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炎
江西大学(现南昌大学)中国哲学硕士。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昌航空大学党委书记,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各位同学,下午好!非常荣幸,学校文化素质教育中心邀请我今天下午和各位同学共同聊一聊“读书与治学”这么一个话题。回顾自己从上大学到今天31年的历程,自认为读书还比较用功,所以我今天主要从我上大学以来,读书、教书、写书,甚至到后来还卖过书,这样一个“四书”生涯,和同学们一起谈谈过去读书与治学的一些经历,一些体会。
一、我的求学背景
我是1978年上大学的,是我国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我上大学的时候是17岁,大学毕业的时候大概差三个月满21岁,可能和在座的差不多,但是我当年上大学的条件和在座的同学们相比差得太多。我的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在农村的学校读完的,考上大学体检的时候才第一次来到县城,这之前一直在农村。而且我上大学的时候是典型的贫困生,因为家里我排行老五,我家五兄弟、一个妹妹,我们是六兄妹,应该说当年的家庭生活是非常非常困难的。我老家在江西的玉山县,那是一个深山老林,那个地方人多田少。我记得九岁以前,每年最期盼的就是过年,盼望过年爸爸从外地打工回来能够挑上一担大米回家,大家能够饱饱地吃上一顿白米饭。因为那时候我们那个地方田少,尽是山地,一年到头吃的都是什么呢?玉米糊、玉米粉蒸干饭、红薯干、红薯稀饭、萝卜粥。最艰难的时候还吃过棕树的那种籽,在座各位可能都无法想象。因为生活所迫,九岁的时候我家搬到了怀玉山的另一边,就是江西的德兴县,现在叫德兴市。相信很多同学也不知道德兴,但是说到江西的铜矿可能就知道了,江西的德兴铜矿是亚洲第一大铜矿。
上大学的时候,我其实是一门心事想读文学,想读中文专业,所以我填的志愿全部是中文专业,外省的学校我填了一个黑龙江商学院。当时就一个想法,离家越远越好,跑远一点。但是没想到我被录取到江西大学政治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专业,也就是说上了一个我并不情愿上的大学,也上了一个我并不喜欢的专业,当时进校的时候我就是这么一个状况。那个时候高考刚刚恢复,中国的高等教育停顿了十多年,当时的江西大学也就是现在的南昌大学,校园里面还到处都是稻田。琅琅的书声和田里的蛙声,交相应和,当然也挺有趣。那个时候的学习条件也非常艰苦,我们入校的时候学生的寝室不够,是住在文科大楼的一楼教室里,20人一间。老师也不够,好多老师是当时的“牛鬼蛇神”,“文化大革命”期间下放了,或者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右派”,那个时候刚刚才陆陆续续地返校。
二、我的读书与治学感悟
就是在这样一个家庭背景、时代背景和学校条件下,我抱着一种不情不愿的情绪上了大学。但是,我大学期间读书读得很成功,归结起来有下面一些经验和大家一起交流。
第一,读书要有明确的目标。
我上大学的时候目标很明确,尽管我不喜欢所学的专业,尽管我没有被中文系录取,但是我上大学以后立的志向很清楚——必须完满地完成所在专业的学习任务,与此同时,自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这就是我进校就很明确的。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我进校以后拒绝担任一切班干部职务,因为我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当班长,一直当到高中毕业,包括后来到学校当学生会主席,我觉得这一块已经够了,也就是作为一个学生干部所应该受到的一切训练都具备了。我认为我上大学就是扎扎实实读书、学习,所以,我进校的时候目标就非常明确。
进校以后安顿下来,第二天我就找图书馆。找到以后,我非常兴奋。那个阅览室也是教室临时改的,大概能坐一百多人的那样一个大教室,改成了一个文学名著阅览室,里面书架是破破烂烂的,但是书不少。我当时就下决心:在大学毕业以前,把这个阅览室的书从第一架的第一本书读到最后一个书架的最后一本书。这个任务完成没有呢?大学二年级下学期结束的时候我完成了!我那个时候读书就是三点一线,没有任何业余生活,可以说是苦行僧似的生活,教室——图书馆——寝室,每天就这三个点。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因为家庭贫困,营养也不可能太好,那怎么办?锻炼身体。所以每天早上六点钟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到操场去做一套体操,玩一下单双杠,再跑四千米,跑完回来到那个四面透风的厕所冲个冷水澡,春夏秋冬无一例外,哪怕是大雪纷飞,照样是洗冷水澡。洗了四年,我觉得这个锻炼很有好处。每天洗冷水澡,把自己的精神激发出来,尽管自己冷得嗷嗷叫,一边冲冷水澡一边唱歌,但是出来后再上课精神好得很,读书也没有什么疲倦的感觉,所以那个时候一天到晚除了上课就是读书。
我们那个时候读书有一个好处,也可能因为老师不够,也可能当时的教育模式就是那样,我们总体上课的时间不多,就是第一学年课程稍微多一点,大概也就是一周最多20节课,没有双休日,是从周一到周六。到了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大概每周就是12节课左右,四年级的时候每周就是10节课左右,业余有大块时间,非常有利于我们自学。所以我的业余时间全部在读书。
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之前的目标都已经完成了,怎么办?我把目标转移到省图书馆去了,当时八一公园那里的中山路口就是江西省图书馆。省图书馆早上八点半开馆一直到晚上八点半闭馆,这中间是不休息的,这正符合我的兴趣和要求。我每天一早就从江西大学北区到省图书馆去。那个时候坐公共汽车尽管就一毛多钱,但我还是借南昌的走读同学的自行车。借多了同学不乐意,我就改变办法,提前一个小时走路去。那时候还没有现在的南京东路,青山湖边上就是一条泥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一片泥泞。我就是这样每天走,提前一个多小时走到省图书馆,晚上八点半出来,走路回到学校。我四年的课余生活就是这样度过的。
我在读书的过程中并不是死读书,因为一心想做文学家嘛,除了读就要去练,要去写。在读四年大学的过程中,我模仿着写各种文学作品。我写过寓言,写过散文,填过格律诗词,写过短篇小说,甚至还写过一个七万多字的中篇小说。但是很惭愧地告诉大家,读大学期间只发表过一篇文学作品,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都遭到了退稿。当看到自己手写的东西变成了铅字,那个高兴劲,比当时得一个什么重奖都高兴。
我读大学期间为什么有这么一种刻苦的学习精神?当时整个的学习氛围非常浓烈。“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十年中青年学子求学无门,1977年一旦恢复高考,那就是好像水库开闸,求学的学子就像喷涌的怒涛一样。1977年高考是五百多万人报考,录取二十七万,录取率大概是百分之六左右。就是一百个考生里录取六个,现在我们的录取率最高的已经达到百分之六十五,最近这几年稍微低一点也有百分之五十五。我们那个时候非常艰难,能够进大学非常不容易,那都是积累了十年的精英!所以我那个班一个班113个同学,最大年龄的绝对比在座各位同学的父亲都大,1945年生的,最小的1962年生的,年龄大的和小的相差十几岁。我那个班里现役军人三十多个,上海知青二三十个。那个时候读书的风气确实非常好,大家都非常珍惜这样一个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
第二,读书的兴趣很重要。
你自己要按照自己的兴趣去读书,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对不对?我开始对文学专业很感兴趣,我就围绕文学专业的要求去读。首先我就查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了哪些课程,先读这些课程的教材。然后在读每一门课的时候就去查教学大纲,哪些是必读科目,然后再去拓展读,这样这一个专业就全读完了。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可以很自豪地讲,江西大学中文系的同学里面,绝大多数人没有我读的汉语言专业的书多。但是我自己的专业的成绩也不差,四年下来我自己专业的所有课程的总平均成绩是93.5分,在全班110多个同学里边,我本专业的课程成绩大概排第三位。
那怎么来解决自己的专业和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这个矛盾呢?我的方法很简单,上课的时候我一定认真听,认真做笔记,然后在考试前全面复习,按照问题,把自己这个教材和笔记全部自己理一遍。当把这个写完一遍的时候,我已经基本把这门课程搞清楚了,所以上考场考试的时候肯定没问题。但是我也可以很坦率地讲,我的专业学习基本上考试很好,但是应该说学得不够深入,面并不宽。但是好在有一点是很好的,就是文史哲是不分家的。当你读文学名著的时候,其实很多时候这些著作就是哲学著作。而我当时学马克思理论基础的时候,大量学的是哲学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古代哲学、欧洲古代哲学、世界当代哲学、中国当代哲学、中国近现代哲学。所以读文学著作和学自己的专业没有太大的不同。那么课余时间大多就用于自己想学的东西上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三,读书的方法很重要。
我用两年的时间就把阅览室的书读完了,有同学就要问了,那一个阅览室那么大,那么多文学著作,你怎么可能两年就把它全部读完?这里就有一个读书方法的问题,比如说我要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首先要读中外名著。我自己先自学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近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把这个文学史一读完,整个中国的从古到今的文学大家、文学名著就一目了然了。然后再读文学作品选,相当于大学中文系要上的课,比如说复旦大学朱东润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欧洲文学名著,美国文学,亚洲印度的、日本的,还有非洲的。
在读书的过程中,也不是说所读的每一本书都是精品,也许是名著,但是也有可能你读不下去,比如说像俄罗斯的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但是有的书要精读,比如说《古文观止》,比如说《史记》里面的那些列传,比如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戏剧,比如说先秦散文,那我认真读。那都是古文又读不懂,最难懂的是《易经》,再比如说《尚书》,还有《诗经》都很难懂!我就找那种经文注释或者翻译的对照读,找多种版本去读,老子的《道德经》,还有《庄子》,也是很难懂的。比如,《庄子》里面有一句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激励大家只争朝夕追求知识,其实庄子的本意不是这样,他后面还有一句话:“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什么意思呢?用你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这不是很危险吗?我们后来用“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激励大家只争朝夕追求知识,其实是断章取义的。但是庄子他是一个虚无论者,是个相对主义者,他认为人生用有限的时间追求无限的知识是不可能的,是危险的事。
这种书你读不懂怎么办呢?反复读。所以有的书我花了无数的精力去读,比如说古代的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其中的《论语》这一本书我想至少读了一百遍以上,这当然跟我后来从事的专业有关,因为我后来搞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史。
但是有很多书你就是欣赏性、消遣性地去读。比如说法国的大仲马、小仲马的那些小说,《三个火枪手》《茶花女》,那种书你就是消遣性地去读。还比如说,我在读歌德的《浮士德》,歌德的一些诗歌,歌德的一些戏剧的时候,直到后来才发现歌德对我作用最大的一本书反而不是他的文学著作,而是他写的一本语录体的书,就是歌德谈哲学,谈人生,谈艺术,叫做《歌德谈艺录》。那本书我读了十遍,做的笔记有三四本,每读一遍都有收获,每读一遍你自己都能得到新的体会,像这样的书叫做好书不厌百回读。
总归起来,读书的方法要注意如下几点:其一,要博学,要泛读,而且不要忌讳读书杂,不要过于执著,仅仅围绕着你的专业。上大学当然有专业,但是人的一生中,绝大多数人不可能大学毕业后就终生只从事你在大学学的那一个专业。因此在大学阶段的读书,最主要的是打基础,涵养性情,改善气质。当你从事某一个专业时,稳定了,这时候你应该有专而又专的精神。但是在大学,我认为不能太专,专就意味着狭隘,就意味着视野不开阔,就意味着你以后的思维打不开。你就很难做到由博反渊,深入浅出,厚积薄发。
其二,要善于找读书的门径。你点击好几个大学,包括名牌大学,先把你这个专业的教学计划理出来。各个大学有哪些课程,先把教材翻一遍,教学大纲看一遍,你这个专业的阅读书目、参考书基本都在里面,那你就按照这个参考书再去找。
其三,读书一定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就是你读书的时候一定要善于动笔。读书有很多读法,有休闲式的读法,有欣赏式的读法,有研究式的读法,有为了学习知识的读法。但是既然我们要去读一个专业,选到好的书的时候,你读书一定要动笔。读书不动笔,效果是事倍功半的;读书要是动笔又动脑筋的话,是事半功倍的。
其四,要提倡回到原点,提倡读经典的书,读经典名著。就是刚才讲的,好书不厌百回读。现在这个图书市场文化垃圾太多,我们国家一年出版的书是几十万种!其中新书一年有多少呢,好像2007年是69000种。你读得过来吗?读经典!宋代宰相赵普是“半部《论语》治天下”,读透了,就可以学以致用,治理天下了。所以,一定要找好书读,就是读经典;好书不厌百回读,要反复读。你反复读的过程中就会不断有新的体会,不断有新的思考,不断有新的提高。这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书不但要读,甚至要背。不但要读这本书,还要读研究这本书的书。当你不断读,当你真正读进去了,你不但学问长进了,思维能力也提高了,个人的修养也提高了,你个人的品位也提高了。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读书方法,读原典,读经典,反复读,精读。
其五,就是研究式地去读,就是带某一个研究专题去读。你有一个具体的目标来激励自己要完成这个目标,你会专得很系统很精深。
第四,读书要能够静得下心。
你要有很强的抗诱惑的意志。现在有很多同学沉迷于网络。本来网络是一个很好的信息平台,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大家可能是更喜欢在网络上打游戏、网聊、视频。生活中的很多欲望要自己把握住,要能够静下心来,有能够抵制物欲的坚强的意志。
第五,不要把读书当成一种沉重的负担。
读书不要想太多,不要想家庭的希望,祖国的嘱托,党和人民的期望。不要去想那么多,读书就是读书,你把书读好了,这些期望自然都实现了。读书的目标很多,但是你不要管那么多目标,好好自己去读书,把自己的心放轻松。当你在很轻松的状况下去读书,效果会非常好。
我认为一个人要读书,不能有太过功利的目的。一个人,如果是抱着功利的目的去读书的话,你会读不下去,这是其一。因为你会心浮气躁,读这本书的时候,你会想这本书对以后工作有没有利。实际上绝大多数书对你这种直接的功利目的都没有用,特别是文史哲这方面的书。所以你会越读越没劲,越读越心浮气躁,越来越读不下去。
其二,就是要正确处理情感生活和读书生活的问题。现在的大学生谈恋爱可以,但是不要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学生以读书为主,读书才是职责所在。我们进了大学,应该说是读书人,读书才是我们职责所在。大学毕业了,当你圆满完成学业,走上社会的时候你可以说“我是一个文化人”。现在你恐怕不能说自己是个文化人,你只能说自己是个读书人。
后来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学问就越做越杂了,因为要适应国家需求,要适应工作需求啊。我在江西大学毕业以后就留校工作了。但是那个时候我开始对文学不感兴趣了,转而对哲学感兴趣。古代的人讲文学艺术是雕虫小技,真正的学问是“道”。“道”是什么?规律的研究,本质的研究,人生意义的研究,世界本质和规律的研究,这是“道”,叫“行而善治学”。说文学艺术是雕虫小技,科学也是雕虫小技,这是不对的。但是随着个人学问的进步,读书、研究学问的兴趣会发生转变。所以后来我是搞中国哲学。这个过程中我有一个很深刻的体会,就是读书不要浮躁,不要功利化,这个话是很有道理的。孔夫子的话是至理名言。孔夫子说什么?“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什么意思呢?一个君子,一个大丈夫,要以天下为己任,要追求理想,追求真理,不要去追求官帽之类的,不要去单纯追求那种物质的。但是你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禄在其中矣”。
人的一生能走多远,取决于你的目光有多远;你的一生能登多高,取决于你的志向有多高。如果你的心胸非常的狭隘,你的目光非常的短浅,你的志向非常的功利,这一生是走不远的。老子也是中国古代的智者。他就强调人的一生不要去谋私。他提倡人的一生要学“水德”。他说唯有水这种谦逊、宽阔的胸怀,才能导致百川归海以后成为汪洋大海。他主张无私,就是不要争眼前的一时之气,不要争眼前的那点蝇头小利,那样做你只会让自己很苦恼,很痛苦。而佛家说,人的一生,所有的烦恼和痛苦都是你自己造成的,因为你过于执著。无执著就无烦恼,无执著就无痛苦。人应该静,老子的《道德经》也讲“归根曰静”“静为动”,“以静制动”。
所以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应该强调这一点。视野不开阔,知识面不广,综合素质不行,创新创意不够,太过实在,没有闯劲,没有竞争意识。我最近这几年在反复探讨我们学校的改革,反复给我们学校的领导干部提一个问题:我们办本科三十年,为什么没有产生一个院士级的大科学家?没有产生一个省部级以上的高级干部?所以最近这段时间,我亲自在抓教学改革。我的要求就是强化德育,提高素质,加强基础,加强创新创业精神能力;要善于把自己的知识变成学问,学问变成自己的规则,自己的人生和学习的规则。然后又把这种认知的规则自觉地变成一种自身的行动。从知识到素质是有一个转换过程的。首先要读书,要有知识,知识变成你自己的学问,学问再自觉地变成你行事的规则,最后外化为你的行为,这就是素质。
三、结语
我也没有想要写好稿子来讲,事先也没有准备,今天来纯粹是为了谈人生、谈感想、谈体会,把自己过去的情况向同学们和盘托出。我在这里特别谈我过去的贫困生的经历还有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激励我们在校的所有的贫困生。我上次在“感动昌航贫困生”上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贫困生啊,贫穷但不贫血,缺钱但不缺钙,任何时候都要自强不息。”所以我在这里既是谈读书,也是想给同学们励志,通过我的这么一场漫谈式的交流让同学们能够有所收获。
谢谢大家!
(2009年6月1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