派员下派后建立了利益共同体,形成了与农民长效合作的机制。中宁县科技特派员胡明星将17户农民的土地租来,然后再分给农民育苗。种苗、化肥、农药、技术由他本人提供,成苗后他再回收销售。这样既增加了农民收入,他本人也获得了可观利润。科技特派员还积极开发创业项目,为农村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他们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将科技服务导入农村,带动一方经济发展。中宁县10位科技特派员通过筹建奶牛胚胎移植服务中心,高起点引进新技术,在12个奶牛园区全面改良奶牛品质,扩大奶牛数量,带动了全县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拓展农产品市场,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是科技特派员的又一工作。平罗县科技特派员王怀东自筹资金10万元,创立了平罗县马铃薯产销协会,专门从事马铃薯的引种与销售。今年种植马铃薯4万亩,其中地膜马铃薯3.2万亩,农民种植马铃薯每亩纯收入达800元左右。科技特派员还成为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主力军。青铜峡市科技特派员牛永江,自筹资金78万元,开发宜林荒地363亩,创办了葡萄良种基地,引进国内外新品种22个。
为激励这批科技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出实绩、创实效,自治区对科技特派员实行“三奖”原则,即科技特派员在创业期间,有重大贡献者奖励1~3万元;成绩突出、效果明显的工资提前晋档一级;工作务实,指导农民增收幅度较大的,评为优秀公务员。同时,以自治区科协为主成立的科技创业协会通过“一网”(宁夏大众科技网)“一校”(农民讲习所)“两库”(项目库、人才库),有力地配合了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的实施。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实施创业项目441个,567人与农民或涉农企业结成了利益共同体。由科技特派员控股或参股的经营农业企业有113家,由科技特派员领办的农村各类专业经济合作组织76个,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几年来科技特派员个人累计投入创业资金13109.15万元,获得金融贷款支持5600万元。
二
是什么促使科技人员一改过去“下乡一阵风,培训空对空”的形式主义的呢?过去,平罗县农民沿用传统的土法育苗,费时、费工、成活率低,生长慢、成本高、生产效益低。大学毕业20多年的孙尚忠推广的无土穴盘育苗技术,不仅解决了这些问题,而且让农民每个温棚多收入800多元。两年多来,“孙特派员”不仅为菜农增收360万元,自己也获利6万多元。在“利益驱动”下,一大批农业科技人员带着技术、资金、项目下到农村。一位乡镇干部深有感触地说,以往上级组织开展五花八门的科技下乡活动,好多只是发发材料、搞搞培训,农民听得见摸不着。现在不同了,科技特派员扎到农民中间,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鱼水关系。
信息闭塞是固原市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2003年科技特派员行动适时启动了固原信息化专项工程。如今全市4县1区共建立了100余个农村信息服务站,农副产品的网上交易额由2003年的6400万元增加到去年的1.1亿元。通过信息化工程建设,不但使固原市跨越了“数字鸿沟”,而且增加了山区农民的收益。科技特派员黄大宏在中宁推广枸杞标准化生产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为项目区农民增收60万元。科技特派员王怀东在平罗县兴办的马铃薯产销公司,引进推广适销对路的优质马铃薯新品种,每年与1.5万户农民签订订单,使农民种植马铃薯每亩纯收入达800元以上,实现了全县马铃薯产业历史性的飞跃。科技特派员杨奇博士深入山乡,一年为固原市培训冷配技术员158名,对51835头肉牛进行了良种化改造。尝到科技增收甜头的西吉县兴隆镇王河村村民摆清俊说:“现在我养的牛活泛、壮实,一头良种牛要比土黄牛多卖500多元呢。这都是杨博士的功劳啊!”
身为宁夏农林科学院研究员的科技特派员许志斌,在吴忠市推广优质青贮玉米饲料过程中,为打消顾虑,他与农民签下合同:不仅提供成套的技术,而且保证收购;在确保亩产7吨的前提下,在农民增产增收中提取10%的技术服务费;如果技术指导失误造成减产,赔偿等量的损失。结果一算账,每亩增收140元至210元,当地农民捧他为“科技财神”。科技特派员郭跃军利用自己水稻栽培方面的技术专长,潜心破解稻农们急需解决的难题。他还靠信用社贷款投资50多万元,购买了联合收割机和草编机,为订单农户提供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解决了稻农种植、管理、收割、销售各环节难题,使稻农每亩节本增收307元,自己也获得了可观的收入。
在机制创新中,如果说“利益驱动”是调动科技人员创业积极性的动力源,那么金融推动则是保障创业行动顺利进行的催化剂。到去年底,全区下派科技特派员800多人,法人科技特派员20余个。科技特派员创业的园区、基地等项目区内农民人均收入增加445元,科技特派员年获利1465.9万元。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总投资2.45亿元,其中获得金融机构贷款4533.8万元。今年自治区还通过组建担保公司和建立创业项目担保基金,解决创业项目的资金困难问题。
国家科技部现场考察后认为:从福建“南平经验”到“宁夏模式”,实践证明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新时期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成功经验之一。去年,科技部和人事部联合发文,在全国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试点工作中推广“宁夏模式”。
历时几年的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从初始的4个试点县扩展到全区24个市县,全区800名科技特派员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的有近400人,实施创业项目近300个,推广新技术、新产品361项,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辐射带动农民60.4万人。
对此,自治区副主席张来武曾形象地比喻说:“现在,我们所做的只是个‘星星工程’,所谓的星星就是科技特派员创办的一个个小企业。当满天的星星涌现时,下一步我们就要启动‘月亮工程’,就是要造就十几个、二十几个有规模的科技型企业,逐渐让它们成为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再进一步就要造就‘太阳工程’。只有建立这样的长效机制,农业效益低、农民增收难等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三
目前,宁夏有近千名科技特派员和20余个法人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农村基层,在积极参与当地县域经济发展的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中,他们带项目、带技术、带信息,带资金,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活动;有的以资金、技术入股,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有的面向农民创办各类经济实体。科技特派员所在的基地、园区、企业和典型示范区内农民人均收入比下派前增长50元~60元,平均增长252元。
全国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现场会最近在银川闭幕。会议认为:宁夏在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中开创的“立足科技项目,突出科技创业;实施体制创新,注重金融推动;坚持市场导向,实行三线推进”的“宁夏模式”,是一条成功的宝贵经验,值得全国各地借鉴。
2008年5月16日下午,自治区副主席、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协调领导小组副组长张来武在科技厅主持召开了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工作座谈会。座谈会旨在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完善新措施,交流新经验,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更好地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工作集思广益,解决问题。张来武副主席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宁夏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的本质和要义就是让科技特派员带领农民一起创业,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和经营方式,把农民带入市场,增加农民收入。宁夏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得到了科技部的肯定,其精髓就在于行政、社会、市场三线推进的设计,就是要培育好市场、社会两条线的力量,起到协调功能,形成合力。要保证政策的延续性。要遵循科学发展观,遵循市场规律,创造有利于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发展的办法和体系。
张来武副主席特别强调,随着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工作的发展,要整合相关力量,以推动产业发展为工作方向,围绕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优势特色产业、设施农业,运用和发挥好科技特派员机制。下一步,要重点抓好九个推动,即:产业推动、科技推动、信息化推动、金融推动、政策推动、宣传推动、国际推动、培训推动、组织推动。
“宁夏模式”在创新和完善科技特派员工作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的意义和作用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肯定,该模式实现了科技资源和科技人才跨地区、跨行业、跨学科的流动,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优化配置和重新整合,使资金、技术、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有效配置到农业生产体系中,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使现代管理制度与市场流通紧密结合;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带动了新的社会化分工与协作,有力地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作者单位系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